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4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深度学习技术, 作为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深度学习在很多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能力, 在某些视听识别任务中的表现甚至超越了人类。在医学领域, 深度学习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分析大数据, 尤其是医学影像的首选方法。本文简要介绍深度学习的历史与概况, 结合国内外最新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阐述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同时介绍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产品化应用及其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和十二指肠液引流对婴儿期胆道闭锁(EH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和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对52例婴儿期持续性阻塞性黄疸行MRC和十二指肠液检查,以胆总管、肝总管显影和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胆汁酸阳性)并经随访黄疸消退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以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十二指肠液检查无胆汁(胆汁酸阴性)且经外科手术探查诊断为胆道闭锁;并将胆道闭锁MRC及十二指肠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52例患儿中最后有34例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3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30例MRC能清楚显示胆总管、肝总管结构,2例显示较小胆囊,2例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首次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31例,3例无胆汁。18例胆道闭锁中13例胆囊、胆总管和肝总管未显示,4例仅显示较小胆囊,1例仅显示较大胆囊,十二指肠液检查均无胆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中,17例与MRC及十二指肠引流诊断相符。结论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能直接观察有无胆汁,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1%;MRC能显示肝外胆道结构,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88.24%;十二指肠与MRC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94.4%,特异性97.06%,因此二者结合应用能较准确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  相似文献   
23.
社区高血压现状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高血压群体干预措施,初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的现状,制订相应措施实施干预。结果:通过干预,益民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下降,知晓率上升,治疗率和控制率提高,饮食上低盐率上升,生活习惯上吸烟率和饮白酒率均下降。结论:高血压的社区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病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和1.5 TMRI对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隐匿性骨折患者80例(后经病理手术证实),分别对患者治疗前行16排螺旋CT诊断及1.5 TMRI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检出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CT诊出65例,诊出率为81.25%;MRI诊断中,T1WI诊出73例,诊出率为91.25%,T2WI诊出80例,诊出率为100%.由结果可知,1.5 TMRI对隐匿性骨折的阳性诊出率高于16排螺旋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隐匿性骨折患者,笔者更推崇以MRI诊断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的 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3例不同的胎儿畸形的 MRI资料,MRI扫描均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厚层重T2加权成像 SSFSE 序列、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其中胎儿引产尸检及随访证实其中的TRAP有4例。分析其 MRI图像、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总结TRAP的 MRI影像学特征。结果:4例TRAP 初次确诊的孕周为12~31周。4例TRAP 中每例无心胎儿均缺乏或无正常的心脏,且伴发各种不同的严重畸形。4例TRAP中1例于孕28周5天早产,双胎死亡;2例引产;1例无心胎儿于孕24周超声检查时发现无心胎儿死胎,继续妊娠至37周剖腹产分娩,泵血胎儿结局良好。结论:产前 MRI检查对于TRAP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治疗方案及分娩时机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MRI 是超声外对TRAP 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6.
【摘要】目的:探讨移动DR成像技术在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20年2月16日-2020年3月27日经核酸检测确诊的89例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其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24~95岁,中位年龄68岁,89例患者均行移动DR检查。采用主观评级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移动DR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级,并对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的DR表现从病灶形态、病灶数量、病灶分布、累及肺野、肋膈角变钝、心影增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重症20例(22%),危重症69例(78%)。89例患者图像中甲级片79例(89%),乙级片7例(8%),丙级片3例(3%),无废片。DR表现:斑片影89例(100%);实变25例(28%),混合密度56例(63%),磨玻璃影8例(9%);单发2例(2%),多发36例(40%),弥漫分布51例(57%);病变位于双肺外带14例(16%),肺门区及外带75例(84%);病变累及1个肺野2例(2%),累及2~3个肺野9例(10%),累及4~6个肺野78例(88%);DR上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的病变数量、分布、累及肺野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移动DR技术成像方便、快捷,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好,可及时对重症及危重症COVID-19患者病情进行较好地评估,为治疗方案的调整和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精囊出血的MR表现 ,提高对精囊出血病变的认识。方法 :对 5例精囊出血的病例分别采用轴位T1WI、T2 WI、T1WI脂肪抑制序列及矢状位T2 WI序列行MR检查 ,并回顾性分析MRI表现。结果 :精囊出血表现为条状、结节状或纡曲短T1、长T2 异常信号 ,T1压脂后病灶显示更清晰并同周围组织区分开来。结论 :各种序列结合使用的MRI是精囊出血的可靠的非创伤性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骨原发性MFH 的MRI 表现、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 例骨原发性MFH发生于股骨下端3例,发生于眶壁及脊柱各1例。MR平扫肿瘤组织呈不均匀长或稍长T1、长或稍长T2 信号,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晰。含纤维组织成分较多的纤维瘤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T2WI则呈低信号强度。静脉注入Gd DTPA后,T1WI脂肪抑制序列肿瘤组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骨原发性MFH少见,易误诊为其他恶性骨肿瘤。MRI能清楚显示骨原发性MFH的病变部位、范围、轮廓以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但没有特异性,其最后确诊需临床、影像和病理三者结合,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9.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因素及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00例不同部位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的技术参数、伪影、IP板使用方式及后处理方法,并与计算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标准作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相关因素.结果:2000例中甲级片1720张,乙级片182张,丙级片98张.乙级与丙级片共280张,其中因摄影技术不当所致141张,伪影引起65张,后处理不当74张.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设置参数及采取各种针对措施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扩散张量成像显示正常椎间盘纤维环的能力.方法:对15例健康志愿者的L3~S1椎间盘和1例新鲜尸体椎间盘离体标本分别行DTI扫描,图像在工作站后处理成纤维环示踪图(FT图)和DCavg图、FA图.观察FT图上纤维环的形态和完整性并与病理相对照,测量正常纤维环和髓核的DCavg值和FA值.结果:所有被检椎间盘均可得到椎间盘纤维环的DCavg图,FA图和FT图.正常纤维环在DCavg图和FA图上呈一DCavg值和FA值连续均匀的环形,FT图示纤维环呈连续完整的环形结构,其纤维板层走行与病理观察一致.正常纤维环的DCavg值比髓核低,而FA值则较髓核高.结论:扩散张量成像能够无创地显示椎间盘纤维环的形态,评价其完整性,为在活体内显示纤维环是否断裂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