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半相合骨髓移植(HBMT)免疫耐受的疗效。方法用雄性SD大鼠及雌性Wistar大鼠建立HBMT动物模型,取供鼠外周血诱导培养imDC,实验组(n=10):接受HBMT+供鼠imDC输注;对照组(n=10)只接受HBMT;观察比较2组受鼠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 1)实验组受鼠的aGVHD发生率为60%(6/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0/10)(P<0.05);2)实验组受鼠的临床aGVHD评分为(2.7±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1.5)分(P<0.05);3)实验组受鼠小肠aGVHD的发生率44.4%(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0/10)(P<0.05)。结论 imDC可降低大鼠HBMT后aGVHD的发生率并减轻大鼠HBMT后aGVH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疗效。 方法: 对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难治性GVHD和PRCA的10例患者应用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处理方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BU/CY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TBI/CY方案。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8.1×108/kg,CD34十细胞中位数为9.2×106/kg。应用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和短程甲氨喋呤预防GVHD。采用美国Baxter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新鲜冰冻血浆2500~3000ml,每例患者置换2~4次。 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经短串联重复序列DNA位点分析,10例患者移植后血细胞的DNA与供者血细胞DNA完全一致。7例GVHD患者血浆置换后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血浆置换前(P均<0.05),其中6例临床症状减轻,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11~50个月),均无疾病进展而生存;1例患者移植后14个月死于慢性GVHD。4例PRCA患者经治疗后红细胞恢复,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上,血型均转为供者血型。 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干细胞移植后GVHD和PRC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后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方法 对该院采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2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共死亡42例,死亡率33.1%.死于疾病复发21例,感染14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植入失败1例,重症肝炎1例,重症胰腺炎1例.疾病进展或未缓解期移植27例,死亡21例.结论 疾病复发和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而移植前疾病进展或未缓解者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15.
16.
多媒体技术已越采越多地应用于医学教育,特别是抽象的学习内容,比较强调使用多媒体教学[1]。实验血液学因其专业性强、内容抽象而成为诊断学教学的难点内容之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血液学教学有许多优点,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Primarygastrointestinalmalignantlymphoma ,PGML)由于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与常见胃肠道疾病相似 ,因此误诊率很高。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36例PGML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中 ,男 2 1例 ,女 15例 ,男女比例为 1.4 :1;年龄 18~ 80岁 ,中位数 4 6岁。 36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原发于胃 16例 ,回盲部 8例 ,结肠 7例 ,回肠及直肠各 2例 ,广泛累及十二指肠、回肠及结肠 1例。1 2 临床表现 腹痛 2 8例 ,黑便 11例 ,腹部包块 7例 ,腹胀 6… 相似文献
18.
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PE)术已被广泛用于免疫性疾病与非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1997年9月至1999年2月我科应用CS-3000plus 血细胞分离机进行PE术治疗病人7例(24次),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ALK-1及ENG基因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对序列分析发现突变者进行限制性酶切实验。结果:①本家系包括5代共62位家系成员,包括先证者在内共19位家系成员反复鼻衄;②序列分析显示反复鼻衄家系成员的ENG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G207A突变;③酶切分析显示存在ENG基因第2外显子G207A突变者不能被限制性内切酶GsuI切断,而无G207A突变者可被限制性内切酶GsuI切断。结论:本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以反复鼻衄为主要表现,患者ENG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G207A突变,这种突变可能是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导致的ENG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