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真菌病.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通常不感染正常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榷患.我院于2008年9月收治1例艾滋病并发隐球菌病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好转,现报道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  相似文献   
42.
1 病例资料 男,38岁,未婚.因头痛2个月,加重伴视力下降1周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囚出现左颞部间歇性隐痛,时轻时重,发作逐渐频繁.1周前病情明显加重,出现持续性头胀痛,以前额及双眼球后为甚,伴视力下降.患者到某眼科医院就诊,眼底检查示:双视盘水肿,边界不清,表面及边缘有出血灶,视网膜周闱水肿,呈放射条纹状,静脉迂曲.  相似文献   
43.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表现为一侧、双侧或全头部的搏动性痛或胀痛 ,它是由于头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时作时止 ,缠绵不断。多在青春期起病 ,以女性多见 ,发作时常伴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出等。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 ,治疗较难。笔者自 1995年初至今 ,应用散偏汤为主方治疗偏头痛 40例 ,临床观察 ,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 确诊。偏头痛病情轻重程度的分级 :采用记分法 ,按无、轻、中、重分别 - (0分 …  相似文献   
44.
熊继柏教授是国家名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与中医临床50余载,对中医经典理论十分熟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临证问疾,善于抓住主症,详辨舌脉,长于辨证施治,因证立法,因法处方,因方遣  相似文献   
45.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病证,眩晕临床渐呈多发、频发趋势,西医多以对症处理为主,其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复发。熊继柏教授,国医大师,对眩晕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熊继柏教授认为临床辨治眩晕应以虚实为纲,辨治眩晕主要在于风、痰、虚3个方面,以痰浊上泛、风阳上亢、气血虚、肾精亏损四个证型为主。痰湿眩晕治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方用定眩汤加减,风阳上亢证治以平肝潜阳,清火息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气血虚证治以益气升阳,方用益气聪明汤加减,肾虚眩晕治宜补肾填精,可选杞菊地黄丸。总之,辨治眩晕始终要以抓主症、辨病机为核心,在病证相合前提下随证化裁,灵活加减。现列举医案4则,并通过对医案的辨证分析,总结熊继柏教授治疗眩晕的经验,为临床学者治疗眩晕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探讨中医治疗失眠痰热证的方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料库、维普期刊资料库中筛选出关于中医治疗失眠痰热证的相关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符合条件的文献中的处方用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 共搜索出165首复方,包括128味中药,高频药物有半夏、竹茹、陈皮、甘草、茯苓、枳实、黄连等;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居多,药物归经主要归脾、肺、心、胃、肝。中药功效统计共涉及17种,排名前三的为清热类、理气类、补虚类。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4个,频次最高的为半夏、陈皮。关联规则置信度在0.9以上的组合共29个,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组合。结论 中医治疗失眠痰热证的临床用药应偏重清热理气,注重对脾、肺、心的调理。  相似文献   
47.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痰浊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集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评分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痰浊证的有效率明显优于氟桂利嗪组[OR=4.25,95%CI(0.9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个月复发率优于氟桂利嗪[OR=0.29,95%CI(0.15,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3,95%CI(-0.07,0.02),P=0.31(>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痰浊证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与氟桂利嗪无明显差异。但受限于纳入文献质量,难免对Meta分析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关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8.
介绍采用网页格式制作多媒体中医教学软件的方法,突出网页格式制作多媒体中医教学软件的不同特点,提出网页格式是最适合制作多媒体中医教学软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