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51.
52.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5岁,体质量10~25 kg ,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3例。D组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盐水稀释20 mL ;C组输注生理盐水20 mL。两组患儿均为七氟醚吸入诱导,芬太尼2μg/kg ,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静脉推注后气管插管。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但麻醉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道不良事件(如上呼吸道梗阻、呛咳或屏气)D组低于C组(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麻醉恢复期躁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90例,年龄28—55岁,体重56~74kg,ASA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右关托咪啶组(n=45)。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尿管。右美托咪啶组关腹前经静脉输注右关托咪定0.5μg·kg^-1(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10min注射完毕),对照组输注20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关托咪啶组麻醉苏醒期MAP降低、HR减慢,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旋关托咪啶可减少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血府逐瘀汤的化学成分和靶基因,利用GeneCards获得与冠心病相关的靶基因,采用Cytoscape 3.7.2绘制"中药成分-疾病靶基因"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PPI网络图导入Cytoscape 3.7.2,借助CytoNCA插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采用R64 3.6.1软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血府逐瘀汤相关化合物224个,作用于冠心病的相关靶点3 564个,PPI网络显示Degree值排名前10位的靶基因依次为IL6、AKT1、ALB、VEGFA、CCL2、EGF、IL1B、MMP-9、CASP3、MAPK1,拓扑分析结果显示Degree值排名前10位的靶基因依次为PTGS2、MMP2、VEGFA、AKT1、ALB、CASP3、STAT3、IL6、MMP9、SERPINE1。GO富集分析预测出此方对冠心病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营养水平反应、对氧含量的反应、膜筏、膜微域、磷酸酶结合等通路相关。KEGG富集分析预测出此方治疗冠心病可能是通过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几个关键的通路达到治疗效果。结论:本研究探讨了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血府逐瘀汤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冠心病,为进一步研究该方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2,ACE2)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骨化三醇对其的影响。方法6~8周龄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糖尿病组、骨化三醇组(O.03μg·kg-1·d-1)。16周后处死各组大鼠,留取标本。放射免疫法检测尿胆微球蛋白(p2-microglobulin,p2-MG)、尿白蛋白(urinaryalbumin,Alb)、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parathyrin,iPTH);分光光度法检测尿肌酐(urinecreatinine,UCr);苦味酸法检测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钙(Ca)和血磷(P)。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统计学分析。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PCR)检测肾脏中ACE和ACE2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中ACE和ACE2蛋白表达。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骨化三醇组尿陀一MG、尿Alb/UCr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creatinineclearancerate,CCr)升高(P〈O.05)。各组大鼠血Ca、血P及i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S病理染色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提示,与糖尿病组相比,骨化三醇组大鼠肾脏肾小球硬化程度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有所减轻(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脏ACE与ACE2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O.05),ACE/ACE2升高(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骨化三醇组大鼠肾脏ACE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O.05),ACE2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P〈().05),ACE/ACE2降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82-MG、Alb/ucr与ACE/AcE2呈正相关(P〈0.05),CCr与ACE/ACE2呈负相关(P〈0.05)。结论骨化三醇降低糖尿病大鼠蛋白尿、升高CCr,改善病理损伤,其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ACE和ACE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6.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健康体检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统一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5440人符合入选标准,最后有5377人纳入统计分析,并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377(男性3215,女性2162)名观察对象平均年龄(55.18±11.78)岁。将观察对象按HCY水平的三分位数分成3组,第一分位数组(<11.00μmol/L)1771人、第二分位数组(11.00~ 16.98 μmol/L)1814人、第三分位数组(≥16。98 μmol/L)1792人,有颈动脉斑块者2300例;(2)3组研究人群颈动脉斑块现患率分别为29.9%、43.3%和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影响颈动脉斑块的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第三分位数组HCY仍为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OR=1.344(95%CI:1.134~1.594)。结论 高HCY与颈动脉斑块的现患率增加有关,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姚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1,(5):128-129
目的探讨国产或进口氯吡格雷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24例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24例。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硝酸盐制剂、他汀类药、低分子肝素等,国产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首剂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进口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治疗1个月后,治疗前及1个月后血常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出血、皮疹和腹泻等)的发生率。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与进口氯吡格雷组在胸痛症状改善,心电图ST-T的改变,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PAG变化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国产氯吡格雷在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短期疗效肯定、应用安全并且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分析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索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物成分及靶点,绘制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基因,绘制韦恩图,获取共同基因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网络拓...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开滦研究(Chi CTR-TNC-11001489)的资料,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 3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各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1)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2%(3 252/6 349),男性为52.6%(2 798/5 318),女性为44.0%(454/1 031)。糖尿病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及双期高血压(SDH)的患病率分别为12.4%(790/6 349)、8.0%(508/6 349)及30.8%(1 954/6 349)。(2)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喜咸、体育锻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指数(BMI)、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平均年龄、FPG、TG、LDL、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ISH组、IDH组及SDH组患者间性别、体力劳动、吸烟、体育锻炼、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BMI、e GFR及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喜咸、FPG及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年龄、FPG、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S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饮酒、喜咸、平均年龄、TC、BMI、e GFR及hs-CRP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平均年龄、FPG、TC、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S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0.
姚涛  倪明珠  余峰  群森  王文静  许璐  汤其强 《安徽医药》2018,39(12):1427-1431
目的 探讨早期与延迟他汀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2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n=134)与延迟他汀治疗组(n=133)。两组患者分别于发病24 h内和第7天开始接受他汀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入院时和发病第7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第90天临床预后;通过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发病24 h内、第7天、第90天的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改善及90天预后良好比例,并分析延迟他汀治疗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他汀治疗组患者第7天hs-CRP水平较发病24 h内下降[(5.02±0.65)mg/L vs(6.45±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他汀治疗组患者90天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延迟他汀治疗组[48.51%vs 3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stics回归分析显示,第7天hs-CRP水平、延迟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期他汀治疗可降低AIS患者急性期血清hs-CRP浓度,并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