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目的:基于“质谱分析-网络药理学预测-活性验证”整合研究思路,解析牛黄解毒丸抗炎潜在作用机制解析及其活性成分。方法:通过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牛黄解毒丸化学成分,将分析出的成分;利用中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寻找对应的靶标;以“inflammation”作为关键词利用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得炎症相关靶标;取成分靶标与疾病靶标交集,利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数据库(STRING)对共同靶标进行PPI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对靶标进一步筛选,得到核心靶标;利用生物信息分析工具(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标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成分-靶标-通路”网络图;采用AutoDock 4.2.6软件,对关键靶标及相关药物分子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针对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这一靶标与其对应化学成分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经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出牛黄解毒丸中236个成分,对应456个靶标,炎症相关靶标158个,二者交集靶标21个,PPI分析及网络拓扑分析后,获得核心靶标11个,活性成分14个,涉及肿瘤...  相似文献   
382.
军队医院的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现有软件系统的功能对这些数据的利用局限于业务数据的处理和短期应用上。怎样挖掘利用数据,充分发挥的数据应用与分析能,通过这些在线数据和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不同层面的各种数据,从中寻找问题,发现规律,为管理层宏观调控和业务层微观管理提供数据论证服务。  相似文献   
383.
目的 建立艾叶及四制艾叶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并对其所含的8种酚酸及黄酮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探索四制艾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UPLC,Shim-pack XR-ODS C18色谱柱(2.0 mm×75 mm,2.2 μm),流动相乙腈(A)-0.2 %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 min,10%A;1~2 min,10%~15%A;2~17 min,15%~18%A;17~24 min,18%~28%A;24~36 min,28%~38%A;36~41 min,38%~60%A;41~45 min,60%~100%A),检测波长330 nm,流速0.2 mL·min-1,建立艾叶、四制艾叶的UPLC指纹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艾叶炮制前后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对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和异绿原酸A~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了艾叶及四制艾叶的指纹图谱,艾叶及四制艾叶UPLC指纹图谱一致性较好,相似度均>0.94。与艾叶比较,四制后绿原酸和异绿原酸B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含量下降;而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异绿原酸C含量显著升高(P<0.01),平均升高率分别达到32.50%,66.83%和29.39%;异绿原酸A含量显著降低(P<0.01),平均降低率达51.25%。结论 艾叶与四制艾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一定程度改变,其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可作为艾叶四制前后质量评价的关键性指标,可为艾叶和四制艾叶质量的深入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4.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儿在经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ul immunotherapy,SLIT)后的起效时间及客观指标变化。方法对282例接受2年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AR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为中重度粉尘螨AR患者,且均接受标准化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并辅以对症药物治疗。其中2~5岁年龄组83例,6~9岁年龄组102例、10~13岁年龄组97例。统计3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3、6、12、24个月时的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药物总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 TMS)、视觉模拟量表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结果①全体患儿在接受SLIT治疗3个月后TNSS、TMS和VAS都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比较,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70,P均>0.05);②经各不同年龄组间比较,2~5岁组与10~13岁组在治疗3个月时,TNSS、VA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09、3.99, P<0.05);③接受SLIT半年后的EOS较基线明显下降(Z=-4.544,P<0.05)。结论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3个月后,不同年龄组患儿均观察到疗效,高龄儿童组起效更快;加强对3~12个月龄患儿宣传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和巩固疗效;EOS水平的变化与免疫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385.
杜仲皮、杜仲叶和杜仲雄花均来源于杜仲,三者在成分构成、药理作用方面的差异尚不明确。然而阐明杜仲不同部位的作用功效差异对于杜仲产品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种差异功效对应的物质基础也为不同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为了探讨杜仲不同部位的作用功效差异,该研究以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合物靶标预测和靶标分析的策略,探讨杜仲(皮)、杜仲叶和杜仲花在药理作用方面的差异。其次为了阐明导致不同部位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该研究通过构建"成分-靶标-功能"的关联网络,挖掘特异性功效对应的不同部位特异性成分,探讨导致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根据靶标预测以及功能分析,杜仲可能的药理作用集中在抗氧化、神经调控、血压调控、心肌收缩、抗凋亡等。而杜仲的不同部位作用存在差异,杜仲叶特异性地参与成骨细胞分化、骨矿化等涉及骨发育的过程,此外还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D的代谢影响钙的吸收进而影响骨发育等过程。杜仲叶还可能特异性地作用于雌激素受体参与的雌激素及雌二醇的应答等过程。而关于肝脏的保护功能,杜仲叶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A相关的通路来发挥作用。相较于杜仲叶而言,杜仲(皮)特异性的药理作用可能是与泌尿系统的发育相关。杜仲雄花特异性参与疼痛的感受、谷氨酸信号通路以及兴奋性突出后电位等过程有关的功能。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的层次网络发现,杜仲不同部位特异性的功效与其特异性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其中杜仲叶中特有的苯丙素类、萜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及其他类成分靶向作用于杜仲叶特异性的功能,而杜仲(皮)中的黄酮类成分以及杜仲花中的萜类成分则可能是发挥它们特异性功效的物质基础。该研究中针对于杜仲不同部位的作用预测为后续杜仲产品开发的侧重点和差异性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基于差异化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也为杜仲差异化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6.
