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具有肺部阴影合并发热的病例在呼吸内科甚为常见 ,多数为感染性肺部疾病 ,但有部分病例表现为长期发热 ,经抗生素治疗难以治愈 ,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 ,成为临床诊治中的难题。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将对这类病例的诊治提供有益的经验。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  (1)胸部X线显示肺野内有明确的阴影 ,但不具有X线诊断性特征者。 (2 )持续 2周以上的体温增高。 (3)经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1 2 对象 选择 1989- 0 1~ 1999- 0 2 ,经呼吸内科诊治符合上述标准的住院病例共 5 0例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30例。年龄…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必疾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美洛西林与哌拉林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试验药美洛西林,静脉滴注,每次4g,每日2次,疗程7-14d。对照药哌拉西林,静脉滴注,每次4g,每日2次,疗程7-14d。结果:试验药对照药各30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试验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3.3%和80.0%。细菌清除率为82.6%;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6.7%与76.7%。细菌清除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及9.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美洛西林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素。  相似文献   
63.
结节病胸膜病变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结节病胸膜病变的临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有病理证据的结节病32例,报告以胸膜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典型病例,对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检索国内文献中结节病胸膜病变的病例报告和病例总结,分析其发生率和临床特征。结果1989年至2004年共确诊胸内结节病32例,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者2例(2/32,6.3%),其中1例双侧胸腔积液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自发性气胸1例(1/32,3.1%),经开胸肺活检确诊。胸腔积液分析为渗出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腺苷脱氨酶(ADA)均未超过30U/L,其中1例胸腔积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升高。3例在确诊前均被误诊为肺结核,接受抗结核治疗1-12个月不等。国内发表的病例总结中,结节病胸膜病变发生率为3.4%-16.7%;个案报道显示结节病胸腔积液最常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结论结节病胸膜病变并非罕见,临床上常被误诊。这一认识无论对于结节病的及时诊断,还是对于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4.
硫化氢在大鼠急性支气管哮喘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大鼠急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内源性硫化氢(H2S)生成的变化以及应用外源性硫氢化钠(NaHS,H2S供体)处理对哮喘大鼠的影响,探讨气体信号分子H2S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NaHS干预组,每组8只。致敏后28d测定所有大鼠肺功能并观察大鼠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并进行评分;采用敏感硫电极测定血浆及肺组织H2S的生成量;采用酶促反应法测定大鼠肺组织匀浆中胱硫醚-γ-裂解酶(CSE)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CSE蛋白含量(每组3只)。结果哮喘组大鼠呼气峰流量(PEF)、血浆及肺组织中H2S分别为(2.90±0.70)L/s、(10±3)、(4.9±1.3)μmoL/L,对照组分别为(6.50±0.10)L/s、(54±10)、(24.1±8.0)μmoL/L,NaHS干预组大鼠分别为(5.70±0.50)L/s、(17±4)、(15.3±4.0)μmol/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2.13、110.10、27.34,P均〈0.01);哮喘组大鼠肺组织匀浆每毫克蛋白中CSE活性和肺组织匀浆中CSE蛋白含量[用相对吸光度(A)值表示]分别为(1.00±0.10)nmol·min^-1·mg^-1、0.20±0.1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0±0.10)nmo]·min^-1·mg^-1、0.90±0.30,NaHS干预组大鼠分别为(1.60±0.20)nmo]·min^-1·mg^-1、1.10±0.2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39、12.28,P均〈0.05);光镜下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评分[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正常对照组为1(0~1)分,哮喘组为3(2~4)分,NaHS干预组为1(1~2)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93,P〈0.01);哮喘组肺组织H2S含量与PEF呈正相关(r=0.74,P〈0.01);与光镜下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呈负相关(r=-0.64,P〈0.01)。结论内源性H2S参与了大鼠急性哮喘发病过程,外源性NaHS可以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对哮喘急性发病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性,31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发现纵隔肿物11个月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无发热、咳嗽、咳痰,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予以抗结核治疗,但胸腔积液无吸收.1个月后行肺部CT检查发现纵隔有占位性病变(图1),考虑为恶性肿瘤(但未行病理检查)给予放射治疗2个月,随后给予化疗5个疗程(具体药物不详),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纵隔肿物消失(图2),但胸腔积液持续存在,经抽液后胸液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66.
