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群体性发热爆发疫情的快速病因诊断、综合治疗和预防的措施。方法根据某部发生的群体性发热爆发疫情,通过收集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采用timeRT—PCR技术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分别进行H1N1、InfluA和Swinflu病毒核酸测定.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及干预措施。结果病因确定为甲型H1N1流感爆发,202例发热患者经过3-12d(平均4.5d)全部治愈,周围单位、学校及居民未发生甲型H1N1疫情。结论反应迅速,上级重视,临床、防疫和实验室专家各方协调,是快速确定病因、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和未造成疫情扩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某舰艇赴索马里护航官兵,历经九个月护航数万海里,在克服海上环境及物质生活困难的同时,完成了多次海盗打击任务。作者对护航官兵护航前、后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旨在为后勤卫生保障系统制定科学保障及预防措施,确保护航官兵身心健康提  相似文献   
63.
不同救治环境下海战伤救治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战伤海上救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60只,制作成颅脑火器伤、胸部开放伤、腹部开放伤、四肢伤和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海战伤Ⅰ组、海战伤Ⅱ组和陆战伤组,每组20只.海战伤Ⅰ组实验室设在码头救护所,海战伤Ⅱ组设在舰船或医院船上,陆战伤组设在陆地救护所.2组海战伤动物海水浸泡30 min,陆战伤组不作海水浸泡.陆战伤组采用常规治疗;2组海战伤采用综合治疗:除常规治疗外加低张液体(5%葡萄糖液500 ml)、东莨菪碱20 mg/8 h、地塞米松40 mg/8 h和维生素B6 3~5 g/8 h.实验巾监测24 h体温、血浆渗透压、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变化;观察3 d各组伤口感染率与死亡率,且进行比较.结果 2组海战伤伤情明显重于陆战伤组,表现为低温、血浆渗透压升高、高钠、高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治疗12 h后,2组海战伤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陆战伤组伤后3 d伤口感染率为15%,海战伤Ⅰ、Ⅱ组分别为40%和50%;陆战伤组死亡率30%.海战伤Ⅰ组为40%,海战伤Ⅱ组为50%;海战伤Ⅱ组与Ⅰ组和陆战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海战伤海水浸泡后对机体的血浆渗透压、电解质平衡和体温有严重影响;海上环境对海上救治的疗效有明显影响,可能是实验犬致死率高的重要原因.早期低张液体对降低血浆透渗压、纠正电解质平衡、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手足外科中较精细的手术常需解剖、分离、吻合、修复血管、神经、肌腱等,耗时较多,往往要较长时间维持一特定的体位,其对术区固定和显露的要求较高.但因手足结构的特殊性,要达到良好的固定和显露,有时也颇为棘手.我们依据手足部结构和手术的特点,借鉴已有技术,继承优点,克服不足,研制出一种多功能手足部手术固定及自动拉开、显露术区的装置,已申请专利[1],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其制作和使用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为更好地处理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的小隐静脉以减轻皮瓣静脉血"倒灌"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40侧福尔马林液浸泡的成人尸体足踝区的小隐静脉干及其属支进行解剖。以踝关节线(经外踝尖的水平线)为基准观测小隐静脉的起始类型,以及足踝部外侧引流静脉汇入小隐静脉干的最高点至踝关节线的垂直距离。结果按足踝部小隐静脉各属支起源、行走路径及汇聚情况将小隐静脉的起始类型分为4类:单主支起始型出现率为47.5%(19侧)、双主支起始型27.5%(11侧)、3主支起始型10.0%(4侧)和4主支起始型15.0%(6侧);按足踝部外侧属支汇入小隐静脉干的最高点至踝关节线的垂直距离可分为3类,低位起始型占10.0%(4侧)、中位起始型35.0%(14侧)和高位起始型55.0%(22侧)。结论在足踝部小隐静脉属支汇聚成干的形式在各标本间均不相同,有些差异较大。故对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欲提高阻止静脉血"倒灌"的效果,不仅要结扎小隐静脉干,还必须结扎小隐静脉干结扎线以上且可回流至蒂部的小隐静脉的属支。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前后脑血流和脑电的变化,为防治热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将守岛官兵按气象条件分为常温常湿新兵组、常温常湿老兵组、高温高湿新兵组、高温高湿老兵组,每组100人,检测训练前和携带枪械15 kg以每15 min 3 000 m、每30 min 5 000 m和每45 min 10 000 m跑完10 000 m时的脑血流和脑电.结果 训练后4个组均出现脑血流异常性改变、脑电活跃,但均在正常范围内;高温高湿新兵组3 000 m、5 000 m和10 000 m跑后脑血流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6.0%、42.0%和52.0%,脑电活跃发生率分别为21.0%、28.0%和35.0%,均明显高于其他3个组(P<0.01).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对官兵脑血流的影响较大,新兵改变更明显,但未见脑电异常性变化;老战士表现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