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近、远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根治性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组病例术后复发58例(复发率52.7%),其中近期复发(≤12月)27例,远期(〉12月)31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门静脉分支癌栓为近期复发唯一危险相关因素(P=0.011);肝组织HBVDNA含量、肿瘤手术切缘为远期复发危险因素(P〈0.05)。(2)近期复发多为肝内多发病灶(〉2个)(62.9%),远期复发以单发灶为主(6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近、远期复发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37.1%、15.4%和76.5%、3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复发病例治疗包括再手术、介入治疗(TACE、PEI、微波),手术组生存率显著大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肝癌术后近、远期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不同,根据高危因素选择适当的治疗对于延长复发时间及生存期有重要意义。远期复发多为单发病灶,争取再手术切除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防御素2(HBD2)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抗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切除肝组织标本HBD2的表达情况。比较胆汁培养为革兰阴性及阳性菌组的HBD2表达的强弱,左右肝组织HBD2表达的强弱,分析HBD2表达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R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 HBD2在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的胆管间质细胞胞浆中表达,革兰阴性菌组的肝组织HBD2表达强于革兰阳性菌组,左肝部位HBD2的表达强于右肝部位,ARACHEⅡ高分组的HBD2表达强于低分组。结论 HBD2在肝胆管结石病肝组织中起到抗菌作用,其表达强度与革兰阴性菌和ARACHEⅡ评分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管解剖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2年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门部胆管切开和经膈面肝实质切开两种方法显露肝内肝管。结果常见型胆管占72.5%,变异型占27.5%,7.5%血管变异,27.5%合并胆管狭窄,62.5%行肝叶切除,40%高位胆管切开取石,10%行肝叶切开取石,7.5%行胆肠吻合,并发症率10%,优良率达86%,残余结石率为7.5%。结论一二级胆管的肝内胆管结石,可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取石;三级胆管结石可经肝脏膈面实质切开取石或行肝段切除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