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术: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根治性切除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肝门部胆癌的临床特点、根治性切除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均诊断明确。根治性切除38例,手术死亡3例(7.9%)。术后并发胆漏5例(13.2%),其中2例并膈下脓肿,均经引流或再次手术引流治愈;右胸腔积液4例(10.5%),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切口裂开3例(7.9%),经再次缝合治愈。术后生存的35例中,有34例(97.1%)获得随访,1,3年生存率分别为91.9%,35.2%,无5年生存者。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联合应用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目前根治性切除率仍较低,术后易复发和转移,鲜有长期生存者。提示即使是根治性手术,其切除和清扫范围可能仍然不够,其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EE)尤其是狼疮肾炎(LN)中的作用地位,从而为探索SLE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诊治和疗效观察提供帮助。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SLE患儿的血、尿MIF、白细胞介索(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进行检测.与健康志愿者对比分析以明确MIF在SLE,尤其是LN中的作用地位。结果LN组尿MIF水平显著高于非LN组。而血MIF、TNF—d和IL-10及尿IL-10和TNF-α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疾病活动组血IL-10显著高于缓解组,而血MIF、TNF—α及尿IL-10、MIF、TNF—α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MIF水平可能与LN存在一定相关性,有望成为SLE肾脏损害及疗效观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3.
附红细胞体(附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国际上关于附红体感染的报道始于1984年,1991年我国报道了首例人附红体感染.对于附红体感染后,引起宿主病理变化以及宿主对附红体感染的免疫反应,在动物中已有研究,而在人骨髓病理改变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则研究甚少.该病在儿童中只有个案报道[1-3],尚无骨髓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变化的资料.本研究根据诊治的6例附红体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文献资料回顾,讨论儿童中附红体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及附红体对人血细胞和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50例接受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6.51%和2.53%,累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2%、41.24%和19.83%,术后化疗次数、血管受侵、肝被膜受侵和术前肝功能情况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 对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肝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也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彰显了医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它强调在医疗实践中贯穿人文关怀的必要性.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人的关怀,也包括对技术的关怀.从人文关怀出发,实现对技术的改善;技术的进步又更加有利于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静脉输液系统中的PICC实现了对外周静脉的保护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仍有外露部件.而静脉输液港可完全隐藏在患者体内,最大程度保护患者隐私,充分实现对患者隐私权的尊重;同时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通过本科乳腺癌患者使用输液港,充分显现出输液港这一静脉通路从设计理念和实际使用过程及效果均折射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6.
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治疗(附14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伴脾功能亢进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结果表明,A和B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血小板、白细胞的回升,A组优于B组(P〈0.01)。A和B两组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12%、50.34%、36.51%及80.50%、31.21%、19.81%,两组3年和5年的生存率统计学有差异性(P〈0.01)。肝脾联合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没有危险性,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为肝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7.
外科治疗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B超、CT或MRI检查,并行DSA8例,IVP 2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88例,姑息性切除18例,未切除1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1例,切口感染9例,腹腔感染6例,切口裂开5例,术后出血4例,肠梗阻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7%(38/120)。88例肿瘤根治性切除者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91.2%和25.1%,姑息性肿瘤切除者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4.1%、27.7%和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CT、MRI和血管造影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提高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生存率的最重要的手段,联合脏器切除能提高肿瘤的完整切除率,良好的手术技能是提高手术切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比较TAC与T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等检查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257例,随机分为TAC组(130例)及TC组(127例),分别给予TAC方案、TC方案化疗4个周期.TAC组129例、TC组124例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TAC组、TC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期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TAC组优于T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及T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TAC方案优于TC方案.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及10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石蜡标本行Ki-67、p53、CK5/6表达的染色,并随访统计其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 TNBC组的Ki-67、p53、CK5/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TNBC组(P<0.05或P<0.01)。TNBC组获得5.5(0.6~10)年随访,NTNBC组获得5.9(0.2~10)年随访。TNBC组有35例(28.7%)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NTNBC组有15例(15%)出现复发转移,TNBC组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NTNBC组(P<0.05)。5年生存率TNBC组为78.5%,NTNBC组为86.7%,TNBC组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NTNBC组(Log rank=5.80,P<0.05)。结论与NTNBC相比,TNBC中Ki-67、p53、CK5/6的阳性表达率相对较高,而其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靶点,可能为寻求新的治疗手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0.
介绍一种新型的中医知识表达语言 TCMKRL.这种语言将有利于中医专家系统知识获取这一瓶颈问题的解决,而且能够被中医师掌握和运用。所开发的专家系统生成母机是按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原则设计的强有力的软件工具,使专家系统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