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青黛有效成分在体外对HEL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青黛有效成分对HEL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和CD11B,观察HEL细胞单核系分化趋势;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青黛有效成分对HEL细胞的早期凋亡诱导作用。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5,50,75和100μg/mL青黛有效成分作用下HEL细胞均出现单核系分化趋势,其中100μg/mL的分化趋势最明显;MTT结果显示25,50,75及100μg/mL药物对HEL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6.01%,39.12%,50.06%和59.28%;青黛有效成分可诱导HEL细胞凋亡:25,50,75及100μg/mL药物对HEL的早期凋亡率分别是5.60%,13.7%,17.8%和18.4%,明显高于对照细胞的自发凋亡率(2.70%)(P<0.05)。结论青黛有效成分对体外培养的HEL细胞具有显著抑制增殖作用,且可诱导细胞早期凋亡和单核系分化。  相似文献   
12.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zcute inflamatory polyradiculoneuritis),又称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itis,AIDP)或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的单相病程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本病主要累及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其发病率为2/10万-17/10万。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消癌解毒方联合R-CHOP样方案治疗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消癌解毒方联合一线R-CHOP样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R-CHOP样方案,两组均化学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癌解毒方联合R-CHOP样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肿节风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安全有效性。方法: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剂量强的松"方案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肿节风~+小剂量强的松"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33%)低于观察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14 d、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群、CD3~+CD4~-CD8~+、CD19~+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3~+CD4~+CD8~-、CD3~-CD16~+56~+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节风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ITP能更有效地提高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还可避免因使用强的松引起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比较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在正常人与心脑血管血瘀证病人中的表达,探讨MPA与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4例心脑血管血瘀证病人,包括急性血瘀证组11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慢性血瘀证组65例(症状相对平稳的冠心病、脑梗死)和轻型血瘀证组8例(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另随机选取3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CD41,从而得出MPA表达的百分率数值。结果血瘀证各组与正常组比较MPA数值均增加(P〈0.01),急性血瘀证组〉慢性血瘀证组〉轻型血瘀证组〉正常组。MPA数值与血瘀证积分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93,P〈0.05)。结论 MPA测定在血瘀证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判断血瘀证轻重、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 CIK)细胞治疗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采集2005年3月至2014年10月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2例复发性MM患者的骨髓瘤细胞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自体DC-CIK细胞,然后回输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免疫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DC联合CIK细胞治疗复发性MM总体疗效为,完全缓解(CR)2例,接近完全缓解(nCR)5例,部分缓解(PR) 7例,轻微治疗反应(MR)3例,疾病进展(PD)5例,总体反应率(CR+nCR+PR)为63.64%(14/22)。DC-CIK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22.26±9.67)% vs (12.61±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含量\[(166±41)% vs (112±21)%\]和β2-MG含量\[(5.11±2.33)% vs (2.65±1.6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CIK细胞联合治疗复发性MM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望进一步在骨髓瘤及其他B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采用R-CD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方案联合或不联合消癌解毒方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的变化,探讨Treg对于DLBCL发病及预后可能的影响以及消癌解毒方是否具有调控Treg表达的作用。方法 入组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初诊DLBCL病人共47例(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和健康对照45例,治疗组采用消癌解毒方联合R-CDOP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R-CDOP方案治疗,两组均化疗6个周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百分比,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D4+CD25+CD127lowTreg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人和健康对照的CD4+CD25+CD127lowTreg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6.01%、5.73%、7.32%,两组病人外周血Treg百分比均低于健康人(P<0.05)。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联合CAG方案治疗阴虚毒瘀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老年AM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CAG方案联合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CAG方案联合中药安慰剂治疗,中药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的体力状况(ECOG评分)、输血依赖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1)治疗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为54%(1 3/24),有效率(obi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1%(1 7/24),对照组CR率为36%(8/22),ORR为54%(1 3/24),治疗组CR和ORR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42)。按照危险度分层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预后中等患者ORR分别为57%(8/14)、71%(10/14),预后不良患者ORR分别为33%(2/6)、67%(6/9),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10)。(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ECOG评分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平均输注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ECOG评分、红细胞和血小板平均输注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出血和骨痛症状积分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乏力、出血、骨痛、口干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在乏力、发热、出血、口干等症状缓解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在血液学毒性方面,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2%(7/24)vs 54.5%(12/22)、16.7%(4/24)vs45.5%(10/22)、33.3%(8/24)vs 63.6%(1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乏力、厌食的发生率均为37.5%(9/24),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63.6%(14/22)、81.8%(18/2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联合化疗治疗阴虚毒瘀型老年AML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对改善体力状态和临床症状、减轻输血依赖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患者贴敷处出现的水疱特点,探讨水疱与接触性皮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后出现水疱并同意行皮损处皮肤活检的15例患者,观察其贴敷处水疱的临床表现及皮肤病理学特点。结果:贴敷处水疱的临床表现为:接触药贴局部皮肤感觉以瘙痒为主,或伴刺痛感;可见单个大水疱或成簇小水疱,基底部可见红斑、丘疹。水疱内液体光镜下可见大量白细胞,水疱液瑞氏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单核、淋巴细胞等。水疱处皮肤病理学特点为:表皮层缺失,部分组织细胞变性坏死,表皮层及真皮层可见NEU浸润;真皮层小血管周围可见单核、淋巴细胞浸润。结论:穴位贴敷后患者贴敷处出现的水疱为接触性皮炎。  相似文献   
20.
介绍新西兰怀卡托省医院-社区-家庭老年健康管理相关情况。多学科团队通过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系统对医院术后患者进行早日康复,恢复其回归社会的能力;针对居家有康复需求的居民,政府把相应的服务人员与物品转移至家庭进行高效康复;为了维持及促进居民的健康,社区诊所成立相应的多学科服务团队,科学、规范地管理服务对象的健康。可参照其完善我国老年健康管理体系,以满足社区老年人健康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