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姚涛  倪明珠  余峰  群森  王文静  许璐  汤其强 《安徽医学》2018,39(12):1427-1431
目的 探讨早期与延迟他汀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2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n=134)与延迟他汀治疗组(n=133)。两组患者分别于发病24 h内和第7天开始接受他汀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入院时和发病第7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第90天临床预后;通过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发病24 h内、第7天、第90天的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改善及90天预后良好比例,并分析延迟他汀治疗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他汀治疗组患者第7天hs-CRP水平较发病24 h内下降[(5.02±0.65)mg/L vs(6.45±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他汀治疗组患者90天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延迟他汀治疗组[48.51%vs 3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stics回归分析显示,第7天hs-CRP水平、延迟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期他汀治疗可降低AIS患者急性期血清hs-CRP浓度,并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2.
姚涛  刁路明 《世界肿瘤杂志》2009,8(1):25-28,F0004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Cav-1)、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在脑胶质瘤组织芯片上,利用新型半导体纳米微晶体——量子点(QDs)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av-1、CD147的蛋白表达。结果Cav-1和CD147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86%、71.43%,与正常脑组织相比,CD147蛋白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42)。Cav-1和CD147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而与病理学分级均显著相关(P〈0.05)。Cav-1和CD147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01,r=-0.730)。结论量子点免疫荧光技术能精确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芯片上不同蛋白的定位。Cav-1和CD147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中可能起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筛选复方葛根素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的制剂处方。方法以体外速释性为考察指标,优选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存在形式以及药物与辅料配比;以热分析法、红外色谱法、X单晶衍射法对药物在制剂处方中的物相进行鉴定。结果优选的制剂处方为:将水飞蓟宾与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以1∶3比例制成固体分散体,再加入与水飞蓟宾等量的葛根素,与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混匀。结论该中间体制剂处方可用于进一步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红活麻提取物对SD大鼠肾性水肿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肾性水肿模型,通过药物灌胃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介素1β(IL-1β)、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颞叶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变化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癫痫患者48例,对照组28例,先用韦氏记忆量表(wMS)测评记忆功能,再对受试对象进行^1H—MRS扫描检查,最后对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对病例组^1H—MRS扫描所得的NAA和NAA/Cho+Cr值与认知功能测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NAA作为自变量,韦氏记忆测评的MQ(记忆商)值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为NAA与认知功能测评值之间呈正相关,其r值为0.567,t值为4.675;以NAA/Cho+Cr值作为自变量,韦氏记忆测评的MQ值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为NAA/Cho+Cr与认知功能测评值之间也呈正相关,其r值为0.558,t值为4.565,P值均〈0.05。结论癫痫患者颞叶NAA和NAA/Cho+Cr值与患者认知功能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6.
王万林教授认为瘿病在治疗时必须分期辨治并根据其各阶段的特点用药,将瘿病的发展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瘿病前期多为实证,病位以肝为主,临床辨证以肝气郁结证和邪热外感证多见,治以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或疏风清热、化痰散结;瘿病中期病位可从肝延及心脾,多属虚实夹杂之证,治以调肝心脾、理气祛瘀、化痰消瘿;瘿病后期多为虚证,病变涉及心、肝、肾、脾等脏腑,治以补虚为主、肝肾同调,同时注重心理疏导与辨证用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7.
38.
探讨代谢组学在慢性心衰病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查阅近年来慢性心衰代谢组学相关文献,从心衰及其证候的代谢组学变化进行评价,发现慢性心力衰竭及其证候存在差异代谢物,而代谢途径基本一致。筛选生物标志物,为心衰及其证候诊断提供辅助依据,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康复治疗是当前医学中的重点、热门方向,也随着医疗技术行业的不断创新在对患者进行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后,如何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也非常主要。临床采用康复治疗的方式,针对病人生理及心理各层面障碍予以康复干预,逐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及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治疗总体周期较长、难度较大,在部分严重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极易发生患者依从性低、认知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此,本文对PDCA管理循环模式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进行总结、梳理,希望为临床与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