  目的   本文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在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研究信号素4D(Sema4D)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体重200±14g成年雄性大鼠105只,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N),单独给药组(D),单独照射组(Z),照射10 Gy+给药组(Z10),照射15 Gy+给药组(Z15),照射20 Gy+晚期给药组(照射后4周给药,Z20a),照射20 Gy+早期给药组(照射同时给药,Z20b)。所有药物均经腹腔注射。分别于照射后2、4、6、8、10 W处死大鼠,取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TNF-α和TGF-β1,取肺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   结果   单纯照射组血清TNF-α和TGF-β1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照射加给药组血浆TNF-α和TGF-β1值高于对照组及单独给药组(P>0.05);各照射加给药组之间TNF-α和TGF-β 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单独照射组,照射2 W后,可见肺脏体积增大,充血水肿,照射后4周,肉眼见肺表面较多点状出血;而给药组肺表面出血点明显减少;参芎组肺组织炎症变化明显好于单独照射组;照射20 Gy大鼠4周后开始给药略好于单独照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4~6周时单纯照射组有大鼠死亡;照射8~10周部分大鼠出现胸腔积液。   结论   参芎注射液能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理可能与该药物能降低血浆TNF-α和TGF-β1值有关;发生放射性肺炎后给药能减缓症状,但不能逆转放射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87.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儿童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3例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30例,女童23例,月龄9~145个月,平均月龄35.6个月。全部患儿术前均行鼻窦薄层低辐射CT及MRI检查。所有患儿均接受全身麻醉下鼻中线囊肿及瘘管切除术,根据病变部位及影像学检查提示的病变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对全部鼻骨深层、颅内硬膜外型以及疑似囊壁残留的鼻骨浅层病例均采用了内镜辅助下手术。对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法、并发症、复发及外观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53例患儿中,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鼻根类圆形包块21例(39.6%)、鼻梁针尖样瘘口13例(24.5%)、鼻梁类圆形包块9例(17.0%)等。病变部位包括鼻根22例(41.5%)、鼻梁中上段27例(50.9%)、鼻梁下段及鼻尖4例(7.5%)。病变深度包括鼻骨浅层24例(45.3%)、鼻骨深层19例(35.8%)、颅内硬膜外层10例(18.9%)。手术入路包括鼻根横形小切口22例(41.5%)、鼻正中小切口27例(50.9%)、开放式鼻整形入路4例(7.5%)。全部患儿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出现,均未行一期鼻背重建术。术后随访9~151个月(平均67.3个月),术后复发5例(9.4%),再次手术后治愈。全部患儿外鼻无畸形,外观满意。结论内镜辅助下鼻中线囊肿及瘘管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88.
目的观察不同根充糊剂在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31例患有前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ZOE糊剂组(A组)采用ZOE糊剂+牙胶尖进行根充;Cortiso-mol糊剂组(B组),采用Cortisomol根充糊剂+牙胶尖进行根充;Vitapex糊剂组(C组),采用Vitapex根充糊剂+牙胶尖进行根充。于术后7d观察三组的术后疼痛反应,1年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Cortisomol糊剂组与Vitapex糊剂组的无痛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痛率均高于ZOE糊剂组,两组无痛率与ZOE糊剂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tisomol糊剂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ZOE糊剂组与Vitapex糊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tisomol糊剂是一种理想的根充糊剂,能明显提高根管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9.
目的:探讨儿童声门下区肿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以呼吸困难为主诉收治的声门下区肿物患儿35例,所有患者均先行电子喉镜初步判断肿物性质,再行颈部B超及颈部增强CT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声门下血管瘤的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声门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其他类型肿物均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肿物切除术。结果:经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31例,声门下囊肿2例,声门下纤维瘤1例,声门下肉芽肿1例。术后随访1个月~3年,31例血管瘤患儿治疗后25例治愈,6例好转;非血管源性肿物患儿术后均治愈。结论:儿童声门下区肿物中血管源性肿物发生率较高,建议采用电子喉镜、颈部CT及B超等阶梯性诊断方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声门下血管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支撑喉镜下肿物切除术是声门下非血管源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90.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蒽环类抗肿瘤药(ATC)对乳腺癌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化疗为化疗组,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未化疗为对照组。应用Simpson法在心尖双平面测量左房最小容积(LAVmin)、最大容积(LAVmax)及P容积(LAVp),计算左房总排空分数(LAT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其平均峰值(m SRs、m SRe、m SRa)。结果化疗组LATEF、LAPEF、LAAEF、m SRs、m SRe、m SRa较对照组均减低(均P0.05)。两组LATEF与m SRs、LAPEF与m SRe、LAAEF与m SRa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9、0.866、0.882,P0.001)。结论使用ATC乳腺癌患者左房功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储备功能、管道功能及泵功能减低。STI与左房容积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准确评价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