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患者女,5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4个月,加重4d"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于2010年12月开始反复出现情绪激动时发作性胸闷、心悸,持续数分钟后缓解,并曾出现晕厥1次.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2495次/24 h)、室性心动过速(室速,146阵,最长持续2 min),冠状动脉CT提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粥样硬化,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轻度狭窄.患者于2011年3月15日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Marquis DR 7274,美国美敦力公司).  相似文献   
202.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用于心力衰竭治疗主要通过改善心脏同步性,包括房室同步性、左心室同步性和心室间的同步性,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心室充盈时间,减少二尖瓣反流,降低间隔矛盾运动,以提高心排出量[1].心肌病多部位起搏治疗临床研究(MUSTIC),心脏再同步-心力衰竭研究(CARE-HF)等试验均表明CRT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心功能(NYHA分级)、6 min步行距离,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逆转心肌重构、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但也有部分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无效甚至恶化,在治疗有效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改善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评价CRT的应答及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3.
心肌纤维化是指过量的细胞外基质沉积于心肌细胞中。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组织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可促进心力衰竭的进程,无创性评估心肌纤维化对于早期预测预后十分重要,并可及时采取针对心肌纤维化的靶向治疗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尽管心内膜活检仍被认为是诊断心肌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是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检测心肌纤维化的存在及其存在的部位、程度。心脏核磁共振因其对心肌纤维化检测的高准确性以及成像的高清晰性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无创、无放射性检查手段,并在临床中预测心源性猝死、预测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答比例等情况中显示一定的优势,因而可能成为未来临床无创评估心肌纤维化并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4.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希氏束起搏(HBP)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室起搏依赖(心室起搏比例高于40%)而植入永久起搏器且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32例。HBP成功者44例为HBP组,传统起搏组8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RS时限、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起搏器参数的变化情况;根据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将各组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留(HFpEF,LVEF≥40%)患者及射血分数降低(HFrEF,LVEF<40%)患者,再次评价两类患者中HBP和传统起搏的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HBP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QRS时限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二尖瓣反流(MR)程度减轻、左心房内径(LAD)缩小(P均<0.05);传统起搏组三尖瓣反流(TR)程度较术前加重(P<0.05),LVEF、LVEDD、MR程度、LAD均较术前无显著改善(P均>0.05)。132例患者中有HFrEF患者47例,其中HBP组20例,传统起搏组27例,HBP组HFrEF患者术后QRS时限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LVEDD减小、MR和TR程度均减轻、LAD缩小(P均<0.05);传统起搏组HFrEF患者QRS时限延长(P<0.05)。HFpEF患者共85例,其中HBP组24例。HBP组HFpEF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5);而传统起搏组HFpEF患者的LVEF较术前下降、MR和TR程度均加重(P均<0.05)。结论:对于心室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与传统起搏相比,HBP均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这些临床益处在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5.
目的探究大连市社区老年人群无症状房颤的患病率, 分析不同的筛查方案在该人群中的检出率。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大连市社区自愿参加免费体检的≥65岁老年人。将参与体检人群随机分为筛查组(包括强化筛查组和1次筛查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问诊、病史采集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筛查组除上述内容外额外佩戴单导联动态心电设备, 佩戴时间为5~7 d, 强化筛查组在2020和2021年接受2次同等时长的佩戴, 1次筛查组仅在2020年接受1次佩戴。结果最终共纳入3 340人, 年龄(70.7±5.0)岁, 其中男性1 488例(44.55%)。筛查组1 945人, 其中强化筛查组859人, 1次筛查组1 086人。对照组纳入1 395人。对照组和筛查组房颤检出率分别为24例(1.72%)、79例(4.06%), 筛查组房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01)。根据合并房颤危险因素的个数不同分组, 在合并1个或2~3个危险因素亚组中, 筛查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CHA2DS2-VASc评分2~3分及≥4分亚组中, 筛查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强化筛查组及1次筛查...  相似文献   
206.
目的:对所遇到的3例心律失常病人射频消融中进行房间隔穿刺后出现冠状动脉内气栓加以总结。资料与方法:3例男性患者,年龄38岁-61岁,1例为马凡氏综合症患者合并左侧游离壁显性房室旁路,房颤时发生多次晕厥,常规经股动脉途径消融未成功;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及Hotler记录到频发房早,房早诱发房颤。3例患者均行房间隔穿刺,在首次送入电极导管标测或消融未成功后撤出导管电极于体外,而后重新经鞘管送入电极导管。结果:术中3例患者出现体表心电图Ⅲ、Ⅴ1导联ST段抬高,I导联ST段下移,其中左侧房室旁路患者体经体外超声检查在左室后壁及间隔部发现气栓,而例阵发性房颤患者ST-T改变因持续时间短未行超声检查证实,3例患者体表心电图ST-T改变均自行恢复,未出现病理性Q波;由于左侧房室旁路患者体表心电图ST-T改变持续时间较长,24小时内监测血磷酸肌酸激酶未超出正常范围。结论:冠状动脉内气栓是射频消融术中的并发症之一,可能是由于鞘管在体外留置时间较长及多导管交替插入而将体外气体经鞘管带入心腔所致。  相似文献   
207.
目的研究实验猪心房的电学特性对快速心房起搏的反映和快速起搏始动的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机制. 方法试验用猪25只,体重(56±2.5)kg.以Telazol、Glycopyrolate和Xylazine作为诱发麻醉,lsofluorane维持麻醉.气管插管后连接呼吸机,以100%纯氧,14~16次/min频率通气.术中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  相似文献   
208.
目的:对35例符合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总结其病史特点、心电图表现和临床特点。方法:总结近年来遇到的35例符合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特点的(其中15例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与肌袖有关)病例,分析其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心房增大、窦律心电图、诱因、药物效果以及与持续性房颤的关系。结果:临床特点为:(1)中老年多发,平均年龄52岁(22-70岁),男性多于女性(3:1)。(2)平时多有阵发性心悸、气短、胸闷和乏力等症状,病史平均为7.6年(0.5-25年)。(3)发作时常无明确诱因,以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发作多见,白天发作多于晚间,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有关(交感兴奋-副交感兴奋)。有4例呈无休止短阵发作的病例,屏住呼吸后,发作频繁。(4)合并病窦7例,其他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有高血压病史13例(37%),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6例。(5)平时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示P波异常16例,表现为下壁导联(尤其是Ⅱ导联)P波园钝或切迹、高大或与QRS波不相称,尤其在心律失常发作停止后明显。发作时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并存,最常见的频发房早伴短阵房速、房早伴短阵房扑或房颤,或紊乱性心房律。(6)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所有病例均服过2种以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中3例应用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后发作减少。(7)伴有持续性房颤6例,需复律治疗(17%)。结论: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老年男性,部分病例有高血压病史和左房增大,有的与呼吸无关,提示心房或静脉压力的增高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可能与肌袖电活动增多有关。具体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9.
导管消融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肺静脉隔离仍是最主要的消融策略.但要达到充分的电隔离,往往需要较多的消融能量,造成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应用冷冻消融导管等新器材有望增加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报道我中心采用环形冷冻消融导管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的远期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210.
目的研究实验猪心房的电学特性对快速心房起搏的反创应和快速起搏始动的心房颤动(AF)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