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二者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1例手术切除的病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FABP、VEGF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肝癌L-FABP以及VEGF在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L-FABP:0.97±0.12,0.83±0.14,t=5.21,P<0.05;VEGF:0.92±0.11,0.59±0.15,t=11.79,P<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L-FABP阳性反应物主要存在于细胞浆,肝癌组阳性反应物灰度值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肝癌组:92.73±7.67,癌旁对照组:82.83±6.90,t=7.44,P<0.05),阳性细胞计数肝癌组高于癌旁对照组(肝癌组:92.18±4.44,癌旁对照组:84.52±6.43,t=5.94,P<0.05);肝癌细胞胞浆有VEGF阳性反应物,在癌旁组织细胞则偶见VEGF阳性反应物,差异有显著性(肝癌组:88.69±5.56,癌旁对照组:77.61±5.93,t=8.72,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L-FABP以及VEGF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L-FABP、VEGF基因以及蛋白质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上调,并且二者具有正相关性,我们推测L-FABP在获取更多的脂肪酸的同时可以促进血管的增生,进而促进了肝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三七三醇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区周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 ,以及三七三醇皂苷 (PT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 (MACO) 2h、不同再灌注时间段 (3d、 7d、 14d、2 8d)的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 (transientfocalcerebralischemia)模型。应用 5 -溴脱氧尿嘧啶 (5 -bromod eoxyuridine,Brdu)和Brdu/Nestin免疫双标记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 3、 7、 14、 2 8d时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14d细胞增殖水平达到峰值 ,至再灌注 2 8d细胞增殖水平已明显回落 ,但仍较正常水平高。PTS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再灌注后 7d~ 2 8d均较相同时间段对照组增强 (P <0 0 5 )。再灌注 7、 14d ,PTS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比例高于N .S组 (P <0 0 5 )。结论 :PTS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的增殖水平 相似文献
23.
β-catenin在大鼠胚胎肝脏发育和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在大鼠胚胎肝脏发育和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β-catenin在12、16d胎龄大鼠、新生鼠、成年鼠以及肝癌模型鼠肝脏中的表达;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β-catenin mRNA在标本中的转录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在12d胎龄大鼠肝脏中,β-catenin在几乎所有的肝细胞浆中都有比较强的表达,部分细胞的核膜上也有阳性着色;在16d胎龄大鼠肝脏中,β-catenin在肝细胞浆中仍有表达,但是无论是表达强度还是阳性细胞的数量都较前时期有所下降。在大鼠肝癌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定位也以胞浆为主。而在新生鼠和成年大鼠的肝脏中则未见β-catenin表达。RT-PCR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新生鼠、成年鼠肝脏还是胚胎以及肿瘤肝脏中均存在β-catenin的转录,而且转录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在大鼠胚胎肝脏发育和肿瘤的发生中被激活。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浆中的积累可能不是因为转录水平的提高而是其未被降解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前期解剖学课程对后期消化系统疾病整合课程学习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开始学习解剖学课程的四川大学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记录解剖学课程和消化系统疾病课程成绩,探讨两门课程间相关性。根据年龄和班级类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学生85人。所有学生的解剖学课程平均成绩为73.3±11.1分,消化系统疾病课程平均分数为76.5±6.4分。两者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2=0.440,P0.001)。在两门课程学习中,女生课程成绩优于男生,创新班课程成绩优于非创新班。在高分段人数方面,解剖学课程高分段学生有28人(33.7%),消化系统疾病课程高分段学生有29人(34.9%)。女生高分段人数多于男生,创新班多于非创新班。结论在长学制临床医学生群体中,前期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对后期消化系统疾病课程的学习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实验性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上下游关键因子wnt1、β-catenin、APC、cyclinD1以及c-myc等,应用RT-PCR法观察它们在正常肝脏,不典型增生肝脏和肝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β-catenin、APC和cyclinD1等3个因子有无表达。结果:在正常肝脏中,用RT-PCR未检测到wnt1、cyc-linD1以及c-myc的mRNA转录,免疫组化染色也只观察到β-catenin在细胞膜处有比较弱的表达。诱癌14周后,在发生不典型增生的肝组织中,检测到β-catenin、APC和cyclinD13个基因的转录。通过免疫组化染色也观察到β-catenin蛋白在胞质中的积累,APC和cyclinD1在部分细胞中出现表达。诱癌16周后,在肝癌组织中,除wnt1mRNA外,其他几个因子的mRNA都有转录,免疫组化也印证了上述各个发生转录的因子在蛋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的肝癌形成过程中被激活,其可能是实验性肝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mRNA及蛋白质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表达及分布,探寻人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新的分子标志,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型FABP、心型或骨骼肌型FABP、脑型FABP、表皮或牛皮癣型FABP、肝型FABP、小肠型FABP和胃型FABP mRNA及蛋白质在35例浸润性乳腺导管癌,16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A-、B-、I-和G-FABPs mRNA在两种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H-和L-FABP mRNA在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较纤维腺瘤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L-和H-FABP在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细胞百分数较纤维腺瘤明显上调(P<0.05),分布范围更广。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E-、L-和H-FABP蛋白质在浸润性导管癌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E-、L-和H-FABP与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进一步探寻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分子标志及治疗途径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7.
