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RP-HPLC测定人血浆中洛匹那韦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洛匹那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于临床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方法 血浆样品经醋酸乙酯液液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Eclipse C18柱分离,流动相采用甲醇-0.1 mol·L-1醋酸铵溶液,流速为1 mL·min-1 ;梯度洗脱在0~6 min甲醇-0.1 mol·L-1醋酸铵溶液为70∶30,6.1~15 min甲醇-0.1 mol·L-1醋酸铵溶液为80∶20;利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流份进行双波长同时检测(洛匹那韦210 nm,内标298 nm,柱温30 ℃。结果 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洛匹那韦的线性范围为1~12 mg·L-1(r=0.997 0,最低定量限为1 mg·L-1,基质效应为92.11%~105.31%(n=5,萃取回收率为73.32%~89.50%(n=5,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75~5.99(n=5和4.97~9.79(n=3。结论 建立的HPLC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所需样本量小,可以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2.
安叡  姚亚敏  王新宏 《中成药》2010,32(10):1649-1652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汤和各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并研究复方与组方药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技术进行HPLC分析,建立了葛根芩连汤和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色谱柱:Agilent TC-C18;流动相:甲醇-水(含0.5%甲酸和0.5%三乙胺)作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建立了葛根芩连汤和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HPLC-DFPS),通过与阴性样品比较确定了特征峰的药材归属。结论: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可较好地判别复方与药材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同时为研究葛根芩连汤配伍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临床常用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韦拉平、依非韦仑、司他夫定和克力芝)的理化性质,LC-MS测定生物样本药物浓度方法,药动学参数进行总结归类,以指导临床药物浓度监测和科研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利福布丁的浓度。方法以替米沙坦为内标,加入0.2 mL血浆,用1 mL乙酸乙酯萃取,高速离心后上清液氮气吹干并用流动相复溶,取20μL进样检测。结果利福布丁的最低检测限为0.5 ng.mL-1,在0.3~9.6μg.mL-1内线性良好,低、中、高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5%,批内、批间RSD低于10%,成功检测了大鼠血浆中利福布丁的血药浓度。结论所用方法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分析时间短、样品处理更简便,适用于测定利福布丁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AIDS患者血浆中与HAART疗效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新型检测分子,指导AIDS治疗的预后判断.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一科收集的艾滋病患者血浆,包括病毒学治疗有效组10例(病毒载量< 50拷贝/ml)和病毒学治疗失败组11例(病毒载量>50拷贝/ml),入组患者年龄22 ~ 63岁.血浆样品用Bio-rad公司血浆高丰度蛋白质去除试剂盒处理,去除血浆中的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处理后的血浆蛋白质样品通过二维凝胶电泳(2DE)进行分离,采用ImageMaster软件分析获得的电泳图谱,找到与疗效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差异蛋白质点经过胰酶酶切后,通过在线纳升级反向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鉴定.结果 血浆经过高丰度蛋白去除试剂盒处理后,低丰度的蛋白质得到了有效的富集.共发现了6个在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血浆样品中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这些差异蛋白质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得到准确鉴定,包括血清转铁蛋白、血清β纤维蛋白原等.结论 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血清转铁蛋白等蛋白质在艾滋病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与治疗过程中病毒载量相关,它们可能是评价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分血时间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探讨临床和研究中合适可行的PBMC分血时间。方法:在采血后0、2、4、6、8、12 h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血液中的PBMC,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选取分血时间为0、2、4、6、8 h的PBMC提取蛋白质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条带,通过液相色谱串联离子井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合GO数据库信息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和定位进行分析。结果:分血时间为12 h已观察不到完整的PBMC细胞形态;质谱鉴定表明随着分血时间的延长,差异蛋白质逐渐增多;在2、4、6 h鉴定出的功能和定位明确的差异蛋白质中,大部分蛋白质功能为转运和信号转导,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上;而8 h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的功能的定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能有效地观察不同分血时间导致的PBMC蛋白质表达的动态变化,推荐合适且临床可行的PBMC分血时间为6 h以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HIV感染相关的人血浆糖蛋白质组变化,筛选新的抗病毒蛋白质或药物靶标.方法 采用亲和纯化法去除AIDS患者(n=10)和健康对照(n=20)血浆中的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富集低丰度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富集的蛋白质,糖基化试剂盒染色,构建AIDS患者血浆糖基化蛋白二维凝胶电泳图谱,ImageMaster软件分析表达差异的糖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对去除高丰度蛋白质的HIV和健康对照血浆进行PNGase F酶解,使糖蛋白去糖基化,二维凝胶电泳结合ImageMaster图像分析比较酶解后两类样品的差异蛋白质.差异糖蛋白经液相色谱串联高容量离子阱质谱(HCT)分析鉴定.结果 经试剂盒处理,成功去除了血浆中高丰度的白蛋白和球蛋白,富集了低丰度蛋白质,获得HIV阳性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血浆糖蛋白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经PNGase F酶解,使糖蛋白去糖基化,经液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了13个差异糖基化蛋白质点,包括α1-抗胰蛋白酶前体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N1等.结论 筛选到可能与HIV感染相关的糖蛋白,如a1-抗胰蛋白酶前体蛋白等,为了解HIV感染机制及新的抗病毒药物靶标分子的筛选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LC-MS/MS) 测定人血浆中洛匹那韦 (LPV)、利托那韦 (RTV) 的浓度。血浆样品经碱化沉淀蛋白后, 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 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 (80∶20) 为流动相, 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 (150 mm × 4.6 mm ID, 5 μm) 柱分离; 采用电喷雾电离源, 以多反应监测 (MRM) 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 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LPV为629.6→155.2, RTV为721.4→268.2, 内标替米沙坦 (TEL) 为515.2→276.2。测定血浆中LPV线性范围为62.5~10 000 ng·mL−1, 检测限为15 pg·mL−1, RTV的线性范围为12.5~2 000 ng·mL−1, 检测限为8 pg·mL−1, r均大于0.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 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5%。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能同时快速、准确测定人血浆LPV和RTV浓度, 为临床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TDM) 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新西兰家兔中,研究麻醉药氯胺酮(KTM)对抗艾滋病药依非韦伦(EFV)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西兰家兔12只,随机分为两组,均予EFV 2mL/kg灌胃,实验组在给予EFV后5分钟静脉注射KTM 10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灌胃前和即刻,以及给药0.25、0.5、1、2、3、4、6、8、10、12、14、24小时后,自兔耳中央动脉取血0.3mL,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中EFV的浓度,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与比较。结果两组新西兰家兔的EFV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最高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2.1±1.21)mg和(3.6±1.37)mg./L-1(P〈0.05),消除给药剂量的63.2%所需要的时间(MRT)分别为(8.4±4.08)hr和(10.1±2.70)hr(P〈0.05),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7.1±9.17)mg和(39.1±14.95)mg./L-1.hr-1(P〈0.05)。结论 EFV治疗后应用KTM麻醉可能升高EFV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洛匹那韦作为第二代蛋白酶抑制剂,在艾滋病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该药能被代谢酶CYP3A4快速代谢,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对洛匹那韦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了解其血药浓度与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关系对优化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综述了近年来洛匹那韦浓度分析方法、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为日后洛匹那韦治疗药物监测以及个体化用药研究提供归纳总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