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34篇 |
免费 | 148篇 |
国内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6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201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473篇 |
内科学 | 199篇 |
皮肤病学 | 76篇 |
神经病学 | 51篇 |
特种医学 | 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83篇 |
综合类 | 771篇 |
预防医学 | 366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436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04篇 |
肿瘤学 | 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78篇 |
2012年 | 158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38篇 |
2009年 | 119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154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110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7年 | 2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目的通过对采集的细胞图像的定量识别,并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聚类分析,实现对混合培养的多种细胞基于形态的快速识别分选。方法对体外混合培养的A549和3T3两种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表征其形态轮廓,利用CellProfiler对采集的荧光图片进行细胞形态特征的提取,再通过CellProfiler Analyst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出一种规则,形成一种泛化能力,以达到对混合培养的两种细胞进行识别分选的目的。结果训练分类器准确率为81.24%,可以实现A549和3T3细胞的二分类。结论机器学习有助于提升数据聚类分析的准确率,将其应用于细胞图像的识别,可为临床对组织切片进行快速病理检测提供预判断,从而减轻医生的工作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2.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身心发育会产生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影响,它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家庭的物质条件、家庭关系、父母的文化素质、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目前,国内有较多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卫生发育和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的研究报道,国内也有一些调查发现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战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对家庭环境与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试图从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家庭的物质条件等方面揭示其与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部队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3.
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规范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手法操作技术.方法:对220例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109例.治疗组用针刺疗法;对照组口服盐酸洛非西定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效戒除海洛因成瘾(急性期).治疗组前后自身比较戒断症状总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逐日戒断症状总分第4、第5天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失眠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计分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HAMA计分第4天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起效快,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比较胎儿和成人的眼神经与上颌神经的夹角 ,为婴幼儿上睑手术局部麻醉的进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 1 5例胎儿和 1 5例成人颅骨的眶上孔 (切迹 )、三叉神经压迹、眶下孔之间的连线的长度的测量 ,根据公式计算出眼神经与上颌神经的夹角。结果胎儿左右侧、成人左右侧的夹角分别为 33 .2± 4 .0°、34 .1± 3 .0°、32 .9± 2 .6°、32 .6± 1 .7°。结论成人左右侧无显著差异 ,胎儿左右侧无显著差异 ,成人与胎儿比较左右侧无显著差异 ,因此 ,婴幼儿眶上切迹麻醉可参照成人的操作 相似文献
75.
B7-1/B7-H1相对比例变化对Hsp70-肽复合物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Hsp7肽复合物对B7-1/B7-H1相对比例的影响及真核表达可溶性PD-1(sPD-1)对Hsp70-肽复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和半定量PCR技术检测Hsp70-肽复合物体外刺激和体内免疫对小鼠脾细胞正调控共刺激分子B7-1和抑制性共刺激分子B7-H1及其受体PD-1表达的影响;体内转染表达sPD-1后,观察Hsp70-肽复合物免疫小鼠的肿瘤生长以及脾淋巴细胞毒性的变化。结果:基因表达检测表明.Hsp70-肽复合物体外刺激的小鼠脾细胞B7-1 mRNA和B7-H1 mRNA的水平随时问而变化,B7-1/B7-H1比值随刺激时间而增高;Hsp70-肽复合物体内免疫小鼠后期脾细胞B7-1表达下降,B7-H1及其受体PD-1表达上调,B7-1/B7-H1比值逆转;体内表达sPD-1可显著增强和延长Hsp70-肽复合物的抑瘤效果;体内表达sPD-1可提高Hsp70-肽复合物免疫的荷瘤小鼠脾细胞的杀伤率。结论:Hsp70-肽复合物的刺激引起共刺激分子B7-1和B7-H1表达的变化,B7-1/B7-H1的比例与激活效应相关,sPD-1通过阻抑B7-H1/PD-1途径、上调B7-1/B7-H1比例,可增强免疫应答,提高Hsp70-肽复合物特异性免疫治疗肿瘤的效应。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性分化发育不良患者SRY基因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遗传室咨询的性分化发育不良患者50例,在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聚合酶链(PCR)技术对每例患者检测SRY基因,应用DNA序列分析技术对6例性染色体XX或XY而SRY( )的女性患者和2例染色体为46,XY、SRY( )睾丸发育不良的男性患者,进行了SRY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1)1例46,XX女性SRY( ),1例46,XX男性SRY(-),1例46,XX/46,XY女性和1例核型为47,XXY男性SRY( ),在46,XY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6例SRY( ).(2)1例46,XX女性SRY基因存在点突变,1例46,XY女性患者SRY基因序列存在点突变和移码突变.结论对性分化发育不良患者进行SRY检测及其基因分析,不仅有利于为该类患者寻找病因,而且有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7.
