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布氏菌病32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菌病又称波浪热,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在牧区流行或暴发流行[1~2]已被临床熟知,但发生在非牧区、症状不典型的布氏菌病患者,易被误诊而延误正规治疗,我院1998-2008年收治误诊病例3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20名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用LAM(100 mg/d),B组单用ADV(10 mg/d),C组单用ETV(O.5 mg/d)治疗,观察患者3,6,9及12个月时血清生化指标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经过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各组HBV DNA载量在3,6,9和12个月后均有大幅度下降,ETV组患者HBV DNA载量下降及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LAM组和ADV组。结论 ETV更适合于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因该病常累及全身多组织、脏器,导致多器官损害,故其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199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HFRS患者1 78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HFRS患者1 786例,均符合 相似文献
14.
异甘草酸镁是第4代甘草酸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保肝作用,其降低转氨酶的效果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以及各种淤胆型肝炎中均得到验证.我们尝试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3~60岁,平均(48±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肝衰竭诊疗指南中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速率法测定鸟嘌呤脱氨酶(GD)活性,探讨GD活性对肝病的特异性诊断意义。方法利用GD催化鸟嘌呤生成黄嘌呤,偶联黄嘌呤氧化酶(XOD)生成H2O2,经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2,4-二氯酚作用生成醌亚胺化合物,从而建立测定GD活性的速率测定法。结果该方法重复性良好,批内度异系数(CV)为2.53%,批间CV为3.57%。最适pH值为7.0,Km=1.09×10^-2mmol/L。线性在13.50U/L以下。健康人GD活性呈偏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P95)〈1.08U/L。急性黄疸型肝炎和继发性肝癌患者GD活性明显增高,其阳性率分别98%和96%。结论该方法快速,精密度高,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使GD能成为临床常规测定项目。GD活性增高对肝实质细胞性急性损害有较高的特异性诊断价值,优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肝功能酶项目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