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大学本科第2~第3学年期间实施在校学生科研计划。该文从在校学生科研项目实施的方法、内容与结果等方面作了介绍。实践证明,在校学生科研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重要的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本科生将来的健康成长及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老年人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rnannii,A6)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出现了大量的多重耐药甚至全耐药菌株。作者回顾本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间感染A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老年人感染Ab的临床流行特点、耐药谱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miniVITAL全自动血培养仪在临床应用中的假阳性 /假阴性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 ,对miniVITAL全自动血培养仪在检测 3834份临床标本中出现的假阳性 /假阴性率及导致假阴性结果的细菌种类与分布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miniVITAL系统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 0 .6 8%和 0 .70 % ,所有致假阴性菌种中 ,以真菌的比率最高 ,占 6 2 .0 7% ,其次为非发酵菌、草绿色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和厌氧菌 ,分别为 10 .34%、10 .34%、6 .90 %、6 .90 %和 3.4 5 %。结论 对miniVITAL系统血培养仪报告的阴性结果必须同时进行细菌和真菌的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毒力基因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5月至7月暴发流行的XDR肺炎克雷伯菌15株和同时期分离的敏感肺炎克雷伯菌30株。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物膜形成能力,PCR方法筛查菌株毒力相关基因携带情况,并比较分析2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XDR肺炎克雷伯菌株与敏感菌株形成生物膜A590 nm值分别为0.505 3±0.291 2和0.429 8±0.235 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8)。15株XDR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荚膜多糖基因,而敏感菌株中荚膜多糖基因wzy-K2、wzy-K3和wzy-K57的检出率分别为10.0%、3.3%和6.7%。其他毒力相关基因ure A、wab G、mrk D、fim H和uge在XDR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检出率均为100.0%,除上述5种毒力基因外,仅1株XDR肺炎克雷伯菌检出kfu BC毒力基因(6.7%)。而敏感菌株中kfu BC、rmp A、wca G、all S、iuc B、iro NB和mag A中检出率分别为20.0%、20.0%、10.0%、16.7%、40.0%、10.0%和10.0%,毒力基因iuc B检出率与XDR菌株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64,P=0.012)。结论 XDR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敏感菌株间无明显差异,其毒力谱较为单一,携带的毒力因子种类亦较敏感菌株少。  相似文献   
25.
弧菌性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弧菌性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将符合弧菌性脓毒血症临床诊断的患者根据时间顺序分为A、B两组 ,A组 5例应用抗菌药物、补液扩容、多巴胺升压、护肝治疗及其他对症处理 ;B组 5例应用上述治疗同时 ,入院后 1~ 2h切开患肢皮肤减压、引流 ,清创、植皮或截肢治疗。总结两组的临床资料 ,并对结果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例患者血疱液、培养出致病性弧菌病原体。A组患者 4 8h内死亡 ,B组 2例下肢病变轻的患者经清创、植皮后保存了患肢 ,2例下肢病变严重者行截肢治疗 ,均治愈出院 ,1例虽病情好转 ,但因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 根据其主要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作为弧菌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依据 ,确诊率高 ,早期临床诊断、早期抗菌药物结合早期外科手术切开减压引流 ,及时清创和截肢治疗弧菌性脓毒血症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耐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医院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合临床,探讨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现将本院近4年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结果及耐药性监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我院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07年8月分离到的108株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主要分布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内科病房,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7%、6.8%、7.7%、8.6%。结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多重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研究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分布特征。方法对临床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QRDR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比较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菌株与环丙沙星敏感菌株QRDR基因突变点差异。结果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QRDR基因存在较明显的突变特征,其中gyrA的Ser83及parC的Thr57位点突变占主导(分别占78.3%和91.3%),Ser83位点突变率与敏感株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2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检测,并通过特异性的PCR和DNA序列测定方法检测试验菌的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54.1%,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46.4%、39.3%,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很低,对三代头孢的敏感率均低于20%;2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7株扩增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占12.6%,包括TEM 16株,占7.4%,SHV 4株,占1.9%,CTX-M-1 4株,占1.9%,OXAⅡ3株,占1.4%,经测序分型分别为TEM-1型、SHV-1型、OXA-21型、CTX-M-15型和CTX-M-22型,未检测到VEB、GES、CTX-M-2、CTX-M-8、CTX-M-9、TLA、IBC、OXA-10、OXAⅠ、OXAⅢ、OXAⅣ、OXAⅤ等基因。129株扩增到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占60.0%,其中ADC阳性82株,占38.1%,DHA、EBC、ACC、CIT基因阳性株分别为35株(占16.3%)、8株(占3.7%)、3株(占1.4%)和1株(占0.5%),未检测到MOX、FOX、CARB基因;215株菌株中检出OXA-23阳性98株,占45.6%。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其携带TEM、ADC、DHA、OXA-23等多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科玛嘉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在大肠埃希菌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科玛嘉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GNI卡鉴定267株革兰阴性杆菌,比较两者鉴定大肠埃希菌的符合程度,并评价显色培养基对大肠埃希菌的鉴定效率。结果:两种方法对大肠埃希菌的鉴定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科玛嘉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大肠埃希菌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96.2%;6h、9h为70.2%和85.5%。结论:科玛嘉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具有快速、准确鉴定大肠埃希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