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韦格特染色法可用于神经系统教学标本的制作 ,主要显示人脑和脊髓中神经纤维的分布 ,特别是纤维束的位置和进程 ,其效果比较稳定、可靠。但也存在耗时和耗料等不足。为此 ,笔者对韦格特染色法进行了改进 ,现报道如下。1 方 法  取成人脑干 ,分切为 3段。用流水冲洗 3d后 ,以 10 %甲醛液固定 2d。预染时间依脑干大小而定 ,成人脑干一般为 8~ 10d。乙醇梯度脱水从5 0 %~ 10 0 %逐渐增加 ,每个梯度 2d。入乙醚醇1d后用 5 %火棉胶液浸 15d、8%火棉胶液浸30d、15 %火棉胶液浸 60d后 ,15 %火棉胶液包埋。切片厚度为 4 0~ 60 μm。…  相似文献   
422.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不同浓度微泡造影剂(SonoVue)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SonoVue对HUVEC活性的影响.结果 超声介导下,随着SonoVue浓度的增加,活细胞数呈减少趋势.结论 超声介导下不同浓度SonoVue对HUVEC的活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3.
肺癌高温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研究通过体外循环机加温并加用大剂量化疗药对晚期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肺动脉插入灌注管 ,上、下肺静脉插入引流管 ,建立单侧肺隔离进行体外循环 ,将肺循环温度升至 (42± 1)℃持续 45~ 6 0min。结果 :无手术死亡。CR 3例 ,PR 11例 ,NC 1例。 1、2年生存率为 86 7%、6 6 7%。手术 2周后 ,T细胞及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结论 :41~ 43℃温度灌注对正常肺组织无明显损害 ,可应用大剂量化疗药进行单侧肺灌注 ;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伴发症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24.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仅次于轮状病毒.2004年6月-2005年5月我们对武汉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腹泻人群病原学分析的前期研究发现,全年HAstV的检出率为9.87%,以基因1型为主,仅1株基因3型HAstV株(WH1859),为HAstV-3中新的基因亚型.目前国外学者通过对位于HAstV衣壳蛋白编码基因ORF2的258~606个核苷酸之间的348bp片段进行分析,可以将HAstV-1型进一步划分为6个谱系(lineages).  相似文献   
425.
唐力行  张杰  张亚梅 《北京医学》2001,23(4):250-250
科于1988~1999年共收治扁桃体恶性肿瘤4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6.
目的 探讨婴幼儿舌根囊肿诊断、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的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舌根囊肿而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婴幼儿患者病历资料, 诊断主要依靠患儿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三方面, 全麻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术后对症治疗。结果 38例患儿舌根囊肿全部切除。其中3例因呼吸困难, 术前即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插管, 术后带管转入ICU病房后顺利拔管出院;5例因合并严重喉软骨软化或其他疾病, 术后带管转入ICU病房后顺利拔管出院;余30例术后拔管返回耳鼻喉病房。38例中2例出现麻醉插管困难, 紧急予囊肿穿刺减张后顺利插管。全部患儿术后行电子喉镜复查, 随诊8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电子喉镜及颈部B超检查可准确诊断舌根囊肿,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等显著优点。舌根囊肿的婴幼儿患者麻醉风险较高, 必要时需先行囊肿穿刺减张后实行麻醉;新生儿且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为避免术后呼吸困难可带管转入ICU病房。舌根囊肿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避免术后呼吸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7.
目的探讨血管外膜囊性病变(CAD)的超声表现,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AD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4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确诊的8例CAD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及其它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 结果术前超声确诊5例,误诊3例。8例CAD均为单发,5例位于于腘动脉,2例位于髂外动脉-股动脉,1例位于髂外静脉。依据囊肿形态及管腔的狭窄特点将其分为偏心性囊肿和向心性囊肿,偏心性囊肿6例,其中2例囊肿内有分隔,向心性囊肿2例,囊肿内均有分隔。受累血管外壁均不同程度增宽,但横切见血管外形均无改变,管腔受压,内径变细。动脉受累者,囊肿与管腔之间可见3层管壁结构,狭窄处血流收缩期峰速度可加快,频谱形态呈湍流样改变,病变远心端动脉血流峰速度减低。病变位于静脉者,其远心端静脉管腔增宽,血流缓慢。血管造影显示受累动脉处管腔狭窄,呈"弯月征"。CT可见管腔外单腔或多腔肿物,管腔呈充盈缺损或变细。8例病例均行囊肿切除及血管外膜剥离术。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显示CAD患者囊肿的位置、形态和内部回声等,准确评价管腔狭窄特点、程度和血流状态,对CA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8.
目的评价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至7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超声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共60个乳腺肿块。所有肿块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首先对所有患者行乳腺常规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肿块大小、边界、部位、回声、内部血供等,并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然后应用VTIQ技术测量病灶内部横向剪切波速度(SWV)。以BI-RADS分类≥4类为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标准,BI-RADS<4为乳腺良性肿块诊断标准。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BI-RADS分类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采用t检验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的SWV值差异。绘制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 结果60个乳腺肿块包括乳腺恶性病灶18个,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良性病灶42个,包括纤维腺瘤21个,腺病16个,腺病伴导管扩张2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个,良性分叶状肿瘤1个,乳头状瘤1个。BI-RADS分类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分别为88.8%、59.5%、68.3%、48.5%、92.6%、0.48。乳腺恶性肿块平均SWV值高于乳腺良性肿块平均SWV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5±1.59)m/s vs (2.28±0.64) m/s,t=9.14,P<0.001)。ROC曲线显示,VTIQ技术测得的SWV值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阈值为4.20 m/s,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分别为94.4%、66.6%、75.0%、54.8%、96.5%、0.61。 结论与BI-RADS分类比较,VTIQ技术能明显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2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室间隔缺损的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仪采集35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三维数据,应用QLab软件显示室缺切面图,逐帧对其进行测量及动态观察,并与二维超声和手术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超声心动图所测室缺最大径值较二维心动图所测数值与手术结果有更好的相关性(γ=0.91 vs γ=0.84).室间隔缺损随心动周期呈动态变化.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评估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和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430.
阎琳  唐力  刘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0):1863-1863
患者女,29岁,因"1年前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就诊.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前叶较大条状附加回声,随心动周期往返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约35 mm×13 mm,二尖瓣前叶腱索及后叶表面亦附着大小不等团块样强回声,并有较大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