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探讨逆行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在前足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认为足背皮神经皮瓣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术后前足感觉部分缺失为其缺点。  相似文献   
22.
股骨粗隆部骨折为常见髋部骨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作者自2003~2006年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3例,并获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股骨粗隆部骨折为常见髋部骨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作者自2003~2006年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3例,并获随访,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影响腕掌侧切割伤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治疗失误,为临床正确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合并神经,肌腱,血管损伤的复杂腕掌侧切割伤的早期及二次手术处理,结果:发现急诊手术处理存在较多不同程度的失误,是导致患者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手术后处理能够提高治疗优良率,结论:提倡坚决Ⅰ期手术修复神经,肌腿及血管;尽可能采用显微修复方法,能够减少失误;处理腕部尺桡动脉需慎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特点和具体护理措施。对尺侧动静脉内瘘的术前、术后、透析期间及非透析期间的应用和护理体会做出阐述。结果 12例前臂远端尺侧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均成熟,成熟时间4~6周;内瘘成熟后初始透析血流量和1年、2年透析血流量均可达250~300ml/min;2例出现血栓导致内瘘失功,其它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顺利实施手术后只要护理得当,血流量足够,可以保证有效的血液透析。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对延长尺侧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技术在幼儿严重创伤修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幼儿严重创伤15例.一期手术修复13例,二期手术修复2例.分别行损伤血管端端吻合、血管修补及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血管损伤7例(同期修复血管邻近主干神经损伤2例),断指再植2例3指,手部软组织外伤性缺损皮瓣转位修复4例(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1例,筋膜岛状皮瓣3例),跟部软组织外伤性缺损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转位各1例.结果 15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血管损伤术后肢体血运良好,断指再植成活,皮瓣转位及移植术后皮瓣存活,2例出现皮瓣远端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3个月至5年,主干血管及神经损伤修复后肢体血运良好,感觉及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皮瓣外观及成活良好,再植断指功能满意.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幼儿严重创伤疗效较成年人满意,对术者操作和术后管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2011年12月18例青壮年股骨头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8例随访1~5年,2例失访,按美国学会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分,优8例,良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1%。结论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头骨折是一种有效、实用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股/腘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4月至2007年5月治疗股/胭静脉损伤26例。单纯静脉伤12例,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分别采用血管修补术、血管补片修复、端端吻合术、大隐静脉移植及“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静脉。结果23例肢体术后血运恢复。合并股/腘动脉损伤14例中,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3例肢体坏死截肢,4例肢体肌肉部分坏死清创后残留部分功能障碍,单纯股/胭静脉损伤者血管修复后肢体无显著肿胀,血运良好。随访3个月~7年,23例肢体血运良好。结论股/腘静脉损伤修复有助肢体恢复正常血供,优先处理合并动脉损伤,“并管法”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股/腘静脉损伤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经膝关节镜部分切除半月板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我院于1993~1998年4月应用刨削术经关节镜部分切除半月板共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18~72岁,平均50.8岁。内侧半月板13例,其中后角...  相似文献   
30.
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衡双下肢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衡双下肢长度的临床意义和手术设计.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4年10月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4~82岁,平均64.3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退变性骨关节炎8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6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20例,其他2例.其中采用骨水泥型假体12例,混合型假体36例.术前双下肢等长30例,患肢短缩1.0~2.0 cm 10例,短缩2.0~4.0 cm 6例,短缩4.0~6.0 cm 2例.通过术前肢体长度测量及X线片测量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假体,预估股骨颈长和截骨平面;术中磨削髋臼,寻找最佳旋转中心,结合透视及特殊试验修正截骨平面,调节假体颈长,以均衡双下肢长度. 结果术后获随访3~4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优30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术前双下肢等长的30例患者,术后5例患侧延长1.0~2.0 cm,1例延长2.5 cm;术前不等长的18例患者,术后恢复等长10例,患侧延长1.0~2.0 cm 6例,其中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术前短缩4.0~6.0 cm,术后仍然短缩2.0~3.0 cm.Harris评分:术后肢体等长的34例患者平均92.3分,术后肢体不等长的14例患者平均88.6分.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设计、手术技巧及假体设计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肢长度,术后肢体不等长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术前测量及术中应用综合评价方法,重视软组织平衡技术和下肢长度调节方法,掌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衡下肢长度的手术技巧,是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