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 介绍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方法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的37例闭合性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其中8例无法固定者一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通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前交叉韧带的松紧度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8周复查骨折无移位并愈合,经过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术后12周患膝均恢复到与健膝相同的活动度,关节稳定.术后6个月均正常行走,按Lysholm评分平均(95.45±0.43)分.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具有创伤小、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必要时可一期重建交叉韧带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泻肝补肾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大鼠前列腺背叶注入25%消痔灵注射液0. 2ml/只,建立慢性前列腺炎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泻肝补肾高剂量组和泻肝补肾低剂量组,每组12只。经泻肝补肾方法治疗30d后,处死大鼠取出前列腺组织。计数前列腺指数、计数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在光镜下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6、IL-8的水平。结果:泻肝补肾法显著降低了前列腺指数,降低了白细胞数并升高了卵磷脂小体数,同时改善了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了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含量。结论:泻肝补肾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了前列腺内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兔活性骨组织在共培养条件下对同种骨髓基质细胞粘附特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应用生理盐水和三蒸水浸泡新鲜兔骨碎粒5h后与同种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组;末进行共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体视学计数法观察接种后0.5、1、2、4、8h各时间点骨髓基质细胞贴壁情况,计量贴壁细胞数,计算出细胞贴壁率。结果实验组的骨髓基质细胞贴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但三蒸水浸泡的兔活性骨组织共培养的同种骨髓基质细胞的贴壁率最高。结论 活性骨组织在体外具有调节和促进同种骨髓基质细胞粘附特性的作用,用三蒸水浸泡的活性骨组织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4.
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和材料的粘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种原因造成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界的难题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生物材料替代等。这些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来源困难、免疫排斥及成骨能力不确定等缺点。在对较大骨缺损进行骨移植时 ,新骨形成之前移植骨可能已被机体吸收 ,造成植骨失败[1 ] 。骨组织工程的提出和发展为这一医学难题开辟了新的解决途径。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快速发展 ,组织工程化骨已成为最有希望进入临床应用的组织工程成果之一。  骨组织工程和其他组织工程一样 ,需要 3种基本生理因素 :种子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由前体细胞诱导而来 …  相似文献   
35.
姜祖康  周红星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798-1801
[目的]对比研究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2例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Meyers分型Ⅱ、Ⅲ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组32例(观察组)和传统非手术治疗组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关节稳定性(后抽屉试验)及Lysholm和HSS评分体系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随访6~24个月,平均(15.7±1.26)个月,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愈合,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后抽屉试验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Meyers分型Ⅱ、Ⅲ型)在愈合时间、关节稳定性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方面均优于非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152例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为麻疹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2例成人麻疹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结果成人发病年龄多分布于20~39岁,发病季节多在3~6月份,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与出疹,同时伴有眼结膜充血、卡他症状,咳嗽、口腔Koplik斑,血象多正常或降低,肝酶升高。结论采取成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疫苗接种情况的监测,可有效降低成人麻疹传播,控制成人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和内侧关节囊紧缩并髌韧带止点移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 复发性髌骨脱位28侧.关节镜下探查,软骨修整、钻孔,游离体摘除,外侧支持带充分松解后,采用双固定螺钉加强并紧缩内侧关节囊,同时将髌韧带止点内侧移位并固定,关节镜下观察髌骨运动轨迹,观察股骨滑车与髌骨的对应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2~34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阴性,髌骨倾斜试验对称,髌股关节研磨试验阴性26例,阳性2例.髌骨轴位X线片和MRI显示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26例,髌骨轻度半脱位2例.术前Lyshoh评分平均(73.8±4.5)分,术后(92.4±2.8)分.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和内侧关节囊紧缩并髌韧带止点移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效果可靠等优点,同时,双固定螺钉固定修复术操作简单,切口小,术后可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对于维持髌骨的运动轨迹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HBeAg阳性慢性乙肝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替比夫定600mg,qd,po;对照组6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qd,po。结果两组分别比较ALT复常率3、6、12个月χ2值(3.254、3.625、4.322。P<0.01);HBeAg阴转率3、6、12个月χ2值(2.358、3.314、2.238。P<0.01~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3、6、12个月χ2值(2.327、3.318、2.828。P<0.01~0.05);HBV-DNA转阴率3、6、12个月χ2值(3.620、4.312、4.313。P<0.01)。结论两组比较,替比夫定同时提供快速、强效的HBV-DNA抑制和高HBeAg血清学转换。  相似文献   
39.
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粘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师Rober Langer与波士顿麻省大学医院医生Josephe P Vacanti等Ⅲ共同提出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的概念,并与1988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个专门工作小组对组织工程的内涵做了如下界定:应用组织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正常和病理的哺乳动物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关系,并且发展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来恢复、维持或提高组织器官的  相似文献   
40.
一起成人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乙类传染病。196 5年 ,由我国首先研制生产出麻疹减毒疫苗(measlesvaccine ,MV) ,并逐步将MV纳入计划免疫 ,之后麻疹控制取得极为显著的成效。进入疫苗时代后 ,麻疹发病向大年龄人群后移现象逐渐明显。现将某部一起成人麻疹暴发流行及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1)居住与卫生条件 :该部人员分住在 10个房间 ,平均居住面积 1.37m2 ·人 1,窗户7.5m2 ·间 1,官兵能够注意经常开窗通风 ,但由于房后为大片树林 ,故通风效果不佳。现场调查室内无异味 ,官兵能够做到常洗被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