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闽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关联性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闽南地区HLA-B27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意义。方法:用特异性HLA-B27抗血清对临床疑似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1500例和1500名健康者进行HLA-B27检测。结果:疑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500例,其中男性1212例,女性288例,男女比例约为4:1。B27阳性率为67.07%,其中男性70.05%(849/1212),女性54.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时期。1500名健康者中HLA-B27阳性39例,阳性率为2.6%。结论:AS与HLA-B27相关性强,HLA-B27血清学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同时测定仙龙解毒饮中甘草苷、甘草次酸及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85 cm,有效长度78.5 cm),以50 mmol/L硼砂-乙腈(95∶5)为运行缓冲液,调节缓冲液pH值为8.50,进样条件30 kPa×10 s,毛细管柱温25℃,运行电压22 kV,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甘草苷、甘草次酸、甘草酸在30 min内分离,分别在12~120、15~150、8~1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0%、98.51%、98.40%,RSD分别为2.49%、2.79%、0.40%。结论本文所建立方法准确、稳定、可靠,为仙龙解毒饮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进行性感染性疾病,首发症状为痛性红色肿胀,进而形成筋膜、皮下组织、皮肤广泛性坏死。此病多发生于阑尾切除术后、结肠术后或会阴术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常合并中毒性休克,如不及时确诊及处理,患者往往死于败血症和毒血症。2007年12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阑尾炎并发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福建汉族人群D2S44、D10S28、D4S163 VNTR多态性,为亲权关系概率计算提供基因频率。方法 采用美国Lifecodes公司提供的VNTR检测试剂盒,应用RFLP技术首次对福建省9个地市103名汉族无关个体进行D2S44、D10S28、D4S163 VNTR多态性研究,并将所得基因频率与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区进行比较。结果 福建汉族人群三位点VNTR呈高度多态性,其杂合率分别为88.6%、86.3%、90.6%,呈孟德尔经典遗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 福建、台湾、香港、新加坡华人互为比较,D2S44、D10S28位点基因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别(P>0.500)。  相似文献   
35.
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应用于肠外瘘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应用于肠外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并发肠外瘘的12例病人,早期采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总结分析护理方法及引流效果。结果选择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本组均无引流相关并发症,拔管顺利。结论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引流有效、充分,是肠外瘘引流治疗的最有效方法,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36.
马跃新  冯有龙  吴嫣艳  周娟娟  张莹  杨静  曹玲  黄青 《中草药》2021,52(24):7645-7657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是一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植物内源性毒性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目前已在约3%的开花植物中鉴定出600余种PAs及其氮氧化物。对可能含有毒性PAs的中草药,尤其是《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录的品种进行了详尽梳理,对PAs的基本结构、植物来源和各国监管机构对其风险评估和限值制定情况,以及近年来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难点进行讨论,对毒性PAs的监控提出建议,旨在为毒性PAs的检测研究、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警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建泽泻原萜烷型三萜类成分生物合成关键酶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SS)进行基因全长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建泽泻总RNA为模板,运用同源克隆法和RACE技术克隆建泽泻SS基因的cDNA全长,并通过DNAMAN软件及ExPASy在线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 获得建泽泻SS基因全长cDNA,GenBank注册号为JX866770,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cDNA序列全长为1 577 bp,包含一个长1 230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409个氨基酸的蛋白,与其他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预测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104,等电点为5.97,无信号肽,包含2个富含天冬氨酸(DXXDD)的保守功能域。结论 首次克隆获得建泽泻SS基因的全长cDNA,为泽泻原萜烷型三萜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阐明与生物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联合贝那普利钠(洛汀新)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配合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按0.6-0.8g/(kg·d),同时据血糖水平使用胰岛素,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以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内,及其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钠2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35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除低分子肝素外,未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包括中药).分别在第O、8周留取24小时尿标本,查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同时留取清晨空腹血标本,查血清肌酐(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β2-微球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部分凝血指标并使用测得的血清肌酐值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加用低分子肝素组下降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8周后血TG、TC、血尿酸、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加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流流变性能、抗凝,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G F 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及过敏反应.结论 ①贝那普利钠单独应用及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均可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但联合治疗效果更好;②低分子量肝素可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高血脂水平、血尿酸、β2微球蛋白水平,并且能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流流变性能、抗凝;③两药联合应用8周对于GFR无明显影响;④二药联合应用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计算化的认知行为治疗(CCB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LLD)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LLD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58例)在加用CCB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抑郁量表(GDS)、NIHSS量表的变化;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89.66%)高于对照组(70.6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DS、HAMD、NIHSS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NE含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CRP含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CBT可改善LLD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颗粒联合推拿治疗婴幼儿轻度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轻度缺铁性贫血患儿分为2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予以推拿联合富马酸亚铁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推拿联合健脾生血颗粒冲服的治疗方案。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后3个月采集末梢血行血液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中医症候总积分(面色、食欲、神疲乏力、大便、唇舌色)。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面色、食欲、神疲乏力、大便、唇舌色)得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联合推拿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注意足够疗程,药物与推拿相结合能提高患儿食欲,改善临床症状及指征,家长及婴幼儿的接受程度高,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