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裂叶苣荬菜水煎液27,18.9g(相当生药量)/kg/日,连续灌胃6天,能显著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水平;并显著增加CCl4肝损伤小鼠肝糖元含量;裂叶苣卖菜水煎液16,12,8g(相当生药量)kg/日,连续灌胃4天,能显著缩短CCl4,肝损伤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并对小鼠胆汁分泌有显著促进作用,灌胃给药27,18,9g/kg,12小时1次,连续5次,对部分切除肝脏的小鼠肝再生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2.
II类反式激活因子(CIITA)参与MHC II类基因转录表达的调控,本研究采用RT-PCR等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起始密码子和NLS序列,但是删除N和P/S/T结构域的CIITA突变体质粒pCDNA3.1(+)mCIITA,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上述突变体及pCDNA3.1(+)空载体转入来源于BALB/c小鼠的1B4.B6细胞株,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观察I-A分子表达的影响,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C3H小鼠CD4+T细胞对转入突变体及空载体的1B4.B6细胞的免疫应答强度。结果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证实pCDNA3.1(+)mCIITA对1B4.B6细胞I-A的表达起明显抑制作用,强阳性克隆抑制率为90%以上。细胞已基本丧失了对受者CD4+T细胞的刺激能力。以上结果为减低同种异体/异种器官细胞性排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均给予1 250 mg·m-2吉西他滨,静脉注射,第1,8天+40 mg·m-2顺铂,静脉注射,第1,3天。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一个疗程21 d。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比值(PLR)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低NLR组和高NLR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5%(32例/41例)和65.12%(28例/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PLR组和高PLR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5%(32例/41例)和62.79%(27例/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LR分别为5.84±3.45和3.57±5.42,PLR分别为294.43±69.45和169.42±6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癌胚抗原、糖抗原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细胞角蛋白片段1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和出血为主,其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10%。结论吉西他滨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肿瘤负担,但应关注用药后的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婴儿血管瘤144例患儿,按照血管瘤的不同类型、不同并发症以及积极的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123例完成了全部随访过程,浅表型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混合型治疗总有效率为45.23%,皮下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9.23%。结论咪喹莫特治疗婴儿血管瘤效果较好,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注意患儿的护理,以减轻患儿的不良反应,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酶化抑制剂制滴菌素A(TSA)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组、预防性给药组、治疗性给药组、正常组.免疫后第35天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足爪炎症的肿胀度,病理切片观察炎症变化,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对胶原的增殖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SA对小鼠脾细胞IFN-γ、IL-4 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IFN-γ、IL-4的含量.结果 CIA模型组关节炎评分、对CⅡ的增殖反应、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给药组关节炎评分、对CⅡ的增殖反应低于CIA模型组;给药组IFN-γ水平低于CIA组,但IL-4水平高于CIA组.结论 TSA对CIA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是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调节Th1/Th2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46.
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验方治疗恶性脑唐七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7.
张婷  罗亮  刘红梅  周晓荣  曲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759-1760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护理教学中,加大提高非语言沟通能力培养的力度的必要性,同时对多年带教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在我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实习的大专护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非语言沟通知识和能力的专题讲座与示教.以出科考核与患者问卷评分为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监护护理教学中,加大提高非语言沟通能力培养的力度,不但明显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程度,而且提高护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结论:重症监护护理教学中应提高非语言沟通能力教育的权重,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根据VaughanWilliams分类法 ,属于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是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洋地黄中毒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其临床作用迅速而安全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6% [1] ,且可逆而短暂。尽管如此 ,利多卡因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仍应引起重视。现将 2例常规剂量应用利多卡因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1,女 ,5 6岁 ,汉族。以“心悸 ,胸闷、气短 2年 ,加重 2天伴晕厥 1次”为主诉于 2 0 0 2年 10月 15日 16时 3 0分收住急诊ICU室。 2年前间断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和腹胀 ,1…  相似文献   
49.
健康生活方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内容、影响因素、理论模式、研究工具以及研究现状。揭示健康生活方式在现代备受重视的根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代谢通路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台盼蓝染色检测TL对胰腺癌细胞PANC-1、ASPC-1和SW1990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L对5-LOX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5-LOX下游产物LTB4的含量.构建5-LOX表达质粒,筛选稳定转染的Sw1990细胞株(SW1990/5-LoX),western blot检测野生型、转染空质粒、转染5-LOX基因的SW1990细胞5-LOX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胰腺癌细胞高表达5-LOX对TL诱导凋亡的影响.结果:TL能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TL 50 μg/L作用24 h后活细胞比例为PANC-1 70.5%±6.8%,ASPC-1 61.2%±5.6%,SW1990 52.8%±5.3%,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凋亡细胞数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24.2±3.23vs 9.5±2.18,P<0.05).TL能显著抑制5-LOX表达及LTB4生成.稳定转染后,细胞内5-LOX蛋白表达量是Wt组的4倍左右,培养上清中LTB4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Wt组(P<0.01).过表达5-LOX使SW1990细胞增强了对TL诱导凋亡的抵抗作用,细胞死亡和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TL可以在体外诱导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该效应与TL抑制5-LOX代谢通路的活性可能有直接关系,提示TL可能开发成临床治疗胰腺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