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其急性发作的最重要的致病机制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炎症是冠脉斑块的基本特征,在斑块破裂部位常有炎症细胞集聚,包括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活化后,可释放两种中性蛋白酶即胰蛋白酶和食糜酶,它们可激活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导致胶原降解从而削弱斑块纤维帽,使斑块破裂。粥样硬化斑块区易破裂区的肥大细胞含有强致炎细胞因子TNFα,体外实验已证实TNFα可刺激巨噬细胞合成MMP9。29例心绞痛患者按病情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12.
13.
14.
颌面外伤伴多发性创伤中骨折漏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存在于血液和淋巴细胞培养上层液中,与细胞膜IL-2R相比,sIL-2R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移植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检测的重要指标。本文就sIL-2R的表达与产生、功能、检测方法及其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关系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存在于血液和淋巴细胞培养上层液中,与细胞膜IL-2R相比,sIL-2R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移植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的论断、预后和治疗效果检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口疮病灶γδT细胞增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复发性口疮患者局部病灶单个核细胞有否免疫激活或免疫缺陷,通过三角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活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表型,复发性口疮活动期患者41全作为研究组,无RAU病史的口腔粘膜外伤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RAU活动期患者γδ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热休克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往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自身免疫学说尚未提出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 :①RAU患者T细胞是否对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合成肽发生特导性增殖 ;②与分枝杆菌HSP6 5同源的人类线粒体HSP6 0合成肽能否同样刺激RAU患者T细胞特异性增殖。1 材料与方法 :①研究对象 :RAU患者 41例 ;非RAU病例对照 2 3例 ;健康对照共 6 4例 ,为献血员 ,所有对照均无RAU病史。②HSP及人工合成肽 :重组6 5 0 0 0分枝杆菌HSP(…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RA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为特征,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近来发现该病与病毒感染、局部免疫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状态失衡有关。据此笔者研制了能清除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的纯中药制剂平疮灵胶囊,并与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沙利度胺(反应停)序贯用药,于1994年1月-1999年1月共治疗145例RAU患者,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口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水平及病因学意义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复发性口疮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以L929细胞作为靶细胞,对复发性口疮(RAU)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及口腔粘膜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的水平进行生物活性检测,每例RAU配对一位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结果:RAU活动期患者未经内毒素诱生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分泌TNF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口腔粘膜外伤患者的TNF分泌水平与健康对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NF在RAU致病机理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