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摘要:目的 探讨腿伤克斯特菌的鉴定方法、生物学特性及药物敏感性,为其鉴定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及 16S rDNA 测序对菌株 进行鉴定;采用微量生化反应管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利用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 析。 结果 血平板、含万古霉素的巧克力平板上菌落呈灰白色,麦康凯平板上菌落呈浅紫色,菌落均表面粗糙、扁平且迁徙生 长;镜下形态为革兰阴性球杆菌;经菌种鉴定,4 株菌株均为腿伤克斯特菌;该菌过氧化氢酶、动力试验阳性,其他常规生化试 验均为阴性;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中介或耐药,对青霉素类、头孢类、酶抑制剂类、碳青霉烯类、氨 基糖苷类、磺胺类等常见抗菌药物均敏感。 结论 MALDI?TOF MS 及 16S rDNA 测序技术有助于该菌的检出,临床应增强对此 菌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离子通道疾病,目前所知的突变分别是L型电压门控Ca2+通道编码基因(CACNAlS)Arg528His、Arg1086Cys、Arg1239Gly、Arg1239His、电压门控Na+通道编码基因(SCN4A)Arg669His、Arg672Gly、Arg672His、Arg672Ser、Arg672Cys、Pro1158Ser及电压门控K+通道编码基因(KCNE3)Arg83His.不同的突变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CACNAlS Arg528His和CACNAIS Arg1239His突变者发病较早;SCN4A Arg672Gly突变者发病更早,在女性中表现为不完全外显,发作后肌痛重,病理表现为管性聚集,乙酰唑胺治疗会致肌无力的加重.突变引起的氨基酸改变影响了通道电压感受器的功能,产生异常的静息膜电位,引起兴奋收缩偶联的改变从而导致肌无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腹部器官CT体检的疾病检出率和不同年龄组疾病检出情况. 方法以493例年龄42~102岁,无临床症状的CT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统计腹部各脏器疾病的检出率,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患病情况进行比较.CT扫描全部为平扫,扫描范围从右侧膈肌顶部开始至双肾下极,CT平扫采用5 mm层厚、5 mm间隔连续扫描. 结果 493例中,实性脏器疾病检出率前5位为肾囊肿(49.7%)、肝囊肿(49.3%)、脂肪肝(19.1%)、胆结石(15.2%)和肾结石(9.5%).经趋势χ2检验,脂肪肝、肝血管瘤、胆囊结石、肾囊肿、肾结石、肾上腺腺瘤随受检者年龄增长患病检出率增加,患病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均为P<0.05或P<0.01).空腔脏器以食道裂孔疝(3.9%)和十二指肠憩室(3.2%)居多. 结论 腹部器官CT体检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常见疾病为肾囊肿、肝囊肿、脂肪肝、胆结石、肾结石及食道裂孔疝、十二指肠憩室.脂肪肝、肝血管瘤、胆囊结石、肾囊肿、肾结石、肾上腺腺瘤的患病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寻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ADNDI)的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在一临床确诊的ADNDI家系,提取外周血的基因组DNA,PCR扩增精氨酸加压素前体基因(AVP-NPⅡ),并进行全长测序,亚克隆测序确认突变位点。结果本家系中所有患者在AVP-NPⅡ基因2号外显子的1824-1829位AGGAGG存在一个AGG密码子的缺失,而其他表型正常的成员测序结果正常。结论AVP-NPⅡ基因1824-1829位AGGAGG中的一个AGG的缺失导致NPⅡ第47位谷氨酸(Glu)的缺失,可能影响NPⅡ蛋白对AVP的运输,进一步造成AVP降解增加,发生尿崩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25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甲状腺全切除+自体移植术,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2例病人各切除4枚甲状旁腺,1例切除5枚甲状旁腺,2例各切除3枚甲状旁腺。平均手术时间为115.5(56~182)min。术后1例发生颈部血肿,1例发生前臂移植处皮下血肿,1例病人出现声音嘶哑,1例病人出现了声音低沉,12例病人手术后第2天发生了手足麻木,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或恢复。随访6个月,血PTH、血钙和血磷均处于正常参考值范围,术前的各种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对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外科手术治疗可达到控制钙磷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来曲唑(LE)联合尿促性素(HMG)在超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中的效果,探讨其在PCOS促排卵中的优势。方法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112例,共152个促排卵周期,随机分为3组。1组:LE与HMG顺序使用组;2组:LE与HMG联合使用组;3组:单纯HMG组。比较3组患者绒促性素(HCG)注射日成熟卵泡(卵泡直径≥14 mm)的数量、多于3个卵泡的例数、排卵率、卵泡不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HCG注射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尿促性素用量、诱导排卵时间、周期妊娠率。结果 2组患者HCG注射日成熟卵泡的数量显著低于3组(P<0.05),多于3个卵泡的例数也显著低于3组(P<0.05);1、2、3组患者排卵率、LUFS的发生率、HCG注射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促性素用量和诱导排卵时间均低于1、3组(P<0.05或<0.01);1、2组妊娠率均显著高于3组(P<0.05或<0.01)。结论 LE联合HMG在PCOS促排卵中显示出了单卵泡发育率高,妊娠率高,节约促排卵时间和费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硫氧还蛋白(Trx)、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和胱抑素C(CysC)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6例,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31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Trx、Txnip、Cys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Tr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糖尿病肾病组Trx最低,为(60.04±20.03)ng/L;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Txnip、CysC、Scr和BU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最高,分别为(145.50±16.10)pg/ml、(2.03±0.51)mg/L、(110.04±10.23)uml/L和(7.70±1.22)mmol/L;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x与Scr和BUN呈负相关(r=-0.348和-0.351,P0.05);Txnip与Scr和BUN呈正相关(r=0.402和0.411,P0.05);CysC与HbA1c、Scr和BUN呈正相关(r=0.422、0.361和0.403,P0.05)。结论 Trx、Txnip和Cys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肾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8.
对24例10~14岁的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tw in b lock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头影测量软硬组织的变化。认为Tw in b lock治疗恒牙初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可以减小覆盖,覆合,改善牙牙合关系并有效的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  相似文献   
99.
从生姜及其炮制品的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机理、质量控制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对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00.
干姜和炮姜的质量比较及提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UPLC法比较干姜和炮姜的质量并加以提高。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乙腈-0.1%醋酸溶液;流速为0.25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同对测定6、8、10-姜酚的含量。结果:6、8、10-姜酚浓度分别在79.0~395.0、14.4~72.0和13.5—67.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9.74、99.28、99.13,RSD值分别为1.08、1.95、1.26。结论:干姜和炮姜中三种姜酚含量差异明显;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提高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干姜和炮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