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郭檬檬  姚昶 《安徽医药》2022,26(10):1997-2000
目的 探究血清外泌体miR-155、miR-222表达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人72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选取确诊为乳腺纤维瘤病人40例为对照组。根据乳腺癌病人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27例和未复发转移组45例。利用外泌体试剂盒提取血清中外泌体,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泌体miR-155、miR-22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外泌体miR-155、miR-222水平对乳腺癌病人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外泌体miR-155(1.46±0.62)、miR-222(1.87±0.7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8±0.03)、(1.02±0.02)](均P<0.05);复发转移组病人血清外泌体miR-155(1.68±0.47)、miR-222(2.13±0.53)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组[(1.33±0.24)、(1.71±0.26)](均P<0.05);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病人血清外泌体miR-155、miR-222表达与TNM分期、淋巴...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胶原在缺血组织中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配对方法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胶原)及实验组(生肌玉红胶原)3组;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基础上于大鼠右后肢缺血组织中植入不同的胶原制剂,分别于模型制作术后3,7、14及28 d取埋植的胶原制剂标本及标本周围约0.5 cm范围的缺血肌肉组织。通过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观察大鼠右后肢缺血模型制作术后各时点的血流灌注情况,采用光度计法测定胶原制剂(生肌玉红胶原)内的血红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标本周围肉芽组织中的微血管计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缺血肌肉组织中各时点低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右后肢缺血模型制作成功即刻大鼠患肢呈现明显的缺血状态,其血流灌注值明显低于术前(P〈0.01);在术后3 d却呈明显的充血状态,其血流灌注值明显升高,且略高于术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14 d大鼠患肢的血流灌注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至术后28 d又开始回升,该3个时点实验组大鼠患肢的血流灌注值均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及14 d实验组大鼠肢体的血流灌注值高于对照组(P〈0.05)。各时点实验组胶原标本内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微血管计数于术后7及14 d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各时点HIF-1α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玉红胶原通过诱导HIF-1αmRNA及VEGF mRNA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流灌注,促进微血管新生,从而达到促进组织修复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3.
背景:补气生血类中药具有与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作用相近的功效。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胶原促血管新生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核因子κB通路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背部皮下植入模型,分别将黄芪多糖胶原和空白胶原植入大鼠背部两侧,于植入后3,7,14,21 d处死大鼠,取胶原周围肉芽组织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 d时,大鼠肉芽组织中微血管数开始增加,7~14 d时达到峰值,之后下降。在造模后3,7,14 d,植入黄芪多糖胶原的大鼠周围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及核因子κB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植入空白胶原的大鼠(P < 0.01),且核因子κB蛋白的表达早于毛细血管新生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说明黄芪多糖胶原促血管新生作用有可能是通过活化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而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4.
背景:课题组先期研究发现黄芪载入修饰后胶原可以促进血管新生,与生长因子载入疗效相当,运用中医理论中具有协同作用的中药合用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尚不清楚.目的:探查黄芪、脉络宁载入修饰后胶原促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及长入胶原的疗效,并证明黄芪与脉络宁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实验分空白组、控制组(单纯胶原)、黄芪组(黄芪注射液1 mL载入胶原)、脉络宁组(脉络宁注射液1 mL载入胶原)、黄芪+脉络宁组(黄芪注射液及脉络宁注射液各0.5 mL载入胶原),各组植入鸡胚尿囊膜孵化7 d后取出,测定鸡胚尿囊膜内微血管数、各组胶原内微血管数、血红蛋白含量、rhVEGF165阳性细胞数.结果与结论:各实验组鸡胚尿囊膜内血管呈轮辐状生长及鸡胚尿囊膜包裹标本率高于空白组与控制组,鸡胚尿囊膜内微血管数、胶原内微血管数、血红蛋白含量、rhVEGF165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控制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其中黄芪+脉络宁组又高于黄芪组与脉络宁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黄芪、脉络宁载入胶原后可以促进鸡胚尿囊膜内血管新生并刺激血管长入胶原内,黄芪与脉络宁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机制之一为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5.
