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33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提高对骨纤维结构不良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诊断明确的骨纤维结构不良,侧重于比较8例X线表现和MRI之间影像学特征的关系和差异。结果:本组3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在X线平片或CT表现为磨玻璃状、囊状、丝瓜筋状和虫蚀状,其中2例磨玻璃状、3例囊状及2例丝瓜筋状在MRI-SE序列T2WI显示为不同的信号强度。结论: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内纤维和骨样组织呈不同的比例,X线平片和CT往往难以显示这种比例上的差异,而MRI显示则较敏感,了解并熟悉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472.
目的探讨DEN诱发大鼠肝细胞癌(HCC)过程中不同性质结节的MRI表现.方法Wistar大鼠60只,设实验组(n=50)和正常对照组(n=10),前者饮水中加入二乙基亚硝胺直到第14周,第1~20周随机抽取大鼠进行MRI扫描,次日处死大鼠,观察肝脏并取样送病理,对83个结节的MR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该模型的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中毒性肝炎期、轻度肝纤维化期、肝再生结节出现及肝硬化期、HCC期.癌瘤直径可达20 mm以上.在T2WI上可以识别的结节数量多于T1WI,但表现缺乏特异性;癌结节在T1WI上一般呈较低信号.结论DEN诱发大鼠HCC模型可依次出现各种结节,较为适合影像学研究.其细胞毒性反应重,纤维化程度较轻,MR常规平扫对结节的定性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473.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198 9年 ,单层螺旋CT(SCT)应用于临床 ,开创了CT容积扫描模式 ,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图像后处理软件 ,实现了CT血管造影术 (CTA)。CTA是一种非创伤性的评价血管系统的检查方法。SCT对主动脉、肺动脉等大血管的检查已部分取代了常规血管造影术 ,但在较大范围的中小血管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有 :(1)图像的Z轴分辨率低 ,难以克服部分容积效应和阶梯状伪影 ;(2 )扫描速度相对较慢 ,图像伴有运动伪影 ;(3)球管热容量低 ,限制了扫描范围。SCT的设计特点决定了CTA的上述特性。通常SCT是采用扇形射线束 ,探测器为单…  相似文献   
474.
CT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目的:综合评价CT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989年1月 ̄1994年4月,共269例胃异常病变患者接受了CT检查,肿瘤性病变者238例,其中胃癌198例,均属中晚期,78例为回顾性分析,120例为前瞻性研究,16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CT机为GE CT/9800 Quick,检查前10分钟肌注654-220mg,口服水1000ml作为对比剂,患者体位根据病灶部位而定。结果:采用新的CT检查  相似文献   
475.
目的 :探讨以叶酸介导的MR对比剂Gd DTPA Folate对裸鼠肿瘤信号改变的规律 ,评价其对肝肿瘤诊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DTPA Folate与GdCl3 在一定条件下等摩尔反应 ,过滤后得到Gd DTPA Folate ;将 5~ 6周龄SPF级BALB/C裸鼠皮下接种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作为动物模型 ;将裸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前者注射Gd DTPA Folate ,后者注射含相同Gd离子浓度的Gd DTPA ,注射部位为尾静脉 ,注射剂量 0 .2ml。观察注射前后两组T1WI瘤体信号改变情况 ,判断指标为对比信噪比 (CNR)。注射后扫描时间点选为即刻、1、2、3、4、6、12及 2 4h。结果 :注射对比剂后 2~ 3h ,实验组裸鼠瘤体信号强度较对照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2 694/2 .2 977,P <0 .0 5 )。结论 :Gd DTPA Folate对裸鼠肝癌模型 (SMMC 772 1)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476.
