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药学 | 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幽门螺杆菌主要抗原蛋白的T/B淋巴细胞表位,评估不同表位组合的抗原性与致敏性,预测优势表位组合与P22噬菌体病毒样颗粒( VLPs)融合后的三级结构,构建基于P22 VLPs的多表位幽门螺杆菌疫苗。方法 利用IEDB数据库、NetMHCIIpan-3.2 和BepiPred 2.0在线工具对抗原蛋白的T/B淋巴细胞表位进行搜索和预测;利用VaxiJen v2.0、AllerTOP v2.0和ProtParam在线服务器分别对随机串联组成的不同表位组合进行抗原性、致敏性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AlphaFold2、ProSA-web、RAMPAGE及ERRAT等软件对融合蛋白的三级结构进行预测、评估;构建P22 VLPs载体多表位幽门螺杆菌疫苗P22-C3,通过诱导表达及纯化获得疫苗实体;运用SDS-PAGE、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技术对疫苗实体进行表征分析。结果 将筛选得到的高保守、非致敏优势抗原表位进行随机串联,获得了20个表位组合(C1-C20),这20个表位组合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非致敏性。其中,表位组合C3不仅抗原评分高、理化性质稳定且预测的结构模型符合天然构象。将C3序列融合至P22 VLPs衣壳蛋白(Gp5)的C端,获得了基于P22 VLPs的幽门螺杆菌疫苗P22-C3。表征分析显示P22-C3较野生型的P22 VLPs,衣壳更厚,直径更大。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维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不同Hp表位组合的理化特性和三维结构,成功构建了基于P22 VLPs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疫苗后期的动物试验和I期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玄驹胶囊(CXC)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中CXC治疗CP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自2007年1月至2022年8月29日。由两名研究人员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文献查阅,并对文献进行纳入和排除的筛选。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累计3 401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CXC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升高(RR=1.32,95%CI为1.26~1.38,P<0.000 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显著降低(MD=-6.16,95%CI为-7.56~-4.76,P<0.000 01),但对不良反应无显著影响(RR=0.82,95%CI为0.50~1.33,P=0.42)。结论 基于本研究,CXC可改善CP症状,对CP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3.
根据国情、省情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确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护理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建立“突出中医,夯实西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的培养理念,发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为此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探讨WHK-3系列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方法 实验材料采用新鲜离体牛肝,消融电极为北京为尔福电子科技公司生产的WHK-3系列(WHK-3 Ⅰ/Ⅱ)适形射频消融电极,子电极分为A、B两侧,每侧各有6个子电极.Ⅰ型主电极可导电,Ⅱ型主电极涂布绝缘材料,不导电.实验分为3组:(1)实验1:两种电极均采用双侧子电极均以伞长对称形式展开,对离体牛肝进行消融实验,对比消融坏死区域三维切面各径线的异同;(2)实验2:测试WHK-3 Ⅰ型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在双侧子电极以不同形式展开状况下,对比消融坏死灶平行于消融电极操作手柄的(X)切面A、B两侧子电极分布区域横径大小;(3)实验3:测试WHK-3Ⅱ型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在双侧子电极以不同形式展开状况下,对比消融坏死灶X切而A、B两侧子电极分布区域横径大小.结果 在离体牛肝上,当双侧子电极以全长对称形式展开时,WHK-3 Ⅰ型及WHK-3Ⅱ消融电极均可以形成以消融主电极为对称轴的大约6 cm×6 cm×3 cm的消融坏死灶,两种电极没有明显差异.WHK-3Ⅰ型消融电极A侧子电极全长展开,B侧子电极半长展开时,可以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A侧横径均值为(3.24±0.32)cm,B侧横径均值(1.87 ±0.24)cm;当进一步缩短B侧子电极至不展开状态时,A侧横径无明显变化,B侧横径均值为(1.55±0.16)cm.WHK-3Ⅱ消融电极A侧子电极全长展开,B侧子电极半长展开时,可以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A侧横径均值为(3.27±0.35)cm,B侧横径均值(1.65±0.23)cm;当进一步缩短B侧子电极至不展开状态时,A侧横径无明显变化,B侧横径均值为(0.90±0.18)cm.结论 WHK-3系列适形射频消融电极均可以在离体组织上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且具有一定的量化可控性,WHK-3Ⅱ更优于WHK-3Ⅰ.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人工胸水微波消融膈顶部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病灶数目≤3个,直径≤5 cm,34例膈顶部肝肿瘤患者,符合微波消融适应证;先建立人工胸水,然后采用B超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肿瘤,术后3~4周后复查增强CT或者MRI,评估肿瘤消融疗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34例患者共49个病灶,其中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30例(88.2%),部分消融(part ablation,PA)3例(8.8%),消融进展1例(2.9%),术后出现新发病灶;34例患者人工胸水量(1 580±230.7) mL,1例出现血性胸水,1例出现膈肌热损伤、1例胆汁瘤合并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超声引导联合人工胸水微波消融膈顶部肝肿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治疗在大肝癌(≥5 cm)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肝癌患者共15例.其中初诊原发性肝癌8例,肝癌术后复发3例,转移性肝癌4例,共23个病灶,直径1.0~7.3 cm.其中≤5 cm者6个,5.0~6.0 cm者14个,6.0~7.0 cm者3个,平均(5.5±0.6)cm.≥5 cm的共17个病灶,均行一次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患者依次编号,建立动态随访制度,术后24 h内即刻复查CT或MRI检查,并于第l、3、6个月分别行CT或MRI双期增强扫描评价治疗疗效.结果:1个月后肿瘤影像学评价,17个病灶中,14个完全消融,呈完全坏死,坏死率迭82%,部分消融3个,周边可见残留病灶,全组15例目前全部存活.13例动态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2例术后3个月出现肝内转移.结论:CT引导下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是治疗大肝癌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探讨巨型富血供脑膜瘤术前栓塞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1例巨大脑膜瘤(最大径>5 cm)患者,术前MRI提示均强化明显,血供丰富,分成术前栓塞组(研究组)38例和未栓塞(对照组)33例,术前DSA造影确定血供分型为Ⅰ及Ⅱ型脑膜瘤,研究组予以PAV颗粒(200~300μm)栓塞,对照组仅行脑血管造影,未予以栓塞,观察两组术中出血、肿瘤切除时间及栓塞并发症情况;术后复查MRI观察切除程度.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术中出血量(ml)(562±178)比(833±234)、肿瘤切除时间(h)(5.45±2.13)比(7.23±2.45)、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Ⅲ及Ⅲ以下)27例(27/38,71%)比19例(19/33,57.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例出现栓塞后脑水肿加重,2例出现头皮缺血性坏死,1例出现术中癫痫发作,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巨型富血供脑膜瘤术前栓塞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