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因早产、窒息、感染及寒冷等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与局部微循环障碍及棕色脂肪含量不足有关。临床表现为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心率减慢、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水肿且变硬,同时伴有低体温,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继发肺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新生儿硬肿症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E胶丸局部按摩,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并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不同亚组,以同期因胸闷胸痛症状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24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血清Lp(a)检测,比较各组间血清Lp(a)水平,明确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①Lp(a)各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病变组间亦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 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现况。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5626名在上海的农村外来务工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5626名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8.8%(1058/5626)。 SCL-90总分为(114.86±31.21)分,9项因子得分中前3位因子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分别为(1.37±0.43)、(1.31±0.43)和(1.30±0.41)分;SCL-90总分、各项因子分,均低于1986年的全国常模[ SCL-90总分为(129.96±38.76)分,t值为-15.34,-3.84~-24.08,均P<0.01],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及行业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及行业对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人标准体系,并于2013年3至10月期间,选择来自上海市各级医院、工作年限在10年及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且长期从事全科医学临床、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的专家32名,进行三轮德尔菲(Delphi)咨询,以确立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初步建立了一套由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人标准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为职业素养、临床医疗工作能力和教学能力,权重系数分别为0.3320、0.3360、0.3320。三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为0.881、0.897和0.883;评价指标重要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36、0.127和0.204(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全科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可信度高,对于今后全科医学临床师资的遴选、提高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畸形中央尖为牙体非龋性疾病的一种,是牙齿在生长发育期间,因受某种全身的或局部的不利因素所致,使牙体发育异常,但未见到有遗传因素的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母女2人同患畸形中央尖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的脱氧核酶ED5对大鼠颈动脉血管损伤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的脱氧核酶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2004-07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完成。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白鼠96只。随机将动物分为4组:治疗组、稀释液对照组、转染液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4只,每组分为4个时间点(3,7,14,21d)进行观察。①血管球囊损伤的动物模型制作:麻醉后,切开鼠颈正中,钝性分离左颈动脉,血管夹暂时阻断左颈总动脉近心、远心端血流,用2F导管从颈外动脉插入左颈总动脉内,推入0.2mL生理盐水充盈气囊,反复抽拉球囊3次,造成左颈总动脉内膜损伤。②分组干预:假手术组只进行颈动脉结扎,但不插入导管,即不造成动脉内膜损伤。稀释液对照组、转染液对照组、治疗组均在造成血管球囊损伤模型的同时,局部注射200μL的1mmol/LMgCl2液;局部注射含30μL的FuGENE6Reagent的MgCl2液200μL;颈外动脉给予含有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的脱氧核酶500μg+转染试剂FuGENE630μL的MgCl2液200μL。③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检测: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④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合成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⑤血管内膜增生情况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显微镜下观察,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血管内膜和中膜厚度。⑥血管内膜和中膜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⑦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大鼠9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病理形态学改变:内皮损伤后3d内膜增生不明显,7d内膜开始增生,14和21d时内膜增生明显。②血管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蛋白合成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颈动脉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球囊损伤后3,7,14,21d均出现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量的上调。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增高更显著(P<0.05)。③术后7,14,21d血管内中膜厚度:2个对照组和治疗组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组明显小于2个对照组(P<0.01)。④血管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质表达:2个对照组和治疗组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组明显大于2个对照组(P<0.01)。结论:①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略增加,这可能是血管组织的一种代偿反应,同时内膜增生明显。②经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的脱氧核酶治疗出现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高表达进一步增加,内膜增生明显减轻,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的脱氧核酶通过增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而达到抑制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经皮测黄疸仪作为胆红素浓度的动态监测和筛查工具,有研究已经证实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呈较高的正相关,但对测定部位尚无统一的标准.我们对新生儿的额部及胸部经皮测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提高经皮测黄疸的可信度和准确度.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12月在我科住院且目测有黄疸表现的新生儿148例,男98例、女50例,出生日龄0~28天、平均14.5天,其中足月儿82例、早产儿56例、过期产儿10例.  相似文献   
28.
BACKGROUND: Because chondrocytes have no regeneration ability, to select suitable seed cells is the primary problem to repair cartilage defect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llogeneic versus heter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in repairing laryngeal cartilage defects after chondrogenic induction. METHODS: BMSCs from human and rabbit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Passage 3 cells were cultured in chondrogenic induction medium containing transform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and then were dropped onto a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scaffold. Thirt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ree groups: blank control group, human BMSCs group, rabbit BMSCs group. Animal models of laryngeal cartilage defects were made in the three groups. After modeling, saline-soaked PLGA scaffold, PLAG scaffold with human BMSCs or with rabbit BMSCs were implanted respectively into the rabbits in the normal blank, human BMSCs and rabbit BMSCs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type II collagen in the larynx and its surrounding tissues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t 4 and 8 weeks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animals in each group breathed normally with no presence of wheezing, and their eating and activity were good. Moreover, there was no purulency or infection in the three groups. At 4 and 8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positive rates of type II collagen in the two BMSCs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BMSCs groups (P > 0.05).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llogeneic and heterologous BMSCs ha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he repair of laryngeal cartilage defects in rabbits.   相似文献   
29.
背景: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血液透析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仍是目前仅有的治疗选择。随着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从干细胞的角度找到慢性肾病治疗的理想治疗措施。 目的:就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脏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等进行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6-01/2009-12关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诱导性多少能干细胞;慢性肾脏疾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chronic kidney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多种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向肾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损伤修复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肾脏纤维化疾病、终末期肾病的治疗等也有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描述及干细胞治疗肾病的相关机制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新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病。  相似文献   
30.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血液透析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仍是目前仅有的治疗选择.随着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从干细胞的角度找到慢性肾病治疗的理想治疗措施.目的:就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脏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等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6-01/2009-12关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诱导性多少能干细胞;慢性肾脏疾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chronic kidney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多种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向肾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损伤修复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肾脏纤维化疾病、终末期肾病的治疗等也有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描述及干细胞治疗肾病的相关机制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新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