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肺、脾、肾虚为本,兼以肝郁气滞,痰瘀为标,外感风寒为主要诱因,临床常以调摄肺、脾、肾,化瘀祛痰,扶正祛邪相结合,采用中药复方、推拿、冬病夏治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2.
周庆伟 《肿瘤》2007,27(9):702-705
目的:研究确定磷酸二脂酶(phosphodiesterase,PDE)抑制剂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以及在体内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C57BL/N6纯系小鼠为体外、体内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方法检测PDE2(ENHA)、PDE4(RP705)抑制剂对HUVEC中cAMP的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系。ENHA和RP705联合应用在C57BL/N6小鼠中的抑瘤作用。结果:PDE2选择性抑制剂EHNA(25μmol/L)和PDE4选择性抑制RP705(15μmol/L)均能够抑制由VEGF剌激的HUVEC增殖和迁移,并能增加HUVEC内cAMP含量,实验结果还显示PDE2和PDFA抑制剂的联合应用能够抑制体内血管生成,对C57BL/6N小鼠的抑瘤率达45.50%。结论:上述结果充分提示在病理性血管生成中PDE2和PDE4可能是新的潜在性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18F—FDOPET/CT在胃部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胃部病变患者PETCT表现,部分患者胃部充盈下延迟2h扫描或加行CT增强扫描表现。结果(1)48例胃癌确诊35例,其中腺癌34例,印戒细胞癌1例,其中1例胃镜示黏膜下早期胃癌,PET/CT未发现明显病灶。(2)对胃间质瘤4例,良性平滑肌瘤2例,恶性间质瘤2例能准确定性、定位及显示毗邻关系。(3)对胃淋巴瘤3例均能准确定性、分期及显示累及范围等。(4)胃炎性摄取或生理性摄取20例,其中8例胃镜示慢性胃炎。结论^18F-FDGPET、/CT检查对大部分胃部肿瘤及转移灶可准确定性,但早期黏膜下病灶有可能漏诊;对部分正常胃部或炎性病变结合放射性分布特点、胃壁形态,必要时胃部充盈下或低张状态下行CT扫描、延迟扫描或增强扫描等有助于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UA)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熊果酸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T-24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细胞迁移法检测UA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建立膀胱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UA对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各治疗组UA能较明显抑制T-24细胞增殖、迁移,并在48 h抑制作用明显.在体内使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并表现具有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UA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成,其作用靶点可能为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55.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血浆、红细胞内微量元素含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慢阻肺患者120例,每日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疗程14天。结果:患者血浆中微量元素锌、铁值增高,铜值降低;红细胞中锌、铁值降低,铜值升高;肺功能指标(肺活量、快速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有所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机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使慢阻肺患者微量元素失调得到纠正,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56.
宋东升  周庆伟 《河南中医》2011,31(2):149-150
目的:观察益肺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补肺健脾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益肺呼吸操锻炼,6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I)、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I/FVC)。结果:治疗组患者FEVI、FVC、FEVI/FVC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P〈0.01)。结论:益肺呼吸操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对于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7.
中医药治疗肺癌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西药相比,不仅副作用小,还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周庆伟教授擅长各种呼吸疾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治疗和防护,尤其在肺癌的治疗上有独到见解,认为肺癌基本病机是精气亏虚,痰毒互结。正虚为本,痰毒瘀为标。病位在肺,涉及脾肾,与情志郁结,饮食失调,久病体虚,年老正气亏虚有关。周庆伟教授根据中医经典理论,提出治疗本病应以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为原则,总结出抗癌方,现分别从该方的组成、功效、随证加减等方面分析周师治疗肺癌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8.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所导致的肺功能减退,以进行性加重的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常以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峰值呼气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作为衡量此类疾病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在中医上,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杂合肽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药效实验,采用MTT法及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法,体内采用Lewis肺癌瘤株于腹股沟皮下接种C57BL/6N小鼠,观察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 杂合肽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48小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体内使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毛细血管稀少,并表现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杂合肽能够明显抑制荷瘤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0.
抗纤颗粒治疗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庆伟 《四川中医》2005,23(9):27-2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抗纤颗粒加小剂量强的松对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抗纤颗粒加小剂量强的松,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加富露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和BALF中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胸片和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抗纤颗粒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并且能降低患者血清和BALF中TNF-α的含量。其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