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均行颈部CT平扫,示扁桃体周围软组织肿胀,间隙消失,其中2例颈深间隙出现积气征。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感染指标均明显增高。6例患者均行低温等离子患侧扁桃体切除术,其中2例因喉梗阻行气管切开术;1例脓肿扩散至上纵隔,加行颈侧切开引流术。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病情危重。颈部CT是首选的辅助检查,结合WBC计数、CRP和PCT等动态变化,可指导治疗。对于切开引流治疗效果欠佳,或者合并糖尿病控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急性期行患侧扁桃体切除,去除感染病灶尽早暴露脓腔,引流脓液,并联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34.
夏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4):398-398
声带瘢痕的形成发生于反复的声带损伤或炎症之后,可引起声带黏膜振动明显减弱,导致声嘶、声音沙哑和声音微弱。了解声带瘢痕的组织学改变对于重建声带组织结构很重要。动物物种、组织和损伤机制不同,创伤的愈合过程可能不一样。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的声带有三层结构,固有层由浅层、中间层和深层组成,浅层包含各种粘蛋白和多糖,中间层主要由弹力蛋白组成,深层主要由胶原组成。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对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1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E-test检测阴沟肠杆菌及接合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接合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 质粒抽提、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耐药基因克隆测序分析细菌的耐药机制。 结果 接合试验显示阴沟肠杆菌中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基因扩增、测序、比对等方法测得此耐药基因为BlaKPC-2型。 结论 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由质粒介导的KPC-2酶引起。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副溶血弧菌所致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菌株血清分型、耐药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所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进行病例临床信息统计,菌株血清分型与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烧等典型胃肠炎反应。发病高峰在8-9月,以青壮年为主,主要与外出聚餐、食用海鲜产品及食用生和半生食品有关。血清型中以O3:K6为主,占80%;O1:K1占15.24%;O4:K1仅占4.76%。副溶血弧菌对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只对氨苄西林有很高的耐药性。结论副溶血弧菌感染症状典型、有季节性、人群分布差异性,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食源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同地区流行的副溶血弧菌的菌株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持续地进行主动监测和污染控制,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7.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浙江省瑞安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pa基因分型。 方法 采集2011年3-11月瑞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共100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扩增MRSA spa基因的X区,测序后通过数据库进行分型。 结果 48株确证为MRSA,可分为16个型别,其中t030型15株,t437型12株,t6944型5株,t172型3株,t9538型2株,t5699、t148型、t179型、t1751型、t015型、t5554型、t127型、t159型、t062型、t163型各1株,同时发现1个新型t10149。 结论 瑞安地区MRSA的spa分型以t030和t437为主,t10149为新型菌种。 相似文献
38.
目的:总结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肝组织改变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掌握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7-2011年我科住院的9例患者,排除其他慢性肝病导致肝功异常,经饥饿实验、苯巴比妥试验及肝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Gilbert综合征,对其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常规、肝功、肝炎病毒标志物)、肝胆脾彩超及肝组织病理结果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Gilbert综合征患者多于青少年期发病(本研究中占77.8%),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及异常体征,血清胆红素水平大多波动于50?mol/L以下,且肝组织病理改变轻微,无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改变.结论:Gilbert综合征症状及肝组织病理改变轻微,不导致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无需治疗,不影响患者寿命.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给予正确的诊断,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减轻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无菌性骨坏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菌性骨坏死(ON)的患病状况和时间分布,探讨影响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了474例SLE患者和136例因各种原因发生ON的骨科住院患者。所有SLE患者都有完整的病历记录包括临床表现、激素的每日用量和疗程等。对病程在1年以上的262例SLE患者中的28例O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234例非ON患者进行了比较,并和35例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474例SLE患者中ON的患病率是5.91%,和DM/PM组(5.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ON患者中有57.1%是发生在SLE诊断后的最初3年内,至确诊ON时患者服用激素的平均时间是(35±30)个月。和没有发生ON的SLE患者相比,SLE-ON患者中有雷诺现象者明显要多,曾经用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人数也明显要多。而有抗磷脂抗体阳性、肌炎、肾炎、皮肤血管炎的患者的百分率、平均每日激素的用量、服用激素的累积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的ON患病率是5.91%,病程的最初3年是SLE患者发生ON的危险时期,有雷诺现象和曾经用过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患者是发生ON的危险人群,应该密切观察警惕ON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经皮氧负荷试验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应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就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ICU,分别在液体复苏第0、6小时实施经皮氧分压监测的成年患者40例。其中,液体复苏后第6小时行10 min氧负荷试验并计算氧负荷值(OCT),将10 min OCT≥66 mmHg的20例患者作为A组,10 min OCT<66 mmHg的20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第0、6小时10 min OCT、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Lac)、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的发病率、分级、有创机械通气比例、ICU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第0小时MAP、CVP、ScvO2、Lac、10 min OC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0、6小时的MAP、CVP、ScvO2、Lac水平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 OCT水平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重度ARDS发生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分别为85.00%、50.00%和45.00%,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28 d病死率为90%,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小时10 min OCT≥66 mmHg是影响患者预后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经皮氧负荷试验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发生ARDS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