研究表明micro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其中,miR-93的差异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分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miR-93通过靶向调节PTEN、E2F1、Sixl等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强肿瘤耐药;通过调节Smad7基因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上皮一间质转换,是一个潜在的癌基因。 相似文献
28.
一氧化氮合酶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在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探讨其与一氧化氮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RFDD-PCR)技术建立正常和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经生物信息学分析两者差异,初步确定NOS三种亚型-eNOS、nNOS和iNOS为DR相关基因,并以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RFDD-PCR结果显示,糖尿病组eNOS和nNOS表达下调,iNOS表达上调.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组eNOS和nNOS表达比正常组明显降低(eNOS:0.23±0.03,0.32±0.03,P<0.05;0.25±0.02,0.36±0.02,P<0.05),iNOS比正常组明显增高(0.27±0.02,0.20±0.03,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eNOS、nNOS和iNOS阳性细胞均见于内核层(INL)和节细胞层(GCL),eNOS阳性细胞也分布于血管内皮层;糖尿病组eNOS和nNOS阳性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eNOS:14.33±3.19,22.13±3.60,P<0.05;nNOS:21.87±3.62,34.40±7.09,P<0.05),iNOS较正常组明显增多(17.60±2.58,11.73±2.70,P<0.05).结论 eNOS、nNOS和iNOS表达变化与DR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9.
HNF4α和HNF6 mRNA在小鼠肝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NF4α和HNF6在肝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HNF4α mRNA和HNF6 mRNA在胚胎第8、9、13、15、17d(E8、E9、E13、E15、E17)、出生后第1d(P1)以及成年小鼠肝中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HNF4α在肝中的表达始于E9,并持续到新生,至成年时表达减弱。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多数肝索细胞呈HNF4α阳性反应,成年时仍有少数HNF4α阳性的肝索细胞,而胆管板及胆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造血细胞等均为阴性。HNF6 mRNA的表达在E9开始出现,E13消失,E15又重新出现,并一直维持到出生。E9、E15多数肝索细胞呈HNF6 mRNA阳性反应,E17及P1 HNF6 mRNA在肝索细胞中的反应减弱,胆管板细胞出现强阳性反应。结论 HNF4α mRNA表达与肝芽的形成有关,并参与肝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过程,其在正常成年肝中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正常形态的维持有关。HNF6可能在肝干细胞的形成和肝干细胞向胆管细胞的分化,以及胆管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其在正常成年肝中可能介导维持胆管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乳腺癌差异表达谱,以筛选乳腺癌相关候选基因;比较金属基质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集乳腺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及正常乳腺组织,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RFDD-PCR)建立表达谱。以电泳和荧光扫描成像对表达谱片段进行分离、显示。筛选分析MMPs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共获得5407个基因片段,差异片段占30%以上;共显示13个MMPs基因及其相关基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其中除MMP20外,其余均有量或质的差异。结论:有多个MMPs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MMP2、MMP10、MMP11、MMP14、MMP15、MMP28基因的开启可能为肿瘤进程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