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庆涛  朱红  贺蓓  姚婉贞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1):1607-1611
目的研究低危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降低住院费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治疗的236例低危CAP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总住院费及构成情况、抗菌药使用情况,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总住院费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2d,静脉抗菌药治疗时间中位数为10d。总住院费中位数为4619.3元(均值为5856.8元),其中药费占48.9%,化验费21.9%;放射费8.6%,医务人员费用6.5%,床位费6.3%,检查费5.3%。6年来患者的总住院费无显著增加(P=0.24)。总住院费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住院天数、静脉抗菌药治疗天数、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和年龄(标准化回归系数依次为0.398、0.317、0.159和0.147,P值依次为0.000、0.000、0.009和0.016)。结论严格把握我国CAP指南的住院标准,对住院患者合理减少静脉用药时间,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可以降低低危CAP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2.
1994年12月~1995年12月用尿激酶行冠状动脉内溶栓(PTCR)10例.血管再通为8/10,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同时PTCR较静脉溶栓适应证拓宽;在直接造影观察下,若PTCR疗效不满意可立即采取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进一步治疗;PTCR使完全闭塞血管的再现,又为进一步PTCA标明了导引钢丝的推进途径;在冠状动脉造影下直观血栓溶解状态,可决定溶栓、抗凝药物的及时恰当使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本疗法确有用药剂量小、并发症少、血管再通率高、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等优点.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将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天,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天,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效果,但研究组起效快,疗效更好(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4.
2008年卫生部正式发布了住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质量控制指标,这些指标的确定参考了国内外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及我国的具体国情,经过了专家的反复论证,具有循证医学依据。实行社区获得性肺炎质量管理,将有助于提高住院患者疗效、降低医疗费用并控制病原体耐药。  相似文献   
35.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国外指南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新的CAP指南建议根据肺炎严重程度评分确定治疗地点,门诊患者不推荐常规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时机、疗程、联合用药进行了规范.新的HAP指南中预防仍是关注焦点,建议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维持合适的导管气囊内压以降低吸入风险.经支气管镜与盲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培养相比,并不增加诊断价值.新的HAP指南还推荐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6.
2001—2005年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变迁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我院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5年呼吸科病房送检的所有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每例患者只收集第1株分离菌。结果共收集分离菌87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金葡萄中MRSA达72.4%,5年中呈增加趋势;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25%~66.7%,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2.2%~27.3%;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产ESBL大肠埃希菌株的分离率为33.3%~38.9%,肺炎克雷伯菌为14.3%~19.2%;2005年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在70%以上的药物依次为头孢他啶87%、阿米卡星82.6%、头孢哌酮-舒巴坦78.3%、亚胺培南73.9%、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3.9%和头孢吡肟71.4%。结论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符合国内细菌耐药性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患者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用药史等因素有关,对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调查其定植或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价该菌所致医疗相关性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复习病历收集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或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菌株的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研究期间共分离到49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其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为7型,共45株(91.8%)具有同源性。分离到菌株前患者最常见的暴露因素为住ICU、侵入性操作和低白蛋白血症,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和脑血管病(10例)。在这49株菌中,定植者28株,导致感染者21株,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为38.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是导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OR=1.7,95%CI1.1~2.5)。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单药治疗(11/13例,84.6%vs.3/17例,17.6%),尤其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结论:我院自2007年出现了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院内播散,导致播散的危险因素为住ICU、侵入性操作、低白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脑血管病,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可能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39.
美罗培南个体化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罗培南作为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往往是治疗严重感染的最后选择,其个体化给药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药代/药效学(PK/PD)参数可用于优化美罗培南给药方案,但美罗培南的体内代谢和消除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进行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研究以更好地表证个体差异.利用PPK模型,结合患者个体资料、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临床药效学参数可实现美罗培南的个体化给药,从而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避免治疗过度.本文就近年来美罗培南个体化给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周庆涛  贺蓓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4):1671-1671
2009年4月15和17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了2例人感染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S-OIV)病例,这2例患者不存在流行病学相关性,但病原体具有同一种基因组特点,不同于以往发现的甲型人或猪流感病毒的新型病毒.截至5月5日,墨西哥、加拿大和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发现感染此新型病毒的病例,而美国确诊病例已达642例,分布于全国41个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