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63篇
  免费   2505篇
  国内免费   1885篇
耳鼻咽喉   226篇
儿科学   859篇
妇产科学   366篇
基础医学   2179篇
口腔科学   726篇
临床医学   7612篇
内科学   3975篇
皮肤病学   398篇
神经病学   1279篇
特种医学   19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4020篇
综合类   15528篇
预防医学   5816篇
眼科学   606篇
药学   5806篇
  55篇
中国医学   6018篇
肿瘤学   1361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1057篇
  2022年   962篇
  2021年   917篇
  2020年   917篇
  2019年   1055篇
  2018年   1016篇
  2017年   639篇
  2016年   892篇
  2015年   925篇
  2014年   2624篇
  2013年   1980篇
  2012年   2379篇
  2011年   2536篇
  2010年   2473篇
  2009年   2514篇
  2008年   2350篇
  2007年   2648篇
  2006年   2555篇
  2005年   2471篇
  2004年   2368篇
  2003年   2014篇
  2002年   1706篇
  2001年   1687篇
  2000年   1772篇
  1999年   1924篇
  1998年   1699篇
  1997年   1706篇
  1996年   1673篇
  1995年   1373篇
  1994年   1306篇
  1993年   970篇
  1992年   914篇
  1991年   847篇
  1990年   804篇
  1989年   646篇
  1988年   342篇
  1987年   300篇
  1986年   253篇
  1985年   245篇
  1984年   192篇
  1983年   171篇
  1982年   172篇
  1981年   143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84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27篇
  1965年   32篇
  195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与HLA—DQ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型技术测定HLA—DQB1等位基因,并与44例健康人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发作性睡病患者组DQB1*0602基因频率为40%,与正常对照组9.09%相比较明显增高;未检出DQB1*0401—0402基因,与正常对照组9.09%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LA—DQB1*0602基因为中国发作性睡病人群的易感基因;HLA-DQB1*0401—0402基因为中国发作性睡病人群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甘露醇对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发病6d内经CT证实为幕上ICH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20%甘露醇治疗,每4h给予100m l,共5d,在接下来的2d中逐渐减量并停用,对照组患者接受假输液。主要终点为1个月时的死亡率,次要终点为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3个月时的功能残疾情况。结果:65例患者纳入试验组,6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加拿大神经功能量表(CNS)评分、瞳孔不对称、非偏瘫侧锥体束征、出血部位、中线移位和血肿向侧脑室扩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3.
浅谈尘肺病综合治疗初探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于70年代开始对尘肺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的普查与防治,现在已步入法制化轨道。在防治方面已有经典的抗矽、抗纤维化、抗自由基、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物的问世,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大容量肺灌洗,在减缓结节性肺纤维化病变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效。但目前还没有一种能根治或消除尘肺结节的特异方法,仍以防治并发症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我院于1996年开始建立尘肺防治中一心,到截稿时近十几年来综合防治尘肺1500多人次,在综合康复治疗尘肺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方法上也积累了一些值得探讨而又有可取的经验,今天与同行进行探讨,旨在对尘肺并发症的防治上有更多更新的成功经验予以借鉴,以更好地为电力系统尘肺病患者服务,特将自己对此病综合治疗的一些初探体会与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134.
135.
体温调节系统分析与医疗实践,劳动保护,运动生理,航天保护等领域关系密切。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外部温度调节模型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外部调温主要采用物理降温。传统上,人们常直观地认为,媒质温度愈低愈有利于人体散热。事实上,过冷的刺激会使表层血管急剧收缩,表层血流量随之锐减,并可能  相似文献   
136.
关于老年肾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探讨正常老年人及其在疾病的情况下血中β_2—m水平的变化,我们对中老年人血中β_2—m进行放射免疫(RTA)测定,并进行对照分析。 1 对象 1.1 健康老年组:系本院体检中健康老年人、年龄在60—85岁,平均年龄65岁,无心、肝、肾疾病,共24例。 1.2 患病老年组: 慢性肾炎:60—82岁,平均年龄66岁,共17例。冠心病组:60—86岁,平均年龄67岁,共  相似文献   
137.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并与消心痛进行对照。方法:治疗组(109例)给服麝香保心丸,22mg,每日3次,2周为一疗程,若症状发作时即含服44mg;对照组(110例)给服消心痛片10mg,每日3次,2周为一疗程,若症状发作时即含服10mg。结果:麝香保心丸对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0.19%。动态心电图改善心肌缺血时间定量有效率为92.66%,对中医证候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心气虚损、心阴不足、寒凝气滞的总有效率为88.07%,疗效均高于对照药物。心率变异性测定表明,麝香保心丸可增强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表明,麝香保心丸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粘、浓、聚状态,对改善器官血流灌注、防止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各项安全指标观察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无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无毒副反应。结果: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迅速解除心肌缺血的纯中药制剂,是冠心病急诊的必备药物。  相似文献   
138.
丙戊酸镁与苯噻啶对偏头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与苯噻啶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偏头痛病人69例,分为内戊酸镁组41例(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34±s8a)用丙戊酸镁0.2~0.4g,o,bid或tid,苯噻啶组28例(男性12列,女性16例,年龄33±11a)用苯噻啶0.5~1.0mg,po,tid,疗程均为12wk,结果:2组总有效率差别不显(P〉0.05),但2组基本控制率差别非常显(P〈0.01)。2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9.
干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46例干下漏斗部室间隔缺损,占同期室缺手术治疗的23.2%(46/198)。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34例,漏斗部12例。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修补21例,补片修补25例。全组无死亡。术后直接缝合组有主动脉关闭不全2例、残余分流2例,残留杂音3例。笔者认为,适时手术,选择适当的进路、应用补片修补、正确判断和处理主动脉瓣病变及对合并肺动脉狭窄者予以流出道补片加宽,是提高本病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0.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又名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盘破裂症、腰椎间盘膨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腰椎间结构改变,使相邻神经组织受压或受刺激而产生的一类临床症候群。腰突出症的发病率约占急性腰腿痛病例的6%以上,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自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报告该症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