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单边外固定器在肱骨干下1/3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回顾分析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的效果。方法 1997年10月~2002年10月33例肱骨干下1/3骨折,年龄18~70岁(平均31岁),其中横形骨折3例、斜形骨折1例、螺旋形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20例。15例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固定,10例行切开复位、外固定器固定,8例行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9例桡神经损伤者均行桡神经探查。结果 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1~22周,平均14周。术后有2例桡神经损伤,与术前的9例桡神经损伤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恢复功能。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有7例外固定针孔感 染,经口服抗生素及针道清创后好转。结论 单边外固定器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在肱骨干下1/3骨折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及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估老年腰腿痛患者单纯开窗减压与开窗减压椎间植骨结合内固定2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腰腿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腰椎椎管狭窄。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 2组。A组28例,单纯开窗减压手术,患者一般合并普通疾病2或3个,手术节段3.26±0.42;B组42例,采用开窗减压椎间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患者一般合并普通疾病2或3个,手术节段2.44±0.63。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1年以后症状改善情况,结合问卷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老年腰腿痛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后腰腿痛均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组患者的满意率分别为82.2%和71.5%。但是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方面,2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单纯后路开窗减压、后路开窗减压内固定手术后腰腿痛均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单纯开窗减压手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量,手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与腰椎间盘MRI高信号的关系.方法:26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26~65岁,疼痛源性椎间盘MRIT2像均可见高信号区(HIZ区),均行手术治疗,取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行TNF-α和PGP9.5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与4例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时取出的椎间盘组织进行对比.结果:椎间盘源腰痛患者椎间盘HIZ区对应部位的椎间盘组织表现为血管化肉芽组织和不同退变程度的髓核,可见大量增生的软骨样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均可观察到TNF-α免疫染色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阳性细胞:对照组没有观察到TNF-α免疫染色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染色阳性细胞.H亿区TNF-α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HIZ区周边纤维环组织和对照组(P<0.05),PGP9.5免疫阳性细胞亦明显多于HIZ区周边纤维环组织和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腰椎间盘MRI的HIZ区中有大量TNF-α免疫阳性细胞和PGP9.5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其可能是HIZ作为致痛源性椎间盘特异性影像标志物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07年7月收治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L3/4 4例,L4/5 12例,L5/S1 10例.应用自制椎间孔成形器械行经皮腰椎间孔扩大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9个月时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术后9个月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5ml.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6.3±2.5分,术后1d 2.1±1.3分,术后3个月1.8±1.6分,术后9个月1.5±1.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8.6±2.1分,术后1d 1.1±0.7分,术后3个月0.5±0.6分,术后9个月03±0.1分;术后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按照MacNab评分标准,术后9个,月随访时优18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伤小、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85.
P16INK4a和Fas在椎间盘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衰老关键基因p16^INK4a及凋亡相关基因Fas在人类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取正常人和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法检测p16^INK4a和Fas的表达情况;提取总蛋白及总RNA,利用Western blot及RT-PCR对p16^INK4a和Fas的表达以及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的磷酸化状态进行分析。结果:p16m在正常人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4.7%,在内破裂椎间盘(IDD)及突出椎间盘(LIDP)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44.1%、38.9%和56.1%、46.7%,较正常人椎间盘明显升高(P〈0.05),尤以LIDP中的表达上调显著(P〈0.05);Fas在正常椎间盘与IDD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9.9%、8.1%和10.2%、10.9%,在LIDP组织中有相对较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2%和22.0%;Western blot及RT-PCR分析显示,p16^INK4a与Fas在各自蛋白及相应mRNA水平上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p16^INK4a与Fas极少在同一个椎间盘细胞内表达;随着p16^INK4a表达的升高磷酸化pRb也逐渐减少。结论:p16^INK4a可能参与了椎间盘细胞的衰老过程,是导致椎间盘退变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Fas表达升高可能是突出椎间盘细胞中的一种继发改变。  相似文献   
86.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手术目前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腰椎疾病,包括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椎管狭窄、退变性侧弯等。由于患者个体情况不一,手术后容易出现伤口深部感染,如患者年龄大、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特别是糖尿病)、过度肥胖、神经功能损害状态、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长等。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4月,采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问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连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02例;前路椎间减压单节段53例、双节段49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的JOA评分,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问前凸角、颈椎前凸角的变化.结果 102例共随访12-40个月(平均18个月).102例患者在术后2周内均感到神经症状明显好转;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主诉四肢感觉、肌力、活动均较前明显改善,颈椎X线及CT检查可见椎间已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完好,无融合器移位、下沉、断裂发生.平均JOA评分由术前6.9±0.8分,提高到术后6个月13.5±0.9分,术后12个月13.6±0.8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JOA评分改善率:优43例,良49例,可10例,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变.结论 采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前路椎问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获得颈髓前后方的充分减压及满意的临床疗效,能获得满意的颈椎曲度、稳定性重建及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家庭自我康复锻炼和护理对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总结分析术后患者进行家庭自我康复锻炼和护理的经过和效果。结果:通过家属、患者和医生三方密切配合,经过术后4个月有效的自我功能康复锻炼和家庭护理,患者基本康复。结论: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使患者保持心理健康、坚持有效的家庭自我康复锻炼,辅之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胶原酶对体内磷脂酶A2活性的影响。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盐水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胶原酶治疗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第0天造模前,第7天治疗前,第14天处死前)用vonFrey纤维测量双侧后肢机械刺激回缩阈值。第0天,每组随机抽取1只共3只大鼠处死,测量双侧坐骨神经节段磷脂酶A2活性为基线,其余39只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制作急性坐骨神经痛模型(Maves改良的Bennet-Xie模型),对侧行Sham手术;第7天,每组随机抽取3只处死,测量治疗前模型和Sham坐骨神经节段的磷脂酶A2的活性;第14天,剩余大鼠处死后测量各组模型和Sham坐骨神经节段的磷脂酶A2的活性。结果 所有大鼠在术后24~72h均出现炎症性单根神经病相关的行为学改变:包括步态紊乱、受累后肢的屈曲畸形和机械刺激痛觉过敏。术后7天时组间痛觉过敏的机械刺激强度类似。术后14天,机械刺激痛觉过敏在地塞米松和胶原酶组明显比生理盐水组低(P〈0.01);磷脂酶A2活性在胶原酶组和地塞米松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地塞米松组和胶原酶组在机械刺激回缩阈值和磷脂酶A2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胶原酶在体内有抑制炎症反应特性,在炎症性坐骨神经痛活体模型中可以降低磷脂酶A2活性,改善机械刺激痛觉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90.
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中的炎性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免疫维化脱察CD68在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中的表达。方法对26例下腰痛患者MRI的T2像HIZ区椎间盘组织和4例脊拄侧凸椎间盘组织进行CD68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在HIZ区表达不等数量的CD68免疫阳性细胞,HIZ区CD68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HIZ区周边纤维环组织和对照组(P〈0.05)。结论腰痛患者毅椎间盘MRI的HIZ区中表达大量CD68免疫阳性细胞,表明HIZ作为致痛椎间盘的一个标志物存在炎症反应的机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