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69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测量乳腺病变大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在乳腺病变大小测量中的价值.方法 对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乳腺手术的104例息者共104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将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测得的病灶大小与常规超声及病理测得的病灶大小进行比较,分析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与常规超声测值差异的病理组织学基础.结果 62.7%(27/43)乳腺癌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较常规超声测值增大,仅1例乳腺良性病变(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较常规超声测值增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6.16×10-12).乳腺癌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病变测值增大区病理主要为导管内癌或浸润癌伴导管内癌成分.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病变测值增大区病理为炎症.结论 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病变大小测值较常规超声增大多见于乳腺癌,测值增大区病理以恶性为主.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7月57例患者的57个甲状腺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并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其中14例获得手术病理,其余病例全部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5年至5年6个月。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结果分为四类:良性、恶性、可疑恶性及涂片不满意,将其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的细胞学特征及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与常规细胞学涂片特征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背景血细胞明显减少、细胞量较多、集中,胶质量少或浓集、核较深染、细胞皱缩更常见、常见细胞质碎片及裸核。57个甲状腺病变中,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恶性6个,良性51个。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诊断良性48个(84.2%),恶性4个(7.0%),涂片不满意5个(8.8%)。该技术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66.7%,特异性100%,准确率94.5%,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6.2%。与常规细胞学涂片诊断结果相似。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细胞学特征与常规涂片有一定差异,诊断准确性与常规涂片相似,在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8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例甲状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图像及超声报告,记录并总结甲状腺转移癌的超声特征。结果1例肺癌及1例食管癌患者的转移灶表现为甲状腺增jk,弥漫性回声不均,余8例表现为甲状腺结节。8例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5例多发,3例单发;2例病灶累及右侧叶,1例病灶累及左侧叶,5例病灶累及双侧叶;结节平均最大径为3.8Cm(0.6~6.6cm);5例边界不清,3例边界尚清;7例病灶形态不规则,1例报告中未描述;7例表现为低回声,1例表现为高回声;2例病灶为囊实性,6例表现为实性;6例伴点状、条状强回声,1例无强回声,1例报告中未描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4例病灶内血流丰富,1例周边内部条状血流,1例周边见少许血流信号,1例无血流,1例报告中未描述。甲状腺转移灶与原发病灶具有相似的超声特征。结论甲状腺转移癌超声表现多种多样,多表现为甲状腺结节,也可表现为弥漫性回声不均。结节的超声表现多为多发、体积较大、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实性、低回声、钙化、血流丰富。了解甲状腺转移癌的超声特征有利于可疑病例的发现。  相似文献   
94.
目的总结年轻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并被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的40例年轻患者(≤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与超声影像资料。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29.88±5.12)岁。14例患者(35%)有肿物短期内快速生长病史。3例患者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35例患者(共40个恶性病灶)接受超声检查,超声漏诊5个病灶,误诊4个病灶,31个病灶在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77.5%。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97.1%)、边界不清(82.9%)、内部回声不均匀(97.1%)、微小钙化常见(74.3%)、血流丰富(Ⅱ-Ⅲ级80.0%)。15例(37.5%)患者采用保乳术,4例(10.0%)采用乳房单纯切除术,2l例(52.5%)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占67.5%(27/40)。22例(55%)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对40例患者平均随访(64.08±5.87)个月,8例(20%)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7.17±12.02)个月。结论年轻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复发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95.
声学造影剂Levovist在彩超评价肾肿瘤血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研究为评价声学造影剂Levovist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超)检测肿瘤血管的增强效应及其使用价值,应用彩超检查20例(个)肾脏占位病变(16个肾细胞癌、1个转移癌、2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个假性肿瘤),比较注射Levovist前后病灶内血流显像情况;结果显示造影后14/20个(70%)血流信号明显增强,5/20个(25%)轻度增强,1/20个(5%)未增强,增强持续时间平均为233.25±37.78秒。造影后瘤内血流信号分布方式、形态改变,有血流信号的区域增多,显示的血管段延长,造影前后血管数目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造影后诊断信心由56.05%±7.92提高为94.05%±5.29(P<0.001)。研究表明声学造影剂Levovist能显著增强肾肿瘤的多普勒血流信号,明显改善彩超对肾肿瘤血管的评价。我们认为超声造影剂Levovist的应用有助彩超更准确评价肿瘤的血管性,对肿瘤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处理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卵巢内胚窦瘤超声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卵巢内胚窦瘤原发及转移病灶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卵巢内胚窦瘤患者19个原发病灶及33个转移病灶超声表现.结果 本组卵巢内胚窦瘤患者19个原发病灶直径为(14.6±3.6)cm,所有病灶均为囊实性,实性部分以低回声及中等回声为主(16/19),血流较丰富.33个转移病灶多位于盆、腹腔(26/33),部分累及肝脏实质(7/33);26个盆、腹腔转移病灶直径分别为(9.4±4.5)、(9.2±4.9)cm,7个肝内转移病灶直径为(5.6±1.6)cm;盆、腹腔转移病灶多为低回声(21/26),肝内转移病灶主要为高回声(5/7).9个(9/26)转移病灶为囊实性,血流较原发病灶少.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为217~211 682 μg/L.结论卵巢内胚窦瘤原发及转移病灶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血清AFP水平进行判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7.
孕妇1,32岁,孕2产0.无家族史,适龄非近亲结婚,夫妻双方身体健康.第1胎孕14周,胎儿脑膨出,胎死宫内.此次自然怀孕,常规超声检查.孕9周4天时超声检查,胎芽长度2.7 cm,颅内见一无回声区,范围约0.5 cm× 0.5 cm.孕11周3天时超声检查发现枕部偏右颅骨连续性中断约0.3 cm;颅内可见混合回声区,范...  相似文献   
98.
正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胰腺是其常见的发病部位。近年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NEN)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健康体检的普及,pNEN的临床检出率亦呈上升趋势。同时,学术界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也使得pNEN的诊疗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of efficacy of using an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levovist)to ehhance the color Doppler imaging of liver neoplasms. Thirty patients with hepatic tumor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levovist, the color Doppler signals of normal hepatic vessels were enhanced. In various hepatic tumors,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umor vascularity were observed, which had not been demonstrated in conventional non-contrast color Doppler imaging. In 11 of 16 patients with hepatocarclnorna,additional color Doppler signals were observ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turaors. On the contrary,3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lesions the enhanced color Doppler signals appear only at the peripheral of tumors- A typical rim-like color enhancement was seen in 2 of the 3 cases. In six patients with hepatic hemangiomas contrast-enhanced color Doppler imaging demonstrated the blood vessels at the margin of the neoplssms. Contrast-enhanced color Doppler imaging improves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hepatic neoplasm vascularity. This technique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detecting small liver tumors and differenting hepatic neoplasms.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三维断层超声成像(3D-TUI)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腺体外侵犯(ETE)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7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97个结节,由2名超声科医师采用盲法评估二维超声(2D-US)及3D-TUI甲状腺结节与被膜的关系,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为ETE诊断金标准,比较2D-US和3D-TUI评估ETE的诊断效能。结果 97个结节中,54个(55.7%)伴有ETE。3D-TUI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ETE的敏感度(68.5%比37.0%;χ2=10.737,P=0.002)、准确率(74.5%比56.7%;χ2=6.686,P=0.015)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761(95%CI=0.677~0.845)比0.592(95%CI=0.504~0.680);Z=3.500,P<0.001]高于2D-US,而特异度(84.1%比81.4%;χ2=0.081,P=0.776)、阴性预测值(67.9%比50.7%;χ2=3.645,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