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CD160分子在人自然杀伤(NK)细胞中的表达及与血液肿瘤的可能关系。方法:从RNA和蛋白水平确定人白血病细胞系NK92细胞表达CD160,并检测该细胞系的增殖特征及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以NK92为效应细胞、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或THP-1为靶细胞的杀伤反应体系。加入CD160阻断抗体CL1-R2后,明确其对NK92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种类初发血液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中NK细胞的CD160表达水平。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杂交检测到NK92表达CD160,流式细胞学检测到NK92细胞表面CD160表达强阳性。NK92可有效杀伤2种白血病靶细胞,抗体阻断CD160后,NK92的杀伤功能被显著抑制。2种靶细胞均高表达HVEM,而K562不表达HLAⅠ类分子。不同种类血液肿瘤患者的外周血CD3-CD56+NK细胞CD160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细胞。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受者组与正常对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人CD160分子参与并介导了NK细胞的部分杀伤功能,血液肿瘤患者NK细胞表面CD160分子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CD160表达的下调可能是血液系统肿瘤免疫逃逸的一种新机制。  相似文献   
72.
以病例,问题为中心教学( Case based learning/problem-based learning, CBL/PBL )是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教学方式。从2006年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将CBL/PBL全面导入临床教学中,为量化教学效果对比评价了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与CBL/PBL。教学结果显示,CBL/PBL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习质量有积极作用,但在现有考核体系下,其优势难以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73.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阐述中医对早泄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思路,并从现代医学的视角探讨早泄的神经生理学机制与\"脑-心-肾-精室\"轴的内在联系,以此丰富\"脑-心-肾-精室\"轴关于早泄病机及治疗的内涵.  相似文献   
74.
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逐渐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占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首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及加快的生活节奏导致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1〕.ABO 血型作为心血管疾病潜在危险因素被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因ABO血型等位基因缺失从而编译为A( B)血型的亚型,其与抗A抗...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比分析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03—2006年入院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112例,其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54例,非梗阻型58例,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平均追踪随访(4.5±2.8)年。结果: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病人在年龄、家族史、合并症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梗阻型患者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梗阻型。梗阻型患者胸闷、心脏杂音等表现较为多见,其他症状、体征及临床转归在梗阻型和非梗阻型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SAM征)、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二尖瓣返流等方面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与非梗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临床事件发生率低,且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病人在年龄、家族史、合并症等方面差别不显著。通过积极、以β阻滞剂为主的药物治疗,临床事件及心脏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治疗33例门脉高压症并与40例单纯断流术及39例吻合器加断流术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近期无一例再出血,远期仅1例再出血,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溃疡、狭窄、梗阻及吻合口漏,1例发生肝性脑病。结论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术既保留了断流术及分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治疗门脉高压症一种合理可行的术式。其远期疗效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和进行更长期的随访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7.
目的:考察和评价肾骨胶囊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应用肾骨胶囊和抗骨增生片,疗程为90 d。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肾骨胶囊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肯定,无论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还是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改善,特别是对主要症状的改善作用均与对照组的疗效相当,非劣效于抗骨增生片。结论:肾骨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而且临床上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8.
患者女,30岁,因发热、关节痛7个月,腹胀腹痛20 d,停止排便4 d于2010年4月30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患者7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双手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肿痛,伴乏力,无肌痛、肌无力、憋气、尿量减少、浮肿.外院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肌酸激酶3000 U/L;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肌炎",予激素(量不详)静脉注射20 d后改为阿塞松40 mg每日1次,并予来氟米特10 mg每日1次,症状明显缓解.20 d前阿塞松减为8 mg每日1次时出现下腹胀痛,继之全腹胀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4 d前停止排气排便,并再次发热,体温最高37.7℃.急诊予甲泼尼龙8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及禁食水、补液、抗感染治疗后症状部分好转  相似文献   
79.
<正>病人男性,35岁。因腰背臀部包块逐渐增大30余年于2009-11-02入院。病人出生时发现背部存在两处约成人手掌大小色斑,浅棕色,未高出皮肤,未予以治疗,后随病人成长,背部斑块逐渐增大,相互融合并隆起于皮肤。  相似文献   
8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仍不清楚 ,近年来病因学研究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 ,现就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为临床上寻找更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