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海  顾晟  张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99-5699
对腹股沟淋巴瘘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6岁。2 a前发现右大腿外侧肿块,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大腿平滑肌肉瘤。1 a前,在右大腿原切口又出现一肿块,约蚕豆大小,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边缘不清,无明显压痛,遂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右大腿平滑肌肉瘤复发。于2010-10-30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大腿平滑肌  相似文献   
62.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在病理学上属于乳腺瘤样病变,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非感染性乳腺炎症.近年来在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因临床体征及X线钼靶表现与乳腺癌有相似之处,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63.
杨华  李爱民  刘希光  周静  仇劲松  高峰  周海 《安徽医药》2021,25(7):1407-1410
目的 探讨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同侧与对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2—7月,福尔马林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来源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颅底解剖实验室,标本15例30侧并模拟眶上眉弓锁孔入路(SEK)进行显露操作,显微镜下暴露颅内对侧颈内动脉远端(D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眼段(OICA)并测量所能观察的最大长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数据.模拟临床处理方法,应用改良的(Salma)模拟夹闭动脉瘤的评分表量化评分.结果 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动脉瘤位于对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3.67±1.14)mm、对侧大脑前A2外侧段(5.28±0.96)mm、大脑中动脉M1段后方(15.83±0.76)mm、大脑中动脉M2段、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7.08±2.32)mm、大脑前动脉A1段(14.77±1.45)mm.大脑前A2近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中动脉M2段近端、颈中动脉分叉处下方、颈内动脉未被视神经遮挡的后方和外侧方以及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上、下和外侧方,评估后可操作性几率小于75%,其不能完全显露进行模拟夹闭操作.结论 模拟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夹闭动脉瘤位于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指向前、后、内侧的大脑前动脉A2段、指向前、上、下的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外侧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分叉、指向前、内侧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指向内侧的颈内动脉眼动脉段.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某车用活性炭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 提出职业病防治措施。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 进行检测结果分析。
结果 该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化学毒物(磷酸、硫酸、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噪声、高温。经现场检测, 粉尘检测合格率为90.91%, 一氧化碳为75%, 高温为0, 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100%。
结论 活性炭生产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 粉尘、一氧化碳和高温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企业应重视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设计, 切实有效地做好职业病危害控制。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前给予服用塞来昔布加卡培他滨联合大分割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普通卡培他滨组(31例)及塞来昔布加卡培他滨对照组(32例),予以大分割调强放疗及同步卡培他滨2周期化疗后6~8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塞来昔布加卡培他滨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较普通卡培他滨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前服用塞来昔布加卡培他滨联合大分割调强放疗较普通卡培他滨组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趋势,可作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7.
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for Molecular mech ANism of TCM(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加味桃核承气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标基因,从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数据库收集糖尿病肾病的靶标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后得到疾病-药物蛋白靶基因,运用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通过网络结构和节点间加权重联系的计算分析算法筛选出作用的关键基因。借助DAVID在线工具进行疾病-药物交集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BiNGO插件和ClueGO插件对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基于KEGG通路富集分析的可视化展示。最后利用CT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学习,获取关键基因于糖尿病肾病的疾病治疗作用。结果:加味桃核承气汤的621个化合物中有581个靶点与糖尿病肾病相互关联。其中NOS3,OAT,NT5C2,ACACB,AGXT,PDE3B等关键基因主要通过调控神经组织的传递、胆碱能突触通路、钙离子通道、代谢通路、嘌呤代谢通路、血管紧张素-神经突触通路、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以及环磷酸鸟苷/环磷酸鸟苷酸依赖的蛋白激酶(cGMP/PKG)信号通路等路径,在质膜、突触后膜、线粒体等分子反应中发挥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学方法科学预测加味桃核承气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标及其参与的相关通路,提示该方剂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为多靶点、多通路、多选择的复杂机制,并且多与抗炎、氧化磷酸化及介导嘌呤代谢等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黏膜PRDX1、FX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在海口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1例IBS-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19例轻度组(75~175分),45例中度组(>175~300分),17例重度组(>300分)。另选取与观察组年龄相匹配的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肠黏膜组织结构形态及炎症反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观察组、对照组肠黏膜PRDX1、FXR的表达,采用Spearman分析观察组肠黏膜PRDX1、FXR与IBS-SSS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肠黏膜PRDX1阳性表达率比对照组高(P <0.05),FXR阳性表达率比对照组低(P <0.05)。重度组肠黏膜PRDX1阳性表达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 <0.05),轻度组FXR阳性表达率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 <0.05),中度组FXR阳性表达率高于重度组(P <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IBS-SSS积分依次升高(P <0.05)。Spearman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黏膜PRDX1阳性表达率与IBS-SSS积分呈正相关(rs =0.516,P =0.000),FXR阳性表达率与IBS-SSS积分呈负相关(rs =-0.575,P =0.000)。结论 IBS患者肠黏膜PRDX1阳性表达率较高,FXR阳性表达率较低,且与IBS-SSS积分存在相关性,可能成为IBS-D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因胫骨不等长致双下肢不等长的56例患者采取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疗效按肢体延长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56例患儿中优4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骨延长4~9 cm,平均延长6.45 cm,骨愈合时间12~36个月,平均18.52个月,合并成角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经随访2~8年,平均5.66年,其中1例患者因延长不合理出现骨不连;2例出现踝关节活动障碍;1例膝关节活动功能僵硬;3例出现跟腱挛缩致足呈马蹄畸形;4例合并针道感染;1例出现骨折,所有随访的患者均束发生骨髓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结论 Ilizarov技术能纠正肢体不等长及肢体弯曲畸形,结合胫骨延长术是一种治疗双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绩效考核的适合本院院情的处方点评模式及其效果。 方法: 通过改进处方点评制度和流程,建立奖惩制度,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改进前后处方的合格率、医生接受率等指标变化。结果: 采用新的处方点评模式之后,本院2015年下半年处方合格率(72.95%)和医生接受率(95.08%)均高于2015年上半年(59.67%,7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模式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对门诊不合理用药进行主动干预,切实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同时增加临床接受度和认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