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诊断布加综合征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上布加综合征(BCS)的各种表现,并初步评价该项新技术的价值。方法33例BCS患者行3DCEMRA检查。23例为继发性BCS,分别继发于肝细胞癌(21例)、右肾上腺癌(1例)或血栓性静脉炎(1例)。10例为原发性BCS。观察肝静脉、下腔静脉(IVC)和门静脉的开放性,观察有无肝内外侧支、肝实质病变和门静脉一体静脉间曲张静脉。10例患者行下腔静脉造影术,2例行肝右静脉穿刺造影术,把3DCEMRA所获的诊断结果与造影相对照。结果3DCEMRA可显示BCS的各种表现。肝静脉表现包括:癌栓形成(19例)、肿瘤压迫(2例)、肝静脉未显示(4例)和局限性狭窄(4例)。IVC表现为严重狭窄或闭塞(10例)、肿瘤直接侵犯(2例)、癌栓形成(3例)、血栓性静脉炎(1例)和隔膜形成(3例)。9例显示肝内侧支形成,其中2例显示“蜘蛛网”征象。所见的肝外侧支包括扩张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13例),以及左肾一膈下一心包膈静脉侧支(2例)形成。2例患者发现门静脉左支闭塞,10例患者发生门静脉.体静脉间静脉曲张。3DCEMRA发现的肝实质病变有:尾叶增大(7例)、不均匀强化(18例)和并发肿瘤(18例)。12例3DCEMRA诊断结果均与造影结果一致。结论3DCEMRA能显示BCS的各种征象,并能帮助提供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77.
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兔VX2肝癌模型制作的改进和CT评价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目的 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介入治疗学研究,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螺旋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80只),瘤种采用动物自身接种传代保存,取瘤块组织(1~2mm^3大小)接种肝脏左叶深部,于接种后7、14天分别行CT平扫、动脉早期、门脉期早期、门脉期扫描,少数动物于接种后21天再次CT扫描。结果 72只(90%)动物接种成功,瘤灶以种植后2周CTJ了  相似文献   
478.
CT结肠造影术四种后处理方法检查结直肠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目的 比较研究CT结肠造影术4种后处理方法检查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螺旋CT机对64例结直肠癌病例行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应用4种后处理方法获取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pormation,MPR)、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分结直肠癌环肠周侵犯程度、长度和分型3方面比较分析所得结果。病变均经手术和(或)常规结肠镜(conventional colonoscopy,CC)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MPR、CTVC、SSD和Raysum对结直肠癌环周侵犯程度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82.8%、79.7%和79.7%,MPR与CTVC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肿块分型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81.3%、76.6%、95.3%和100.0%,CTVC与SSD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对肿块分型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81.3%、92.2%、71.9%和71.9%,CTVC与SSD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MPR能准确判断肿块环肠周的程度;Raysum能比SSD更可靠地显示肿块的长度,判断较准确;CTVC有助于肿块分型的判断。结论 MPR、CTVC、SSD和Raysum检查结直肠癌各有优缺点,4种后处理方法的结合能更全面显示肿块的情况。  相似文献   
479.
肝脏肿瘤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肝脏CT检查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对螺旋CT(S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参数的选择,在小HCC检测、诊断以及与其他肝内占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480.
【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误诊或漏诊的 44例肝细胞肝癌 (HCC)病例的CT表现 ,探讨误诊和漏诊的原因 ,以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GEHispeedAdvantage螺旋CT机行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 2 5~ 30s行动脉期扫描 ,70s行门脉期扫描 ,而 3~ 4min行延迟期扫描。观察病灶的部位和强化方式。结果 :漏诊的8个病灶均 <1cm ,其中 3个病灶在多期扫描中均未能发现 ,其余 5个病灶因观察分析不仔细而漏诊。 9个病灶误诊为肝外病变 ,如肾上腺肿瘤、胃平滑肌瘤、胆囊癌和副脾。但这 9个病灶均有典型的HCC的强化方式。 2 2个病灶因强化方式不典型误诊为其他肝脏病变 ,其强化方式有 :动脉期强化明显 ,门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动脉期病灶边缘有环形或点状强化 ,门脉期和延迟期仍有持续强化 ;病灶始终无强化。另有 3例含大量脂肪成分误诊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HCC的特殊病理改变和生长方式是造成其在多期扫描中强化方式不典型而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了解其特殊的病理改变和生长方式以及仔细分析和阅片可进一步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但在微小肝癌的检出和肝硬化结节与少血供HCC的鉴别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