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33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唐作华  冯晓源  钱雯  宋济昌  周康荣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03-1207
目的:探讨各种Meckel腔病变的常规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Meckel腔病变(31处病变)的MRI表现,且与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1处Meckel腔病变中以肿瘤(n=28)最常见.病变T1WI呈等信号(n=18)、不均匀信号(n=11)、稍低信号(n=1)或稍高信号(n=1);T2WI呈稍高信号(n=8)、等信号(n=7)、高信号(n=6)及不均匀信号(n=10);所有病变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30例病变DWI上呈高信号,且31例呈不同的ADC值,平均ADC值为(1.09±0.22)×10-3mm2/s,最小值为(0.59±0.11)×10-3mm2/s(小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最大值为(2.09±0.41)×10-3mm2/s(软骨肉瘤).结论:常规MRI与DWI和ADC值相结合,对诊断各种Meckel腔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2.
前列腺癌螺旋CT早期增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初步探讨螺旋CT早期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1例活检或临床证实的前列腺癌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90-100ml,3ml/s,延时30s螺旋扫描,层厚5mm,Pitch1:1。结果 11例中4例显示早期较明显强化灶位于周围带,7例未见早期强化。前列腺分区显示较好有助于观察结节增生等情况。结论 螺旋CT团注动脉增强能够显示部分前列腺癌的早期强化,可提高检出率及分辨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CB)影像表现与病理的关系,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骼CB 15例,术前分别行X线平片、CT平扫、MR SET_1WI、T_1WI和SE T_1WI增强扫描.复习影像学图像并与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 15例中,13例位于长管状骨(骨骺12例,干骺端1例),1例位于脊柱椎体及附件,1例位于跟骨.肿瘤直径3.9~7.2 cm,平均5.1 cm.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无明显膨胀性改变.14例病灶边缘隐约呈结节状突起,可见明显硬化边,1例位于跟骨者无明显硬化边缘.位于管状骨者,病灶多位于骨骺中心骨性关节面下,8例可见钙化,5例无明显钙化;位于椎体和跟骨者,均无明显钙化;1例位于跟骨者,内可见小囊变;1例位于脊柱者可见骨性分隔.5例伴有软组织肿胀.CT示病灶密度略低、等或略高于邻近软组织密度,密度不均匀,CT显示细微钙化更有价值.MR T_1WI为低信号,T_2WI为低、等和高混杂信号,肿瘤边缘可见骨质硬化引起的低信号环.结论 CB不仅位于管状骨,也位于脊柱及跟骨等不规则骨.多数位于长管状骨骨骺中心或骨端骨突部位,肿瘤膨胀改变不明显,瘤内可见弓环状或斑点状钙化,边缘呈分叶结节状,常见明显硬化边,可伴有骨膜反应或邻近渗出,多数肿瘤可以确诊.位于脊柱与跟骨者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肾上腺转移腺癌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转移腺癌57例,术前均行MSCT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回顾性分析CT扫描结果并和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57例肾上腺转移腺癌患者共发现93个病灶,单侧21例,双侧36例,右侧64个病灶,左侧29个病灶。病灶境界清楚79个,境界欠清14个。病灶形态圆形或椭圆形57个,不规则形36个。肿瘤直径1.1~17.3cm,其中,〈5.0cm53个,5.0~10.0cm35例,〉10cm5例。肿瘤呈实质性35个,不同程度坏死囊变58个,其中13例病灶坏死显著形成假囊肿样改变。平扫肿瘤CT值为15.2~43.7HU,平均32.8HU;动脉期CT值27.6~63.2HU,平均45.9HU,16个病灶内隐约可见血管影;门脉期扫描肿瘤实质成分强化更明显,强化范围扩大,实质部分CT值为49.4~96.3HU,平均72.5HU。结论:肾上腺转移腺癌大小、形态、坏死程度等征象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肿瘤密度、血液动力学等征象则相对一致。MSCT动态增强可为其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肌肉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表现,探讨MR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肌肉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初诊时均无明确淋巴瘤病史,术前分别经MRT1WI、T2WI和T2WI增强检查.仔细复习MR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6例肌肉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位于颈部2例、上肢1例、下肢3例.6个病灶皆起源于深部肌肉并累及多个肌群,5例病灶侵犯到皮下脂肪间隙,1例累及皮肤,3例肿瘤沿着神经血管束浸润.