G蛋白耦联受体(GPCRs)是一组蛋白超家族成员,负责将胞外多种刺激通过细胞膜转导到细胞内不同的信号分子,从而调节多种细胞功能.目前大多数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靶点是气道平滑肌(ASM)上的GPCRs.以往的研究均集中在GPCR调节ASM收缩和气道阻力方面,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GPCRs如果对于ASM收缩状态的影响甚微,那么就可能会调节ASM的生长或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作用于间充质细胞和浸润的炎症细胞,在气道炎症、气道重构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ASM上各种GPCRs的信号通路与功能,以进一步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7.
支气管舒张试验药物剂量与间隔时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吸入沙丁胺醇的剂量及吸入后不同时间测定FEV1不同的阳性判断标准对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30例,COPD患者29例,健康对照组30名,吸入200 μg或400μg沙丁胺醇,吸入后分别于15、20、30 min重复测定FEV1,计算舒张试验阳性率;次日吸入另一剂量的沙丁胺醇再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统计学处理用SPSS 10.0软件.不同剂量支气管舒张剂及不同时间后舒张试验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以FEV1改善率≥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为舒张试验阳性标准,哮喘组吸入200 μg沙丁胺醇后15、20、30 min时的舒张试验阳性者均为28例(28/30,93.3%),哮喘组3个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吸入400 μg沙丁胺醇后15、20、30 min时的舒张试验阳性者分别为28例(28/30,93.3%)、29例(29/30,96.7%)、27例(27/30,90.0%),哮喘组3个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P>0.05);比较吸入200 μg与400 μg沙丁胺醇后的舒张试验阳性者,在3个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均为0.00,P均>0.05).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舒张试验阳性率与吸入沙丁胺醇的剂量和观察时间亦无关系.吸入200 μg沙丁胺醇15 min后重复测定FEV1(以FEV1改善率≥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为舒张试验阳性标准),诊断哮喘的灵敏度可达93.3%,特异性可达98.3%.结论 吸入200 μg沙丁胺醇15 min后重复测定FEV1,既可保证舒张试验的效能,又可减少药物用量及其不良反应,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以FEV1改善率≥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为舒张试验阳性标准,诊断哮喘的效能优于其他舒张试验阳性标准.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性,31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发现纵隔肿物11个月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无发热,咳嗽,咳痰,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予以抗结核治疗,但胸腔积液无吸收。1个月后行肺部CT检查发现纵隔有占位性病变(图1),  相似文献   
69.
内源性硫化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内源性硫化氢(H2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COPD急性加重组(AECOPD组)27例、稳定期COPD组37例和健康对照组13名,在入选时测定血清H2S和一氧化氮(NO)水平、肺功能、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对AECOPD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气分析。结果(1)血清H2S水平稳定期COPD组[(50·8±2·5)μmol/L]比健康对照组[(39·8±1·6)μmol/L]、AECOPD组[(33·5±2·2)μmol/L]均显著增加(P均<0·01)。(2)AECOPD组吸烟者血清H2S[(28·1±1·3)μmol/L]比非吸烟者[(39·4±3·9)μmol/L,P<0·05]和健康非吸烟者显著降低[(39·8±1·6)μmol/L,P<0·01]。(3)稳定期COPD组不同程度气流阻塞患者血清H2S水平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COPD全球创议(GOLD)Ⅲ期[(45·1±4·1)μmol/L]较Ⅰ期患者[(70·2±6·2)μmol/L]血清H2S水平显著下降(P<0·05)。(4)AECOPD组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H2S水平显著降低[(26·3±2·2)、(36·2±2·5)μmol/L,P<0·05]。(5)血清H2S与NO、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诱导痰淋巴细胞计数、诱导痰巨噬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0·278~0·533,P均<0·05或0·01),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r=-0·561、-0·422,P=0·011、0·001)。结论内源性H2S可能参与COPD气流阻塞的发病,作为一种无创指标监测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稳定期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物治疗是基于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