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获得性造血祖细胞变异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病死率高,中医药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中医理论,作用机制复杂.随着实验及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关中药作用于血液肿瘤细胞的机制研究深入分子层次.从诱导凋亡、调控周期、诱导分化、抑制转移与耐药性5个方面总结中药单体及复方作用于HL-60细胞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抗白血病的实验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性的失调和细胞因子异常是ITP的主要发病机制。中医药通过调控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B细胞等免疫细胞,调节其相关细胞因子,降低血小板相关抗体,减少血小板破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发挥治疗ITP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TP免疫细胞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3.
侵袭性淋巴瘤是恶性程度较高、临床进展迅速的一类恶性淋巴瘤,维持治疗是延缓其复发、改善难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治疗具有一定作用,但目前维持治疗报道较少.周永明教授从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其认为侵袭性淋巴瘤在维持治疗阶段应从"痰毒"入手、以"攻邪"为要,随症加减.本文阐述周永明教授运用"毒药"规律,从化痰解毒、消毒散结...  相似文献   
54.
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评价研究。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MDS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同时加用小剂量西药;对照组以常规剂量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与费用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差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生存质量表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P<0.01);治疗组住院总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疗程内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以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药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在疗效、安全性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NF-κB介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例初诊MDS患者参照有关标准分为低危组与高危组,将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拆方进行体外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观察不同分组(低危组、高危组)在不同药物(健脾补肾方、活血解毒方及全方)干预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细胞内NF-κB活性表达变化,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探究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危组MDS表现为骨髓细胞凋亡"过度";而高危组MDS则表现为凋亡相对"不足"。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中,扶正(健脾补肾)药物有抑制低危组MDS骨髓细胞过度凋亡的作用,而祛邪(活血解毒)药物则有诱导高危组MDS骨髓细胞凋亡的作用。扶正(健脾补肾)药物与祛邪(活血解毒)药物均有不同程度抑制MDS骨髓细胞NF-κB活性的作用。结论:低危组MDS病机本质以"本虚"为主而表现为过度凋亡,高危组MDS病机本质以"标实"为主而表现为凋亡不足。细胞内活化的NF-κB调节MDS的双向凋亡。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药能有效改善MDS骨髓细胞的凋亡水平。NF-κB介导的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患者,女性,22岁,主诉牙列散在间隙、上下前牙前突。检查:面部比例协调、对称,上下唇肥厚、前突;牙龈薄弱;恒牙已完全萌出建[牙合]( 除外), 过小牙;右侧安氏I类磨牙、尖牙关系,左侧安氏II类磨牙、尖牙关系;下中线左偏2mm;前牙覆骀、覆盖正常;上牙弓间隙6.5ram,下牙弓间隙5.0ram,Bolton比不调,前牙比81.6%,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有效病例进行跟踪随访0.5~1 年,凡再出现临床症状并经胃镜检查证实有溃疡的为复发.结果 治疗组随访38例,复发5例;对照组随访38例,复发7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方中柴胡、郁金、元胡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化瘀止痛;陈皮醒脾开胃,使胃宜降;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健脾和胃之功.奥美拉唑有效抑制胃酸形成,有利于溃疡愈合;再加用阿莫西林强效清除Hp,进一步促进愈合,防止溃疡复发.本组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对慢性再障患者中医证候和生命质量的观察,探讨中药对慢性再障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欧洲QLQ-C30生命质量表,对90例慢性再障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观察服中药组和西药组经过治疗后慢性再障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再障患者经中药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相对于西药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借鉴QOL量表的方法有利于辨证的客观化,对实现中医临床评价的规范化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周永明辨治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yclical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TP)是一种临床极为少见的血液病,临床以血小板周期性减少或伴发出血症状为特点,恢复期血小板计数经常超过正常值,血小板数量呈现出规律的、周期性的高峰和低谷交替的波动曲线,其周期大致为20~40天。国内有关本病的报道鲜见,隋涛等应用激素治疗4例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例基本治愈,2例无效,1例因合并纯红再障(PRCA)使用环孢素,疗效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60.
云南省2005-2008年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流感流行趋势,了解云南省流感病毒的活动特点及正常人群流感的抗体水平。方法用鸡胚和犬肾细胞(MDCK)分离病毒,用血凝抑制试验半加敏法鉴定分离的毒株和测定血清抗体。结果2005-2008年,从暴发疫情和哨点医院采集的4 346份疑似流感样病例标本中,分离流感病毒588株,分离率为13.5%,其中H1型197株,H3型155株,B型236株。正常人群对所有流感流行株抗体的总阳性率为36%~100%。结论不同型别的毒株在不同年代、不同季节表现出交替占优势的特征,侵袭的人群以儿童为主。所分离流感优势株的型别与人群流感抗体水平的消长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