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震灾害的应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瞬间导致了巨大人员伤亡和医疗设备损坏。面对震后灾区出现的大批伤员,急需派遣医疗队进行应急医疗救援。如何有效发挥医疗队力量,展开灾区应急医疗救援,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医学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此次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暴露出的问题,探讨了医疗队的组成、科学的物资准备以及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完善和修订抗菌药物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110份,摘录和统计有关儿童用药项目的表述。结果:标注儿童用法用量的占70.9%;儿童用药事项标注率为100.0%,其中详细标注占21.8%,标注儿童用药"尚不明确"的占40.0%,标注"儿童慎用"或"儿童禁用"占33.7%,标注"遵医嘱"或"用量酌减"占4.5%;标注儿童药动学仅占27.3%。国、内外不同厂家的儿童用药标注情况相近。结论: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品说明书的安全监管,完善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目的表述,增强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引,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剂量为40 g·kg-1·d-1)、金纳多组(剂量为45.5 mg·kg-1·d-1);采用Allen's法复制中度SCI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1周;连续给药2周后,取各组脊髓组织,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组及金纳多组均可抑制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减少PAF-R数目,抑制PAF-R活性,从而阻断PAF发挥损伤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兔血小板PAF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制备大鼠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应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观察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免血小板PAF受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金纳多组和蒸馏水组对,H—PAF与家兔洗涤血小板PAF受体特异结合抑制率分别为51.4±15.7、44.3±11.3、52.2±12.2、343±20.3,各组间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用药组比蒸馏水组抑制作用分别提高了33.26%、22.57%、34.29%,其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和金纳多组的抑制作用与蒸馏水组比较,统计量接近显著性水平(t=2.3082,t=2.6181,t24.0.06=2.8780)。结论补阳还五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兔血小板PAF受体活性影响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趋势.可能与其样本量较小或实验动物种属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口腔光动力疗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的治疗新技术,近年来已从实验研究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其机理是建立在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或生物体能选择性吸收光敏型的药物,在接受特定波长光照射后产生光敏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体表和空腔脏器表面的浅表肿瘤的非手术治疗,由于发现光敏剂对肿瘤以外的多种病变组织和病原微生物具有选择件聚集以及新型光敏剂的开发,使光动力疗法在现代临床中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光动力治疗的效应机制、光动力治疗的光源与光敏剂以及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对头颈部肿瘤、黏膜病、口腔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艾滋病病毒Ⅰ型(human immundeficiency virus 1,HIV -1)基因亚型及耐药性HIV-1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 POL区聚合酶基因,经DNA测序后进行进化系统树分析和重组分析,以确定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体,并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性突变位点,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93例合肥地区HIV-1感染者,经RT-PCR扩增并获得有效基因亚型序列77例,基因分型以CRF01 _AE重组亚型为主,有46例(59.7%);其次是CRF07_BC亚型23例(29.9%)、B亚型6例(7.8%)和CRF08_BC亚型2例(2.6%).耐药分析结果表明,在65例未治疗人群中,发现1例(1.5%)蛋白酶抑制剂(PIs)主要耐药基因突变,2例(3.1%)反转录酶抑制剂( RTIs)耐药基因突变.抗病毒治疗组出现耐药突变位点6例(50.0%)高于非治疗组3例(4.6%)(x2=20.21,P<0.001).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合肥地区HIV-1基因亚型和耐药突变的流行情况,初步了解合肥地区的HIV-1遗传变异多样性并建立耐药检测体系,对合肥地区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普通肠内营养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胃造瘘术后分别给予普通饲料、肠内营养剂和肠内生态营养剂7 d,检测小肠黏膜形态学参数和黏膜IgA ,CD3 ,CD4 和CD8 细胞数量.结果:肠内生态营养组的小肠绒毛高度(205.4 μmvs 177.7 μm,P<0.05)、肠腺隐窝深度(99.4 μmvs 77.7 μm,P<0.05)、黏膜厚度(299.9μm vs 267.0 μm,P<0.05)以及绒毛表面积(10 321.5μm2 vs 8927.6 μm2,P<0.05)均高于对照组,肠内生态营养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大鼠小肠黏膜中IgA 细胞(21.2 vs 17.5,19.4,P<0.05)和CD3 (24.2 vs 20.2,22.1,P<0.05),CD4 (13.4vs 8.9,11.0,P<0.05)、CD8 (18.7 vs 12.6,15.4,P<0.05)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结论:肠内生态营养能较好的改善创伤后大鼠的小肠机械屏障功能,促进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增强其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秦皮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和秦皮甲素组(EH组),每组10只。模型组、SASP组和EH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剂量为100 mg/kg)灌肠法复制大鼠UC模型, SASP组和EH组分别灌胃给予SASP (剂量为600 mg/kg)和秦皮甲素(剂量为100 mg/kg)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比较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肠黏膜损伤情况和血清TNF-α、 IL-10水平。结果秦皮甲素能显著改善UC大鼠的一般状态,显著缓解其结肠组织炎症。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各给药组DAI评分和TDI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 IL-10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 SASP组和EH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 IL-10水平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秦皮甲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UC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表达,改善肠道免疫平衡紊乱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虽然疼痛是很多研究和临床试验关注的焦点,但对于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测量尚未达成共识,且临床评估中尚缺乏经信效度检验的特异性慢性胰腺炎疼痛测评工具。针对此,美国、丹麦、荷兰、新西兰等国专家于2021年7月联合发布的《慢性胰腺炎疼痛评估国际共识指南》。围绕该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慢性胰腺炎疼痛评估与护理及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0%红花酒精湿敷减轻静脉补钾致局部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静脉补钾致注射部位疼痛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10%红花酒精湿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热敷,输液完毕观察两组病人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红花酒精湿敷能有效减轻静脉补钾所致注射部位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