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引起院内感染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基因及同源性。方法收集CRAB 4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检测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及同源性分析,质粒接合试验探讨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结果40株CRAB仅对多黏菌素B(100%)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良好的敏感性(57.5%),对其他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全部菌株均检测出OXA-23和OXA-51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按80%的聚类相似系数可将40株菌株分为4个型,A1型为主要流行株(19株),且各科室存在交叉感染;质粒接合试验未获成功。结论该院存在CRAB的流行传播,其耐药机制主要与OXA-23基因的表达有关;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做好隔离及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52.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者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N是全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早期认为其大多数肾功能正常,预后良好。但随着长期的研究和观察后发现,本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中大约1/3的患者在10~20年后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1]。  相似文献   
53.
姜飞 《河北医学》2014,(10):1740-1741
目的:回顾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与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12月承德市中心血站29447例献血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不良反应的290名献血者的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与报告。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8%(290/29447),各种诱因中以精神紧张引起的献血不良反应率最高,其次为空腹、睡眠不足或疲劳、有晕血/晕针史及穿刺疼痛。此外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献血次数相关,首次为1.02%,≥2次为0.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精神因素,而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与献血的次数有一定的关联;通过普及献血知识,加强心理因素的干预,改善献血环境,加强采血护士穿刺技术,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等措施预防或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CRAB 64株,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改良Hodge试验和酶粗提取液水解底物法检测碳青霉烯酶,EDTA-Na2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法检测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PCR(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接合试验探讨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菌株外膜蛋白的表达。结果 64株CRAB仅对多黏菌素B保持良好的敏感性(100%);改良Hodge试验结果为阴性,酶粗提液水解底物法结果显示弱阳性;EDTA-Na2双纸片协同试验呈阴性;与敏感菌株相比,CRAB全部扩增出OXA-23基因;同源性分析将其分为4型,Ⅰ型为主要流行株(40株),其中30株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合试验未获成功;外膜蛋白分析发现,CRAB主要改变为缺失相对分子质量(Mr)27 000的蛋白质条带和出现Mr 30 000新蛋白质条带。结论本院ICU病区存在CRAB的克隆流行,其耐药机制可能与OXA-23基因的表达及外膜蛋白的缺失与新增有关。  相似文献   
55.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医学模式正在经历着转变,由单纯的“生物型”向生物、社会和心理“综合型”转化.而医疗服务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服务空间得到极大拓展。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尽快建立健康行为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笔者就在门诊开展的健康教育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EFR)治疗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SM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经内镜下EFR术治疗12例十二指肠SMT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病变特点、手术过程、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例十二指肠SMT行内镜下EFR切除术,病变平均最大径(3.375±0.4)cm,其中4例病灶向腔外生长,EFR平均时间40.5 min,术中2例出血量较大;2例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1例经内镜再次止血成功。4例出现中上腹较剧烈持续性疼痛,经对症处理缓解。术后病理间质瘤最多,为6例。结论:十二指肠SMT内镜下EFR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作为十二指肠肠黏膜下较大肿瘤,特别是向腔外生长病变内镜微创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制备兔抗鼠SKA1(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1)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的方法得到小鼠SKA1基因并克隆至pGEX-2T 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表达,经IPTG 诱导表达GST-SKA1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浓缩后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测定抗鼠SKA1多克隆抗体效价,用Western blot测定其特异性.结果:构建了pGEX-2T-SKA1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诱导表达出GST-SKA1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5周后获得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表明SKA1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5 6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SKA1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SKA1表达于高分化前列腺癌细胞中.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效价及特异性良好的兔抗鼠SKA1多克隆抗体,为SKA1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诊断中超声造影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超声造影诊断,以及回声图像结果分为硬斑块组、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比较3组到达峰值和斑块峰值强度时间.结果 3组造影增强和未增强斑块个数及对应构成比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斑块组达峰时间和斑块峰值强度和软斑块组比较、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硬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达峰时间和斑块峰值强度诊断中差异显著,可将其作为临床中对斑块稳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59.
姜飞 《当代医学》2016,(30):30-31
目的:探讨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在临床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72例进行胃癌检查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再利用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进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法胃癌的检出率、准确率及病灶大小、部位、转移性、浸润程度与手术病理证实的符合率。结果本组72例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共68例胃癌,其中有回声超声助显剂检出率为97.06%,准确率为95.45%,明显高于胃镜检出率(69.12%)和准确率(80.85%)(P<0.05);有回声超声助显剂检测出的病灶大小符合率88.24%、病灶部位符合率91.17%均较胃镜检查高(P<0.05),且浸润程度、转移性判断符合率均在70%以上(P<0.05)。结论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在临床胃癌诊断检查中检出率及准确率都极高,且能够判断出转移性和浸润程度,有助于手术治疗的进行,临床上建议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ACI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抗氧化组,每组各45例,溶栓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抗氧化组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小血流量(Qmin)、最小血流速度(Vmin)]、颈动脉超声指标[IMT、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颈总动脉舒张期内径(Dd)]、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甲肾上腺素(NE)]、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MMP-1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比较治疗2周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Qmin、Vmin、SOD水平显然高于治疗前,抗氧化组显著高于溶栓组(均P<0.05);MDA、NE、IMT、Ds、Dd、CRP、MMP-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