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 分析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按Aloush等的推荐标准,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多药耐药株的筛选,双重底物双重酶抑制剂的纸片协同法对多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产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用PCR方法进行金属β-内酰胺晦IMP、VIM基因型的检测.结果 1081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共筛选出192株多药耐药株;药敏结果显示,多药耐药株对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2.5%,其次为氨曲南和复方新诺明,为91.5%.对多黏菌素全部表现为敏感;该192株多药耐药株中共检出67株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其中65株扩增出IMP或VIM基因.结论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呈复杂化、多样化表现,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此类菌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群分布及耐药特性.方法 收集2006年1-12月脑卒中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血、痰、粪便、尿、引流液等标本,用萨布罗培养基分离培养真菌,VITEK-60YBC卡进行菌种鉴定,Rosco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结果.结果 从136例患者的标本中共分离出139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80株,占57.56%,热带假丝酵母菌33株,占23.74%,光滑假丝酵母菌13株,占9.35%,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81%、3.03%、46.15%,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均敏感;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占62.6%,其次为泌尿生殖道,占28.8%.结论 脑卒中患者易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感染菌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对唑类药物敏感性均较好,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温州地区志贺菌属整合子的携带情况,分析其与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志贺菌属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6月从温州地区不同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得到志贺菌属57株;用K-B法进行十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通过PCR检测Ⅰ、Ⅱ类整合酶基因,以了解整合子携带情况,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志贺菌属对萘啶酸、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70.0%,多药耐药率高达84.2%;Ⅰ、Ⅱ类整合子检出率分别为64.9%和59.7%;Ⅰ类整合子阳性组志贺菌属对萘啶酸、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组(P<0.05);Ⅱ类整合子阳性组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氯霉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Ⅱ类整合子阴性组(P<0.05)。结论志贺菌属整合子携带率较高,且整合子与其耐药相关,Ⅰ、Ⅱ类整合子的耐药相关有重叠性。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的分布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8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住院患者不同标本中分离的188株大肠埃希菌用PCR方法扩增毒力因子papC、sfa/foc、afa/dra、hly、cnf1、iutA、aer、fimH、kpsMTⅡ、fyuA。采用VITEK-60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毒力因子iutA、fyuA在不同标本来源的大肠埃希菌中的检出率较高,均50%,毒力因子aer、fimH在不同标本来源的大肠埃希菌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与毒力因子aer有关(P0.0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与毒力因子iutA有关,头孢唑啉的耐药性与afa/dra有关,庆大霉素的耐药性与aer有关,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与sfa/foc、iutA、aer有关,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与sfa/foc、iutA有关,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与aer有关(P0.05)。结论毒力因子在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有差异,某些毒力因子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5.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分别检测98株鲍曼不动杆菌ESBLs、AmpC酶产生情况,并用VITEK6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9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共检测到ESBLs阳性株7株,阳性率为7.1%(7/98);AmpC酶阳性株17株,阳性率为17.3%(17/98).AmpC酶阳性株均呈多重耐药,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AmpC酶阴性株.结论:产AmpC酶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AmpC酶的检测及其感染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调查肾内科副流感嗜血菌的流行病学,预防交叉感染. 方法对肾内科<37 d出现10例陆续发生的副流感嗜血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28例医务人员进行咽拭子培养. 结果 1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28例医务人员的咽拭子培养,结果均为副流感嗜血菌,示意为医院交叉感染. 结论肾内科患者大多数免疫功能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医务人员要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方面的学习,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37.
念珠菌临床感染与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检测4种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10株念珠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E-test法测定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62株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410株念珠菌源于痰标本的243株,占59.2%,尿标本117株,占28.5%,粪便标本22株,占5.4%;其中白色念珠菌237株,占57.8%,光滑念珠菌92株,占22.4%,热带念珠菌62株,占15.1%,克柔念珠菌11株,占2.7%,其他念珠菌8株,占2.O%;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对5种主要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均较好,氟康唑、伊曲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均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并出现白色念珠菌耐药株.结论:临床感染的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有上升趋势;大多念珠菌感染患者有高龄、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使用等问题;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的耐药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8.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可表达多种毒力因子而引起严重的临床感染。由于ICU病房的病人多为其他病房甚至是外院转来的危重患,且病情缓解稳定后又需转至其他病房,导致其在SA的播散上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了解ICU病房SA的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特点对于正确治疗其引起的感染、防止其播散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调查研究了2004年我院ICU病房分离出的SA菌株的耐药性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SA感染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9.
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8年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特点。方法血液培养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VITEK-AMS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构成比中,革兰阳性菌呈上升趋势,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构成比上升最为明显,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明显下降;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最敏感的药物分别为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结论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成为医院感染败血症最主要的病原菌,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0.
变形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变形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情况及体外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拟揭示其主要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试验和三维试验检测ESBLs的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细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并将产物测序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45株变形杆菌菌株中检出ESBLs阳性株3株(E30,E38和E64),3株菌株用PCR扩增和测序,在Genbank中比对,结果显示均含CTX-M-14和TEM-1基因,未扩增到SHV和其它的基因型。所有菌株对青霉素类,第1、第2、第3代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等药物耐药率为3%~50%不等;未检出耐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菌株。结论我院分离的变形杆菌中检出产ESBLs株,其基因型为CTX-M-14,且同时携带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实验室有必要加强对产β-内酰胺酶变形杆菌的检测。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变形杆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