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比较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癌的检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价DW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CT平扫疑为肝癌的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DWI及MSCT多期增强扫描.由两名高级职称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双盲阅片,达成一致的诊断意见,统计两种检查方式对小肝癌(直径≤3 cm)和非小肝癌(直径>3cm)病灶的检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两种检查方式对小肝癌的诊断能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对于小肝癌病灶,DWI对病灶的检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50.0%、94.4%、50.0%,而MSCT多期增强扫描为55.6%、50.0%、90.9%、11.1%;对于非小肝癌病灶,DWI对病灶的检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66.7%、97.2%、33.3%,而MSCT为92.3%、33.3%、94.7%、25.0%.对于小肝癌病灶,ROC曲线下平均面积DWI为0.944,高于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0.88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WI有助于提高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检出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开发和验证基于CT衍生的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的联合模型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病理分级。方法 收集两所医院共215例HCC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在术前进行了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CT衍生的影像语义特征和临床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来评估和比较每个模型的预测性能,并进行Delong检验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来确定模型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结果 CT衍生的ECV是预测高级别HCC的一个显著独立预测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模型的鉴别效能优于单独的CT衍生的ECV模型、CT衍生的影像语义特征模型和临床因素模型。结论 基于CT衍生的ECV的联合模型对于预测HCC病理分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价多参数MRI在鉴别腮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3年11月66名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术前均行3D ASL和DTI,并测量肿瘤最大血流量(maximum tumor blood flow,TBFmax)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nisotropy,FA)。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良性肿瘤(benign tumors,BT)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s,MT)的各参数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各参数和联合有差异的参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66例腮腺肿瘤患者中,BT 55例[其中Warthin瘤(...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2D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1H-MRS)在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显示正常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DTI及1H-MRS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增强扫描.测量肿瘤瘤周显示正常区的ADC值、FA值、Cho/Cr、Cho/NAA、NAA/Cr的比值,并且计算相应区域NAA/nCr的比值,并与对侧正常区域的相应比值比较,分析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瘤周显示正常区的ADC值略高于对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195);瘤周显示正常区的FA值较对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瘤周显示正常区的Cho/Cr、Cho/NAA的比值较对侧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显示正常区NAA/Cr值较对侧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NAA/nCr值较对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MRI扩散张量成像技术FA值的变化及2D多体素1H-MRS成像技术对肿瘤周围区代谢物变化的检测可以为推断胶质母细胞瘤瘤周区肿瘤细胞的浸润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MRI T2-mapping定量成像对监测和评估兔小肠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肠壁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将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实验组行外科手术结扎第2~5支肠系膜动脉弧形血管网以及相应肠管两端供血血管,随后分别于6个时间点(1 h、2 h、3 h、4 h、5 h、6 h)进行MR T2-mapping成像,每个时间点3只。扫描完成后分别对3只兔施行安乐死,取出肠系膜动脉弧形血管网第3分支所供应的肠管病理标本,评估小肠肠壁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理特征变化。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开腹不做结扎处理。各个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定量数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各时间点T2值的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高斯拟合模型对T2值与缺血时间点进行拟合,显示小肠缺血肠壁的演变规律,并用病理组织学进行相关验证。T2值与缺血时间点间的拟合方程为f(x)=145×exp{-[(x-3.475)/4.297]2},拟合系数R2=0.79。结果 实验...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MSCT在诊断肝脏周围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资料完整的16例肝脏周围炎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其CT表现、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平扫显示全部病例肝包膜有不同程度增厚;8例有包膜下积液;8例伴有胸膜腔少量积液。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所有病例呈不同程度的肝包膜增厚、强化。明显强化15例,轻度强化1例。5例病变累及到邻近肝实质,CT表现为动脉期呈斑片状或类三角形强化。其中12例盆腔炎患者表现为盆腔内片状不均匀性强化影并伴有少量积液。结论:MS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肝脏周围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各种后处理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38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技术(VR)及曲面重建(CRP)等后处理技术,观察腰椎峡部裂显示情况以及椎体的滑脱情况,计算各种检查方式的显示率,筛选出最佳的重建方式。结果对38例患者腰椎的容积扫描图像及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共发现腰椎峡部裂74处,其中Ⅰ度滑脱28例,Ⅱ度滑脱6例,Ⅲ度滑,1例,无滑脱3例;在各种后处理技术中,薄层最大密度投影CPR对腰椎峡部裂以及腰椎滑脱的显示率最高,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腰椎峡部裂以及腰椎滑脱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薄层最大密度投影CPR重建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兔VΧ2肝癌后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的成像技术以及特征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对这30只大白兔实施组织肿块种植操作,将其制成30只兔VΧ2肝癌模型,对这30只大白兔采用高能聚焦超声(HIFU)进行治疗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对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的成像技术以及特征进行总结并展开分析。结果通过总结分析结果发现30只大白兔治疗前与治疗后兔肝VΧ2瘤中央区以及周边区之间存在的SRSmax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瘤旁肝实质之间存在的SRSmax的差异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5TMR扫描仪对兔肝VΧ2瘤进行关注成像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9.
目的:使用西门子第三代双源CT(SOMATOM Force)探讨彩色编码双能量骨髓分析VNCa图像诊断骨髓水肿范围面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滨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9月收治的因急症外伤行下肢骨关节检查的患者34例.患者均行双能量CT及MR扫描,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7?d.采用双盲法由两名主治及以上医...  相似文献   
40.
颅内感染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影像学表现,尤其是CT、MRI检查对于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治疗应答、预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等MRI新技术对于颅内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均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优越性.就颅内常见感染的CT、MRI表现和近几年这方面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