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79篇 |
内科学 | 20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2.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受体表达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70%再障患者存在CD4/CD8比例倒置及CD8~+%异常增高;50%再障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亚群及其在T淋巴细胞总体中所占比例均显著增高;而αβT细胞亚群及TirA~+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半数以上再障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异常增多的γδT细胞及Ts细胞亚群。并可通过其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造血,从而导致再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栓塞治疗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H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在移植后24~80 d发生重度(Ⅲ~Ⅳ度)HC,经保守治疗无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脏支栓塞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共行8次栓塞治疗,4例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有效率达83%。4例治愈的患者肉眼血尿消失时间为栓塞术后7~10 d,镜下血尿消失时间为栓塞术后20~30 d。6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重度H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是治疗allo-HSCT后难治性、迁延不愈的重度HC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0岁以上恶性血液病患者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0岁以上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经验.方法 2002年5月至2010年1月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35例,患者年龄均超过50岁,其中18例接受减低剂量的预处理(非清髓组),17例接受清髓性预处理(清髓组).统计受者干细胞植入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存活情况.结果 35例中,32例的粒系造血获得重建,粒系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 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7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为48.6%,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37.9%.受者5年预期存活率为48.5%,5年累积死亡率为51.5%,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2.9%,原发病复发率为11.4%.非清髓组慢性GVHD发生率高于清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0岁以上恶性血液病患者可以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in patients older than 50 yeas of age. Methods From May 2002 to January 2010, 35 patients (> 50 year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receive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35 patients, 18 patients were conditioned with non-myeloablative regimen and 17 patients with myeloablative regimen. The outcome,engraftment and prognosi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hematopoetic reconstitution was achieved in 32 of 35 patients. The median time of granulocyte count exceeding 0. 5 × 109/L was 12 days and the that of platelet count exceeding 20 × 109/L was 17days.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aGVHD was 48. 6 %, and 37. 9 % patients developed cGVHD.The estimate probability of cumulative survival at 5 years was 48. 5 %, The estimate probability of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was 51.5 %, and the estimated 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 was 22. 9 %.The relapse rate was 11.4 %.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cept for the incidence of cGVHD.Conclusio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may be appropriate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输注供者自然杀伤(NK)细胞对小鼠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H-2b)雄性小鼠为供者、CB6F1(H-2d/b)雌性小鼠为受者.移植前制备供者的骨髓细胞(BMC)、脾细胞(SC)及脾NK细胞,NK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和激活;所有受者均接受直线加速器X线全身照射(TBI)预处理.TBI后将受者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单纯TBI组:TBI后不输注细胞,仅作为对照;单纯BMC输注组:输注5×106个BMC;诱发GVHD组:输注5×106个BMC+1.5×107个SC;NK细胞输注组:输注5 x 106个BMC+1.5×107个SC+1×107个NK细胞,并腹腔注射100 ng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和1μg rhIL-15,持续7 d.移植后观察各组受者GVHD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受者进行组织病理学、供者细胞嵌合度和免疫功能重建等检测.另取TBI后受者20只,设白血病复发组和白血病治疗组,每组10只.白血病复发组:输注5×106个BMC+1×107个SC+2×106个白血病细胞株EL9611;白血病治疗组:在白血病复发组的基础上再输注1 x 107个NK细胞,并腹腔注射100 ng rhIL-2和1μg rhIL-15,持续7 d.观察两组受者白血病复发情况和移植后100 d的存活率.结果 单纯BMC输注组受者无GVHD发生,NK细胞输注组受者GVHD的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均较诱发GVHD组轻(P<0.05)f诱发GVHD组的免疫功能重建较NK细胞输注组延迟.白血病复发组和白血病治疗组移植后100 d的存活率分别为20%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输注激活的供者NK细胞可以减轻小鼠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GVHD,减少白血病复发,促进免疫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B-ALL行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发生CRS的52例患者,严密监护,重点加强发热、循环功能障碍、肝肾毒性反应、肺渗血、神经系统症状及凝血功能异常等的护理干预。结果 4例死亡, 48例好转出院。20例随访9~3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28例随访1~12个月后回当地治疗后失访。结论 B-ALL行CAR-T治疗致CRS,症状严重,严格专科护理评估和病情管理,及时有效的干预是支持患者度过危险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7.
88.
89.
连霞英戴海萍崔庆亚唐晓文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2):169-172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占20%~30%,在儿童ALL中占2%~5%[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21版指南将Ph^(+)ALL归入预后不良组。既往研究显示,Ph^(+)ALL单纯化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60%~90%[2],5年总生存(OS)率仅为8%~12%[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竞争性结合酪氨酸激酶上腺苷三磷酸激酶(ATP)的结合位点,阻止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抑制携带BCR-ABL1融合基因的白血病细胞增殖,且不影响正常细胞功能[4]。 相似文献
90.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已改变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格局,在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其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如CAR-T的毒性、脱靶效应、肿瘤抗原逃逸、肿瘤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等,因此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模式被认为是进一步提升CAR-T抗肿瘤效应的有效策略。各类靶向治疗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等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均显示与CAR-T具有协同效应,可增强CAR-T的功能和(或)降低不良反应。因此,本文将对各类靶向治疗药物与CAR-T疗法的联合治疗模式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