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研究低剂量内毒素(LPS)预处理对LPS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LPS通过腹腔注射小鼠;丁基亚磺酰亚胺(BSO)处理耗尽小鼠肝脏谷胱苷肽(GSH)含量;血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基因表达测定采用RT PCR。结果① 低剂量LPS预处理降低高剂量LPS诱导的小鼠肝功能损伤;② 低剂量LPS刺激肝脏GSH含量升高;LPS预处理组GSH水平显著高于高剂量LPS处理组;③ BSO预处理后,LPS预处理组与高剂量LPS组的血浆ALT和AST水平没有差别;④ LPS处理导致转硫途径关键酶——胱硫醚β合酶活性以及GSH合成途径关键酶——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表达升高。结论低剂量LPS通过上调肝组织中GSH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加GSH的含量,减轻高剂量LPS诱导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p21和p15基因蛋白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X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对p21与p15基因蛋白在胃癌病人中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8岁的23例病人中,p21基因蛋白阳性和阴性分别有7,16例;p15基因蛋白阳性和阴性分别有4,19例;≥58岁的24例病人中,p21基因蛋白阳性和阴性分别有11,13例;p15基因蛋白阳性和阴性分别有9,15例;33例男性病人中,p21基因蛋白阳性和阴性分别有14,19例;p15基因蛋白阳性和阴性分别有9,24例;14例女性病人中p21和p15基因蛋白阳性和阴性均为4,1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进入p21基因蛋白表达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组织分化程度进入p15基因蛋白表达的Logistic回归模型(P<0.05).结论 p21与p15基因蛋白均是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8周龄SD雄性大鼠2次腹腔注射STZ诱发实验性Ⅰ型糖尿病,以不足以产生降血脂作用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β(IL-113)的水平,并观察主动脉壁组织中TNF-β、IL-1β、血管粘附分子-1(VCAM-1)、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实验性β型糖尿病大鼠血中TNF-α、CRP、IL-1β水平分别为(2.118±0.153)μg/L、(2.857±1.032)mg/L和(0.2347±0.1264)μg/L,均高于无糖尿病大鼠对照组(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的TNF-α、IL-1β、VCAM-1、ICAM-1 mRNA的表达上调(P<0.05).糖尿病大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中TNF-α、CRP、IL-1β水平分别为(1.602±0.145)μg/L,(2.263±0.691)mg/L和(0.1565±0.037)μg/L,均低于糖尿病大鼠对照组(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的TNF-α、IL-1β、VCAM-1、ICAM-1 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抑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其机制与阿托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64.
葡萄胎(HM)是异常人类妊娠,以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同时缺乏胚胎发育或者异常的胚胎发育为特征,是一种滋养细胞疾病(GTD).超声的广泛使用使早期诊断和处理葡萄胎成为可能,但其确诊依据仍是组织学诊断;葡萄胎治疗有一定难度.且葡萄胎特别是复发性葡萄胎的预后不理想.葡萄胎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葡萄胎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和基因印迹错误.最近对葡萄胎患者基因方面的研究发现,NLRP7基因与复发性葡萄胎存在相关性.就葡萄胎及其与NLRP7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65.
周薇  徐勤哲 《医学信息》2000,13(7):401-402
本文主要介绍万方数据系统网上生物医学及其相关信息资源以及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网站及其信息资源的特点、使用方法。附万方数据系统提供的生物医学类近期上网全文期刊的目录。  相似文献   
66.
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情况及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我市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阳转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将 1994~ 2 0 0 1年来防疫站接种狂犬疫苗的 6 884例犬伤患者全程接种结束后 10 d测定抗体。结果 6 884例接种者中抗体阳转 6 6 6 5例 ,阳转率为 96 .82 %。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合成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粒 ,观察其对阿霉素耐受性细胞株K5 6 2 (K5 6 2 /DOX)耐药性逆转效果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纳米粒 ,透射电镜观察计算粒径 ,分光光度法计算包封率 ;以梯度浓度的阿霉素纳米粒处理培养的K5 6 2 /DOX细胞 ,噻唑蓝比色法 (MTT)检测K5 6 2 /DOX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 (IC50 )并计算逆转倍数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 ;TUNEL法检测药物诱导后凋亡的发生及凋亡率。结果 阿霉素纳米粒平均粒径 (98 5± 3 7)nm ,包封率为 95 % ;MTT结果显示阿霉素纳米粒对K5 6 2 /DOX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较单纯阿霉素显著增高 ,阿霉素纳米粒对K5 6 2 /DOX的耐药逆转倍数为 6 2 ;TUNEL检测经 10 μg/ml阿霉素纳米粒处理后的K5 6 2 /DOX平均凋亡率为 38 7%。结论 以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粒为载体的阿霉素可增强诱导K5 6 2 /DOX细胞凋亡的效率和有效逆转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根治性术后早期排便功能情况,分析术后早期排便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上海市某妇产专科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53例,对其术后早期排便功能现状进行调查。根据术后早期排便情况分为排便功能正常组及异常组,分析两组术前禁食时间、肠道准备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早期饮水情况、术后排便情况等。结果:53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14例(26.4%)病人排便形态发生改变。排便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病人术前禁食时间、术后早期饮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3 d内排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排便功能异常发生率高,术后早期饮水、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病人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应关注病人术后早期排便情况,做好早期风险评估和护理计划。  相似文献   
69.
我市某村于1997年4月发生一起由于运输事故造成的硝酸污染环境事故,现将该事故及应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全院消毒器械统一供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全院实行消毒器械统一供应的可行性,结果证明能合理利用全院器械开展手术,减少了器械丢失,节约了人力,实现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