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1例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肿瘤、7列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及1例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V 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和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镜下表现比较相似,但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在临床上可以无症状或右上腹不适或疼痛、肝肿大、发热、体重减轻等。肿瘤呈实性,与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界限。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卵圆形,呈束状、席纹状排列,并散在分布于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背景中。梭形细胞核较小,常被扭转和不规则折叠,呈空泡状,但核仁明显。还可见到R S样细胞,且免疫表型CD21、CD35阳性,EBER原位杂交阳性。结论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其形态的复杂性、相似性,使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和EBER原位杂交成为诊断这类肿瘤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肝脏肿瘤;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52.
患者,男,37岁,体检发现纵隔占位1周,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0年6月入本院.查体: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余无异常.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示:右纵隔类圆形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小约7.2cm×7.8 cm,平扫CT值约65 HU,增强后呈延时强化,其内侧上下缘纵隔胸膜掀起,呈钝角改变.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 RH- a)联合倍美力及安宫黄体酮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作用。方法  32只手术移植法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 4组 :EM组 ,Gn RH- a组 ,Gn RH- a+倍美力 +安宫黄体酮 (反加组 ) ,卵巢切除 (OVX)组。用药 3周 ,测量异位灶体积 ,用放免法测定血激素水平 ,并应用光镜、电镜和组化方法进一步观察。结果 用药 3周 ,与 EM组相比 ,其余 3组异位囊肿均消失 (P<0 .0 1 ) ;雌二醇 (E2 )水平显著下降 (P<0 .0 5 ) ;光镜示表面上皮及腺上皮萎缩 ;电镜示细胞器变性 ,溶酶体增多 ,细胞核不规则 ;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糖原和表面上皮糖原含量显著下降 (P<0 .0 5 )。停药 3个月 ,Gn RH- a组和反加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结论  Gn RH- a联合反加疗法治疗 EM和 Gn RH- a同样有效 ,血 E2 水平降至一定阀值时效果相近 ,可指导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4.
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瘤细胞呈弥漫性排列,细胞境界不清,呈“合体细胞”样,核椭圆形,染色质淡,空泡状或点彩状,有小核仁,并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CD21、CD35、CD68、S-100、LCA、CD56均阳性,CD117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20%,HHF35、CD34、CD30、CK、CD20、CD3、CD43均阴性。结论: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中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骨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经骨髓病理形态学观察确诊为骨髓转移瘤患者(原发灶不明)的骨髓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所有骨髓标本骨小梁之间均可见肿瘤细胞浸润,其中诊断低分化腺癌20例,粘液腺癌6例,粘液(印戒)细胞癌6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选择适当的免疫组化标记可有效帮助判断转移瘤原发灶.38例均进一步查明了原发瘤的部位,其中胃癌12例,乳腺癌10例,前列腺癌8例,肺癌4例,背部和左足背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鼻咽癌2例.结论 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骨髓转移瘤患者,选择适当的免疫组化标记可有效帮助判断转移瘤原发灶,在诊断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6.
患者男性,23岁.右耳中耳炎术后4月余,反复流脓2个月.CT示右侧慢性乳突炎伴胆脂瘤形成.局麻下行右侧乳突根治术.3个月后再次出现右耳流脓,消炎治疗后症状改善.查体:右耳外耳道内可见黄色干痂,鼓膜窥视不清.音叉听力检查:右耳传导性耳聋,左耳正常.再次手术见右中、上鼓室及鼓窦内大量炎性肉芽及干酪样坏死物.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IgA肾病血瘀证及其轻重程度与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对IgA肾病血瘀证进行评分,分为轻度血瘀证和重度血瘀证,分析42例IgA肾病血瘀证与73例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IgA肾病血瘀证临床上以肾功能衰竭多见,血瘀证女性多见;重度血瘀证伴肾功能衰竭高于轻度血瘀证;血瘀证组Lee分级重于非血瘀证组(P<0.01),重度血瘀证Lee分级重于轻度血瘀证(P<0.01);血瘀证组肾小管萎缩积分或肾小管萎缩比例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重度血瘀证Katafichi积分、肾小球积分及肾小管-间质积分明显高于轻度血瘀证(P<0.01);血瘀证组肾组织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沉积程度明显强于非血瘀证组(P<0.05);重度血瘀证FRA沉积程度明显强于轻度血瘀证(P<0.01).结论 血瘀证及其轻重程度与IgA肾病肾组织病理损害有一定相关性,血瘀证积分越高,肾脏病理损害程度越严重,血瘀程度可作为反映IgA肾病病变轻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在蛋白水平上研究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子分型的蛋白表型特点,为DLBCL的病理诊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DLBCL标本52例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在形态学分型的基础上,利用CD10、MUM1和bcl-6免疫标记对DLBCL进行分子分型,分为生发中心样B细胞样组(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样组(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分析其在DLBCL中的构成比,及CD10、MUM1和bcl-6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DLBCL中,non-GCB的构成比超过GCB(69.2%/30.8%);统计学分析表明,GCB组间CD10、bd-6、CD10/bcl-6的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CD10的表达率最高,bcl-6其次,CD10/bcl-6最低;non-GCB组间MUM1、MUM1/bcl-6的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我国的DLBCL多起源于后生发中心B细胞,以non-GCB为主,预后较差。DLBCL在CD...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7(BMP-7)在铜绿假单胞菌(PAE)诱发大鼠慢性肺部感染而致气道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PAE组)各60只,通过多次经气管穿刺注入一定剂量PAE菌液,建立大鼠慢性肺部感染模型;观察气管及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气管壁和血管壁厚度,并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BMP-7 mRNA的表达,分析BMP-7表达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大鼠感染PAE第4周开始,气管壁厚度和血管壁厚度均较NS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6周时,支气管管壁厚度与血管壁厚度达最大值,分别为(524.5±18.6)(、163.3±12.5)μm,管腔明显狭窄,有气道重构和肺气肿形成;而BMP-7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P-7表达与气管壁厚度和血管壁厚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0.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复气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致大鼠出现气道重构,而BMP-7可能参与了气道重构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多发性皮下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多发性皮下Rosai-Dorfman病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检查,并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块分别位于左侧胸壁及右腹股沟区,两处病变组织学上表现相似,呈细胞疏松区和密集区交替分布的结节状结构,细胞疏松区可见淋巴窦样结构,其间有一些体积较大、胞浆丰富淡染的组织细胞,可见胞质内吞噬物和淋巴细胞"伸入运动";细胞密集区散在淋巴滤泡伴较多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免疫表型:组织细胞呈S-100、CD163及CD68阳性。结论:多发性皮下Rosai-Dorfman病罕见,确诊主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无论临床及病理均需与纤维组织细胞瘤、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非特异性肉芽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等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