病灶呈不规则形5例,卵圆形1例.病灶直径7.3~22.5 cm,平均13.9 cm.境界不清楚5例,清楚1例.MR T1WI略高信号2例,略低信号4例,信号均匀;T2WI呈略高信号2例,中等程度高信号3例,高信号1例,信号略不均匀5例,均匀1例.5例瘤内可见固有解剖结构(增粗的肌纤维、肌腱和肌间脂肪)残留.MR动态增强扫描5例,动脉期呈中等程度强化,强化较均匀2例,略不均匀3例;实质期持续强化,强化较均匀3例,略不均匀2例.结论 原发肌肉淋巴瘤在T1WI多呈等低均匀信号,T2WI信号强度低于绝大多数软组织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成人胆管囊肿及其并发症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1个成人胆管囊肿的CT资料,对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其病因、病理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胆管囊肿型Ⅰ型19例,Ⅱ型3例,Ⅳ型4例,Ⅴ型5例,胆管囊肿Ⅰ型常见,成人胆管囊肿合并胆管癌7例,胆囊癌2例,胰腺癌1例,合并结石14例,并发胆管炎7例,胰腺炎3例,7个胆管癌病例,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者3例,胆管壁增厚4例,出现特征性延迟相强化者6例日夜断成人胆管囊肿及并发症的准确性87.09%(27/31)。结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术,诊断成人胆管囊肿及并发症,CT是一种准确的,无损伤的手段。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选择性肺动脉化疗性栓塞治疗肺转移瘤的可行性和疗效,并通过碘油示踪阐明微小肺转移瘤的肺动脉供血情况。方法实验采用新西兰大白兔14只,建立血源转移性肺癌模型。分为3组,A组(4只)作为对照组,B组(4只)和C组(6只)为实验组。所有兔均在全麻下分离股静脉,采用3F微导管行选择性左肺动脉灌注治疗:A组灌注生理盐水5ml;B组灌注表阿霉素(2mg/kg)和卡铂(15mg/kg);C组灌注卡铂(15mg/kg),同时将超液态碘油1ml和表阿霉素(2mg/kg)混合配成碘油乳剂透视下缓慢注入行化疗性栓塞术。术后3周全麻下处死所有存活实验兔(12只),剖胸取肺组织,用4%甲醛溶液固定,取材后石蜡包埋,分别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并计算肿瘤体积,比较各组治疗后体积改变。同时,在C组标本中另外取材,冰冻切片下用苏丹Ⅲ染色监测治疗后肿瘤内部碘油沉积情况。结果A组转移瘤平均体积(130.56±9.41)mm3较经介入治疗后B组(69.47±10.00)mm3、C组(19.73±3.54)mm3左肺转移瘤平均体积明显大,而C组左肺转移瘤体积较B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只兔术中死亡,死亡兔肺转移瘤内均见碘油沉积。另外,化疗栓塞后3周C组转移瘤内仍然可见散在碘油沉积,部分碘油已进入肿瘤实质内。结论化疗性栓塞术治疗肺部转移瘤确实可行,有利于控制肺转移瘤。经过碘油脂质染色进一步证实肺动脉参与了转移性肺癌的血供,尤其是参与了早期肺内微小转移结节的供血。随肿瘤结节的不断增大,转移瘤的肺动脉血供也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78.
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与CT增强的关系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54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预后以及CT增强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127例周围型肺癌的MVD,并与CT增强程度(87例回顾性,40例前瞻性动态增强)以及转移、预后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瘤内微血管的分布以肿瘤外围浸润前沿及间质中较为密集,肿瘤实质区及坏死区血管稀疏。回顾组与前瞻组腺癌的MVD均明显高于鳞癌,回顾组分别为57.6±18.4与41.5±20.1  相似文献   
79.
淋巴管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探讨淋巴管瘤CT和MR表现及影这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2例淋巴管瘤,小儿3例,成人9例;CT扫描11例,MR扫描1例,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相似文献   
80.
结外淋巴瘤:影像学共性特征与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 分析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外淋巴瘤病例,非霍奇金病54例,霍奇金病3例,初诊时均无明确淋巴瘤病史,术前分别经常规X线、CT和MRI检查.结果 57例结外淋巴瘤中,消化道14例,骨骼9例,脑7例,肾5例,肺4例,脾4例,肾上腺4例,肝脏3例,肌肉3例,胰腺2例,睾丸1例,阴道1例.常规X线检查22例,术前诊断6例;CT检查39例,术前诊断17例;MRI检查19例,术前诊断12例.CT检查47个病灶中,41个病灶密度均匀,6个病灶有程度不等坏死.MRI检查26个病灶中,T1WI为低或等信号,25个病灶T2WI为低、等或略高信号,1个病灶为高信号;17个病灶信号均匀,9个病灶信号不均匀.动态CT和MR增强47例,除脑淋巴瘤为进行性显著持续强化外,其他部位淋巴瘤为进行性轻到中度延迟强化.结外淋巴瘤瘤内常可见脏器原有解剖结构,如血管、支气管、肾盂、肌间隙等残留.结论 结外淋巴瘤共性表现包括肿瘤密实,瘤内可见原有解剖结构残留,MR T2WI多为等或略高信号;一般轻度至中度延迟强化.掌握结外淋巴瘤的一些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