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06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目的:纤维桩粘结过程中分别使用LuxaCore冠核材料(LuxaCore)和Paracem Universal DC(DC)树脂作为粘结剂,比较两者粘结效果的差异。方法:选用20颗新鲜拔除的单根前磨牙进行牙体预备,分别使用LuxaCore和DC作为粘结剂粘接纤维桩,电子力学试验机测试其固位力;扫描电镜观察两者粘接界面的差异;40例患者40颗牙应用LuxaCore和DC作为粘接剂进行纤维桩核冠修复,1年后复查,比较两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种粘结剂粘接的纤维桩固位力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粘结剂的纤维桩界面无明显差异;临床病例1年后复查,两种粘结剂的各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LuxaCore冠核材料对纤维桩的粘结效果与DC无显著性差异,可用于纤维桩的粘固。  相似文献   
612.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患者来自门诊和住院病人,男55例,女5例。年龄14~87岁,平均71.1±15.1岁;病程2天~20年,平均9.5±25.1月。每日2次外用派瑞松霜涂于患处,每周随访1次,共3周。结果治愈33例(55.0%),显效16例(26.7%),好转4例(6.6%),无效7例(11.7%)。总有效率为81.7%,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派瑞松霜是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将245例经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和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和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以提高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14.
通过成功治愈内孕合并宫外孕患者1例的经验总结,提示在临床中,针对此类患者应密切关注其临床表现,积极行急诊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15.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护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5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应用较常规治疗和护理更有效。  相似文献   
616.
总结36例胃大部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认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术中医护密切配合,观察患者有无血糖的变化,及时监护是治疗成功的核心;术后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电解质紊乱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胃大部手术治疗的良好效果,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17.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输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4例剖宫产术中出血量≥1 000 mL且进行了成分输血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输血指导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8)和TEG组(n=36)。对照组根据出血量、简易试管法结果及结合医生经验和输血指南指导凝血物质输注,TEG组则根据术中间断TEG检测结果指导凝血物质输注。比较两组产妇术前和术毕凝血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血制品输注量、术后ICU住院时长和术后总住院时长。结果:两组术前和术毕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术中出血量、异体红细胞输注量、纤维蛋白原输注量、术后ICU住院时长和术后总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术中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的输注量分别为(555.8±152.2)mL、(3.11±0.65)U、(2.88±0.61)U,少于对照组的(671.3±174.0)mL、(3.92±0.82)U、(3.73...  相似文献   
618.
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AⅡ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云  廖昆灵  卢薇  周群  邹萍 《贵州医药》2001,25(2):151-152
近年研究表明,纤溶系统异常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在高血压病(EH)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29例EH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氯沙坦对EH患者纤溶活性及AⅡ、AL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9例EH患者均为我院1998年9月至1999年12月内科住院病人,男14例,女15例。年龄40~83岁,平均(6348±893)岁。EH病的诊断及分期按1978年WHO标准。Ⅰ期7例,Ⅱ期22例。摒除Ⅲ期高血压…  相似文献   
619.
为了了解孕妇产前心脏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早处理,确保母婴安全。现将我院产前检查有心电图记录的2329例受检者心电图进行回顾分析,以便防治相关并发症,达到安全分娩。  相似文献   
620.
目的:分析评价应用导管介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皆经一侧股动脉入路,行两侧子宫动脉插管,对肌瘤者分别选择KMG、PVA微球或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栓塞阻断其血供;宫颈癌者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抗癌药物行手术前灌注栓塞辅助治疗。结果:19例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共64支子宫动脉均插管成功并栓塞,同时对宫颈癌行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抗癌药物灌注,19例子宫肌瘤经3~12个月随访,平均瘤体缩小率59.4%,多发者中的部分小肌瘤消失,1例坏死脱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3例宫颈癌介入治疗3周后手术切除顺利,标本组织学示癌巢趋向消失,周边组织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宫颈恢复正常,其中2例癌组织消失,本组32例介入治疗后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微创且疗效肯定;对宫颈癌术前介入可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