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周易  王兰君  范丽昕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85+2808
卵巢上皮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结合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是目前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卵巢癌对化疗相对敏感,一线化疗的临床缓解率可达80%以上。然而,绝大多数肿瘤会最终复发,需要进行二线化疗。我院于2003~2006年应用拓扑替康作为二线方案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就诊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助孕治疗的PCOS患者119例,所有入组的PCOS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根据胰岛素释放试验将PCOS患者分为两组,胰岛素释放试验正常组50例(空腹胰岛素为3.0~25.0mU/L,2h胰岛素低于1h胰岛素,血胰岛素200mU/L),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组69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结局。结果胰岛素释放试验正常组双原核(2PN)数、优质胚胎数及鲜胚移植时生化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释放试验正常组患者获卵数、成熟卵数有高于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组的趋势,胰岛素释放试验正常组患者早期流产率有低于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组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作为预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对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结局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此类患者在进行助孕治疗前最好给予预处理以改善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3.
周易  梁蕾  郭君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57-160,167
目的 分析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实时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98例甲状腺可疑结节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对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进行超声造影特征的分析,并分别对结节周边与中心感兴趣区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进一步比较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CEUS特征的差异。结果 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特征(包括灌注强度、灌注均匀性及灌注缺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组PTC结节CEUS定量参数(包括结节周边峰值强度、周边曲线下面积)均高于未转移组(P < 0.05),结节大小、结节内钙化类型、与被膜的关系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特征不同,CEUS定量分析技术对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4.
正1病例患者男性,12岁,主因"室缺修补术后11年,间断心悸2年,再发10 d"于2015-12-11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12年前出生后发现"室间隔缺损",于11年前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生长发育正常,无特殊症状出现,2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悸,未给予特殊处理。患者入院前10 d再发心悸,伴胸闷、气喘,当地医院按"肺炎"处理,效果差,后转至我科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4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OmpR对伤寒沙门菌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空载体对照株(WT pBAD33)、ompR缺陷株(ΔompR pBAD33)和ompR回补株(C ΔompR)进行HeLa细胞侵袭实验,探究伤寒沙门菌OmpR对于HeLa细胞侵袭力的影响。进一步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 PCR)、凝胶阻滞实验(EMSA)分析伤寒沙门菌OmpR对侵袭相关基因iagA、invF、prgH的调控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伤寒沙门菌C ΔompR。在HeLa细胞侵袭实验中,ΔompR pBAD33侵袭力显著低于WT pBAD33(P<0.01),而C ΔompR侵袭能力较ΔompR pBAD33明显升高(P<0.01);qRT PCR结果显示,ΔompR pBAD33中侵袭相关基因iagA、invF、prgH的转录水平较WT pBAD33明显下降(P<0.01);EMSA结果表明,OmpR可直接与prgH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与iagA和invF基因启动子区域未有结合。 结论: OmpR通过直接调节prgH和间接调节iagA、invF增加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伤寒沙门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应用超声向量血流成像(V-Flow)技术观察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颈动脉壁剪切力(WSS)分布特征,定量分析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WSS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44例,对44例糖尿病患者(88支血管)和15例正常人(30支血管)进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及V-Flow成像,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颈动脉不同部位WSS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糖尿病患者各组间WSS的变化特点。结果 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中段WSS(包括WSS最大值和WSS平均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对应部位WSS(P=0.001、0.003),同时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分叉处WSS均明显小于颈总动脉中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患者中颈总动脉分叉处WSS的大小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变化(P=0.018、0.043),斑块组最高[WSS最大值(2.58±0.69)Pa;WSS平均值(0.86±0.25)Pa],IMT增厚组次之[(2.37±...  相似文献   
37.
结节样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结节样周围型胆管细胞癌(PCC)的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15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样PCC患者,11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6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15例共检出病灶19个,直径(2.8±1.4)cm,于肝左、右叶均见分布.CT共检出15个病灶,增强扫描示14个病灶动脉期呈周边强化,门脉期显示8个病灶内对比剂向中央扩散强化,6个病灶未见上述强化方式;1个病灶CT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改变.4个病灶见邻近肝包膜凹陷,2个病灶伴随胆管轻度扩张.6例MRI共检出6个病灶,T2WI示5个病灶呈不规则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示相应区域均见强化;另1例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有异常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信号.结论:结节样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多样,与病灶内各种成分的比例和分布相关,其动态增强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利用一种动物岛状肌瓣的模型,探讨肌瓣在四肢骨折修复中促进骨修复的能力。方法:切除家兔的股四头肌和其下前半侧骨膜,暴露股骨干,用电踞切下一块1.5cm×0.4cm大小的皮质骨,半小时后骨块回植原位。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腹直肌肌瓣和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下腹部皮瓣,转位修复兔大腿创面。4周后运用r计数方法测量游离骨块的代谢情况,以确定局部成骨能力。结果:肌瓣组4周后游离骨块的r计数值明显高于岛状皮瓣组,成骨能力强于岛状皮瓣。结论:肌瓣在四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修复中具有很强的促进骨修复的能力,在四肢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9.
将20例高凝状态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另加中药复方丹参及川芎嗪治疗。结果:治疗组高凝状态的改善、血栓烷素B_2(TXB_2)水平的下降和尿蛋白转阴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均<0.01)。提示: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除了传统的西药抗凝剂外,复方丹参及川芎嗪是十分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0.
周易 《长寿》2005,(6):20-21
当年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的理查德·尼克松(1913~1994),为美国第37任总统。所谓“水门事件”,是美国的一个政治事件,其大体经过是这样的: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为尼克松竞选连任总统的工作人员,为了刺探民主党的竞选策略和活动情况,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警卫人员发现后即遭到拘捕。事情牵连到共和党的许多官员,最后牵连到尼克松本人。在各方面的强大压力下,尼克松只好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第二天即怀着极其忧愤抑郁的心情离开白宫,回到其故乡新泽西州的圣克利门蒂。当年他62岁,随后便生了重病,只好在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