许芝银教授从医四十余载,其中开展甲状腺疾病三十余年余年,经验丰富,诊愈患者不计其数,为全国中医甲状腺学会主任委员。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亲见其诊治甲状腺亢进疗效,体会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三黄煎剂联合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机体慢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探查其改善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机制。方法:将30例符合纳入标准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三黄煎剂;对照组15例,仅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中医气虚血瘀症状积分、应激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血清应激指标(IL-6、IL-8、SOD、NO、T-AOC)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应激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在治疗6个月后趋于正常水平(P0.01)。其中肌肉关节、免疫力缺陷、注意力、精神质量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2)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神疲乏力、心悸眩晕、自汗盗汗、头痛不寐、腰膝酸痛、胸闷气短、二便不调7项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改善(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皆有改善,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4)治疗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血清IL-6、IL-8、NO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OD、T-AOC水平显著升高。(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事件报道。结论:三黄煎剂能够调节绝经后患者慢性应激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是三黄煎剂通过降低患者自体氧自由基产生,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体内组织损伤,有效抑制疾病进展,为中医药改善治疗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副作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 (1-84)在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48只大鼠(250±10)g,分成对照组(切除卵巢周围小块脂肪组织)和模型组(双侧卵巢切除),每组8只,手术4周后皮下注射1.0、2.0、4.0 ug/kg rhPTH(1-84),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rhPTH(1-84)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rhPTH (1-84)在24~1850 p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量为10 pg/mL;血浆提取回收率80.2%~90.6%;模型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的药动力学参数AUC(0-∞)分别为(24628.9±1281)、(47059.3±3311)和(96652.1±2174) ng/( L· min);对照组AUC(0-∞)分别为(21974.0±1587)、(42651.2±1336)和(87736.8±1938)ng/(L· min)。结论单次皮下注射rhPTH(1-84)在低、中、高3个剂量内,Cmax、AUC(0-∞)在2组动物中均呈线性代谢特征,模型组双峰特征明显,可以为设计和优化临床研究及给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疮灵液及其载入胶原后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疮灵液及其载入胶原后,通过鸡胚尿囊膜模型(CAM)测定筛选其血管新生疗效;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实验(MTT)、迁移划痕实验、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整合素(Integraаv)Western blot检测探查筛选适合剂量的疮灵液胶原的作用靶点与机制。结果 CAM实验显示疮灵液0.2mL及0.3mL组血管新生少于控制组(P<0.05),创灵液0.2mL与0.3mL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载入胶原后其抑制微血管新生作用得到逆转,结果与控制组无统计学差异。选择疮灵液0.2mL及其载入胶原进行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修饰后胶原可以显著促进HUVEC的增殖,增殖率达86%,而单纯疮灵液则抑制了HUVEC增殖约21%,相同剂量疮灵液载入胶原后,增殖率得到升高,高于控制组约24%(P<0.01);疮灵液组显著抑制了细胞的迁移运动,在12、24h时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疮灵液载入胶原后,细胞迁移速度开始加速,24h迁移速度显著快于控制组(P<0.01);机制在于疮灵液组Integraаv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控制组,而Ang1表达高于控制组,载入胶原后Integraаv、VEG F及Ang1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结论 疮灵液抗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与增殖,抑制血管新生;将疮灵液载入胶原后,可以改善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有利血管成熟,提高了其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9.
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实验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并对其质量及体外释放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结合稳定性考察,优选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含量,并对微乳的类型、载药量、体外释放等进行考察。结果:优选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处方为:OP为乳化剂,丙三醇为助乳化剂,油酸乙酯为油相,四者比例为4∶4∶2∶2.58。线性范围:0.0041456~0.0404560 mg/ml,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6.60%,RSD为0.76%。平均载药量:黄芪总皂苷含量为13.54 mg/ml,黄芪甲苷含量为0.3885 mg/ml。微乳在24 h内缓慢释放。结论:该剂型稳定,方法简单,重现性好;体外释放有一定程度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总结许芝银教授临床诊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经验, 认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属本虚标实之证, 与肺脾肝三脏密切相关, 正虚为本, 主要致病因素为瘀血、气滞、水湿。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 确立补气、活血、通络、利水相结合的治法。临证治疗以红黄煎剂为基本方; 分清标本缓急, 注重个体论治, 随症加减应用, 灵活选择药物; 遵循“治未病”思想, 做到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 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