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评价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轻度20例、中度9例、重度5例),在常规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注射治疗,每次0.1 mg/kg,每8 h 1次,连用1~3 d,休克纠正后停用;对照组25例(轻度14例、中度6例、重度5例),仅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每2 h评价1次,记录休克纠正时间。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轻度新生儿休克纠正时间M(P25~P75)为2.0(2.0~4.0)h,对照组轻度新生儿休克纠正时间M(P25~P75)为4.0(2.0~8.0)h,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Z=-1.853,P=0.113(双侧),P=0.148(精确概率检验)〕;治疗组中重度新生儿休克纠正时间为8.0(2.0~8.5)h,对照组中重度新生儿休克纠正时间为12.0(10.0~16.0)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2.295,P=0.022(双侧),P=0.021(精确概率检验)〕。结论:在常规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休克,可以更快地纠正中重度新生儿休克。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大,副作用也很少。  相似文献   
22.
新生儿红臀与局部霉菌感染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解新生儿红臀与霉菌感染的关系,对30例红臀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取红臀患儿患处皮肤脱屑及分泌物涂片检查,霉菌检出阳性率为73.3%(22/30),其中使用抗生素3天以上的霉菌阳性率为85.0%(17/20)。使用抗生素3天以内或未使用抗生素的霉菌检出率50.0%为(5/10)。霉菌阳性者用自配的制霉菌素药膏局部应用12~24h见效,全部在3天内治愈。提出新生儿红臀特别是长期应用抗生素发生红臀的患儿,发生红臀与霉菌感染有关,应用制霉菌素药膏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3.
一直以来,儿科病人静脉输液治疗要求的静脉通路开放,对护理人员是一种挑战,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b irth we ight infants,VLBW I)要求的穿刺技术更高。经周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就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我科于2003年4月8日在全省第1次开始将PICC成功地应用于VLBW I以来,大大减少了反复穿刺给VLBW I带来的痛苦,也避免了高浓度、强刺激的药物(如静脉营养液)所造成的外渗,避免了医疗纠纷。1护理问题1·1家长拒绝使用…  相似文献   
24.
开放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儿科实习4周的56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名)实施开放教学法,对照组(2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出科时理论考核成绩(93.7±2.3)分、操作考核成绩(88.9±6.9)分,对照组分别为(91.8±3.0)分、(82.2±8.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科实习收获、对教学评价、学习的压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开放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儿科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25.
改良抚触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抚触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3例早产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改良抚触并观察效果。结果抚触组发生呼吸暂停0.56±0.27次,吸氧时间2.50±0.87h,住院时间18±2.5d,体重每日增加33.25±8.45g。对照组发生呼吸暂停4.86±0.59次,吸氧时间5.80±0.96h,住院时间23±3.0d,体重每日增加28.65±9.25g。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改良抚触,能有效预防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26.
27.
针灸治疗马凡氏综合征伴发截瘫1例王铁林,周广玲患者,男,26岁,1992年6月5日以双下肢无力伴发音嘶哑2个月来门诊治疗。既往史:1978年(12岁)发现双侧晶体异位,1984年出现自发性气胸,经当地医院治疗后身体康复;1991年3月发生主动脉弓血管...  相似文献   
28.
脐疗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脐疗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具有方法简便、疗效好、无创伤、无痛苦的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病症的治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技术与临床结合,脐疗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创新与发展。文章介绍了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临床经验报道,并阐述了脐疗治病的机理与临床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苯巴比妥与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156例需要镇静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苯巴比妥组78例和水合氯醛组78例,分别给予苯巴比妥注射或水合氯醛口服,分析镇静效果与镇静起效时间.结果 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苯巴比妥(χ2=4.48,P<0.05),水合氯醛镇静起效时间优于苯巴比妥(χ2=5.37,P<0.01).结论 水合氯醛口服镇静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镇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