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51.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促进磨屑诱导分泌溶骨性因子 M-CSF、IL-1在人工关节松动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0例人体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MOs),分组培养,A组(对照组):仅 MOs;B组:MOs+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UHMWPE,未去除LPS);C组:MOs+LPS;D组:MOs+UHMWPE (去除LPS);E组:MOs+UHMWPE(去除LPS)+LPS.培养48h后,放免法测定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 E组 M-CSF、IL-1含量明显高于A、B、C、D组(P<0.05);B组M-CSF、IL-2较D组增高(P<0.05).结论 LPS具有促进UHMWPE刺激M-CSF、IL-1分泌的作用,增强了UHMWPE的溶骨效应.  相似文献   
25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达标血糖值、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均达到了控制指标,但观察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优于多点皮下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253.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诊治。方法 从临床表现、病因、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65例残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残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需由纤维胃镜及胃钡餐造影确诊。65例残胃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2例行全胃切除,两次于术间隔时间最长25年,最短6年,平均11.7年。其预后与原发胃癌无明显差异。结论 残胃癌的危险因素与残胃的癌前病变及胃肠吻合方式(Billroth-Ⅱ式)有一定关系;纤维胃镜及胃钡餐造影是确诊残胃癌的可靠方法;手术是根治残胃癌的唯一方法;加强随访工作,改进手术方式可提高残胃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54.
非颈部切口内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我院为128例患者行内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中122例内镜手术成功,6例中转手术,其中2例为Ⅲ度甲亢,颈部操作空间不够;4例游离甲状腺肿瘤时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手术时间48~240min,平均85min。术中平均出血15ml。颈部引流管术后3d拔除,术后4d出院。6例皮下积液,2例皮下气肿,2例皮下瘀斑,2例颈部感觉减退,3例吞咽不适,经对症处理很快康复。未损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随访122例6~9个月,无一例复发。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内镜甲状腺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颈部无瘢痕、美容效果极佳、安全可靠的优点。操作空间的建立,手术视野、甲状腺及肿瘤的良好显露,残留甲状腺体积的正确估计,超声刀的熟练运用,出血的处理及颈前肌群的熟练缝合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5.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其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0月至2000年10月外科手术切除294例EGC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本组294例EGC[黏膜内癌(M癌)129例、黏膜下层癌(SM癌)165例]中,M癌、SM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18.2%。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类有明显的关系(P<0.05),其中M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未分化型癌(8.6%)及陷凹型癌(6.3%)中,而SM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肉眼分型则无明显的关系。结论EGC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有明显的关系。对于EGC的手术要考虑癌灶的形态、分型、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  相似文献   
256.
257.
肺部CT图像中血管的分割在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医学图像相关任务中,深度学习因其强大的表现能力和辨别学习能力,被广泛应用。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需要昂贵的GPU和大量有标签的数据。为了更好地平衡肺部CT图像血管分割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信息融合的快速有效的血管分割算法(MDF),该算法设计2D分割分支和3D分割分支来充分利用2D和3D信息,在最后的分割结果中对多个分支的结果进行合并,能够快速有效地融入到传统无监督算法。与此同时,MDF具有强大并行能力,能够在低端显卡上被显著加速。选取VESSEL12挑战的23例数据以及CARVE14挑战赛的55例数据对所提出的基于多维信息融合的血管分割算法进行了全面评估。实验结果表明,MDF与其他无监督算法相比有着更高的精度,在CARVE14数据集上血管的DSC系数达到了0.716。除此之外,通过GPU并行优化,运行速度大约为基于Hession矩阵的Frangi多尺度算法的20倍。与深度学习算法相比,MDF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泛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58.
目的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是常见的眼病之一,通过CT图像进行诊断和筛查对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但传统方法依赖有经验的医生对CT进行分析和诊断,尚无有效的自动化方法。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可以从CT图像中自动提取特征进行TAO诊断的方法,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方法 设计了Unet-Orbit分割网络对CT中的眼肌进行图像分割,随后采用影像组学工具(PyRadiomics)从分割结果中的眼肌区域提取数值化特征。为了更好地利用影像组学的特征,设计了一个特征提取网络,采用自动编码器框架。将不同的眼肌提取到的特征,通过特征合并和变换进一步得到一组新特征。最后采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1 912个CT图像数据集,对使用原始影像组学特征的分类器与使用特征提取网络后的特征的分类器进行了比较。结果 在医院数据集上,该模型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34%、84.73%和89.96%。结论 语义分割网络可以高效分割眼肌区域,特征提取网络得到的新特征可以提升多种不同分类器在TAO诊断的准确率,可能为TAO的诊断提供一个...  相似文献   
259.
目的探讨降结肠、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总结第253组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手术的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直乙交界癌和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共纳入3 016例患者, 男性1 848例, 女性1 168例, 年龄≥60岁者1 675例, 年龄<60岁者1 341例。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数据,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 以其他中心数据作为外部验证集,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有效性。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数据, 将第253组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1∶2倾向性评分匹配, 卡钳值为0.05。采用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1)肿瘤最大径≥5 cm(OR=4.496, 95%CI:1.344~15.035,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