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构建大容量噬菌体单链抗体库 ,从中筛选人源单链抗体 (ScFv)。方法 从正常成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分离淋巴细胞 ,用RT PCR扩增轻链可变区基因 (VL)和重链可变区基因(VH) ,通过重叠PCR法将VH 和VL 拼接形成ScFv基因 ,并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DF ,得到ScFv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以高MOI超感染cre 菌株BS136 5 ,通过loxp cre定位重组系统 ,介导轻重链的组合配对 ,得到大容量抗体库 ,用多种抗原对抗体库进行生物淘筛 ,鉴定抗体库的性能。结果 获得了 6×10 10 的大容量单链噬菌体抗体库。分别用卵清蛋白、胃蛋白酶、铁蛋白、人角蛋白、人TNF α、地高辛等6种抗原进行筛选 ,均得到多样性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结论 经loxp cre定位重组系统在单细胞内重组成功地构建了大容量单链噬菌体抗体库 ,初步尝试对 6种抗原进行筛选均获成功 ,提示该抗体库可用于制备具有应用前景的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闭经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了解闭经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58例闭经患者进行外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棱型分析。结果 158例患者中有染色体异常者40例,占受检者25.3%(40/158)。原发性闭经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26.6%(33/124);继发性闭经患者中检出率为20.6%(7/34),染色体异常类型包括:X染色体数目异常13例,结构异常5例,嵌合体11例,含Y染色体13例。结论 性染色体决定着女性性腺及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闭经的重要原因。对于闭经患者常规行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的抗癌活性,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 5-FU 聚乳酸纳米微粒交联结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免疫纳米微粒。 方法: 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已制备的 5-FU 聚乳酸纳米微粒(5-FU-NPs)以化学键偶联连接的方法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5-FU免疫纳米微粒(5-FU-Ab-NPs),考察其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放和免疫活性等性能。结果: 5-FU-Ab-NPs仍呈规则球形,粒径约为(202±23)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5-FU-Ab-NPs与5-FU-NPs具有相似缓释特性,免疫学检测和电镜检视显示偶联后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保持原活性的80%以上。结论: 5-FU-Ab-NPs保持原5-FU-NPs缓释药物的特点,具有双重活性功能,即免疫导向和缓释药物,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纤黏连蛋白重组多肽CH50对黑色素瘤B1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CH50多肽抑制肿瘤生长、侵袭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小鼠腿部皮下注射B16细胞建立肿瘤动物模型。采用明胶电泳法检测B16细胞和黑色素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和激活;以CH50多肽体外处理B16细胞或体内表达CH50,观察CH50下调MMPs表达以及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B16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主要表达MMP-2,而在肿瘤微环境中则同时表达MMP-2和MMP-9。肿瘤组织中MMPs的表达明显高于体外培养B16细胞。CH50多肽对体外培养B16细胞的MMPs表达和激活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处理后的B16细胞进入体内后表达MMPs的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体内转染表达的CH50多肽亦可明显抑制肿瘤表达MMPs、并抑制肿瘤侵袭能力。结论纤黏连蛋白重组多肽CH50可以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和激活,从而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