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KOA患者9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观察组给予浓度30 mg/L的医用臭氧30 mL膝关节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10 g/L膝关节内注射,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  相似文献   
72.
目的计算机辅助建立髋关节可视化三维解剖模型为影像诊断学和虚拟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选取30例患者,对其髋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以Dicom3.0格式直接导入计算机图形图像工作站,进行精确勾画及三维体素重建。结果三维重建模型能清楚显示髋关节骨性结构的毗邻空间关系,完整显示了髋关节及骨髓腔等的轮廓及内部细节并能在三维空间内能够任意角度旋转观察。结论计算机辅助髋关节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可全面准确重现髋关节三维立体形态和空间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髋关节假体设计及虚拟植入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从Flk-1因子表达变化揭示老年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再生机制。方法:SD雄性青年和老龄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假手术组、青年模型组、老龄假手术组、老龄模型组,模型组分为I 3h、I/R 1d、3d、6d、12d时间点。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测定脑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场面积、Flk-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老龄假手术组MVD较青年假手术增高(P<0.01),老龄模型组I/R 1d、3d、6d、12d MVD、血管场面积较青年模型组降低(P<0.05,P<0.01)。青年模型组MVD于I 3h开始增加,I/R 6d达峰值,持续至I/R 12d;老龄模型组MVD自I 3h持续下降至I/R 12d。青年模型组I/R 1d血管场面积明显增加,I/R 1d~6d逐渐下降,至I/R 12d又明显增高;老龄模型组血管场面积于I/R 1d达峰值,后逐步下降。老龄假手术组Flk-1表达较青年假手术组增强(P<0.01),老龄模型组I 3h Flk-1表达较青年模型组增强(P<0.01),I/R 3d、6d、12d Flk-1表达较青年模型组减弱(P<0.01)。老龄模型组Flk-1表达逐步增强至I/R 1d达峰值,此后表达迅速减弱。青年模型组Flk-1表达峰值出现较老龄模型组延迟,I/R 3d表达最强,至I/R 12d表达仍能维持一个较高水平。老龄模型组I/R 3d、6d、12d Flk-1 mRNA表达水平较青年模型组降低(P<0.01)。青年和老龄模型组Flk-1 mRNA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呈现出表达逐步增强的趋势,均于I/R 1d达到峰值。老龄大鼠Flk-1 mRNA表达于I/R 1d后迅速减弱,而青年大鼠至I/R 12d仍可维持一个相对高的表达水平。结论: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微血管生成能力明显减弱,其机制可能与促血管生长因子Flk-1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减弱有关。Flk-1表达在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增龄因素可能是导致Flk-1因子表达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运用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 26例轻、中度AD患者按配对方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空白对照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在神门、丰隆、太溪和足三里穴进行埋线,空白对照组用相同操作方法刺激穴位,但埋线针不穿入羊肠线,两组患者均每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6次.分别于首次治疗前1周内和6个月治疗结束后l周内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价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ADAS-Cog)对两组进行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脑功能成像检查,获得脑内血氧变化的数据,利用SPM软件对两组治疗后量表评分的变化与脑内血氧变化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穴位埋线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ADAS-Cog评分显著降低(P<0.01).空白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DAS-Cog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ADAS-Co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MMSE评分变化相关的穴位埋线效应激活的主要脑区,左侧:额下回、额中回、额上回、颞横回;右侧: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海马回、扣带回、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与ADAS-Cog量表评分变化相关的穴位埋线效应激活的主要脑区,左侧:额上回、额中回、梭状回、颞下回、海马回;右侧: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梭状回、颞横回、枕中回、中央后回.结论 穴位埋线通过激活额叶、颞叶、边缘系统和小脑等与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5.
针灸配合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骶管冲击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骶管冲击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4.6%,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7.0%,总有效率为8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笔者应用针灸加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运用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 26例轻、中度AD患者按配对方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空白对照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在神门、丰隆、太溪和足三里穴进行埋线,空白对照组用相同操作方法刺激穴位,但埋线针不穿入羊肠线,两组患者均每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6次。分别于首次治疗前1周内和6个月治疗结束后1周内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价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 cognitive, ADAS-Cog)对两组进行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脑功能成像检查,获得脑内血氧变化的数据,利用SPM软件对两组治疗后量表评分的变化与脑内血氧变化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穴位埋线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ADAS-Cog评分显著降低(P<0.01)。空白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DAS-Cog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ADAS-Co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MMSE评分变化相关的穴位埋线效应激活的主要脑区,左侧:额下回、额中回、额上回、颞横回;右侧: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海马回、扣带回、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与ADAS Cog量表评分变化相关的穴位埋线效应激活的主要脑区,左侧:额上回、额中回、梭状回、颞下回、海马回;右侧: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梭状回、颞横回、枕中回、中央后回。结论 穴位埋线通过激活额叶、颞叶、边缘系统和小脑等与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临床疾病,根性痛是主要症状之一.文章通过整理归纳并深入研究周友龙教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的经验发现:周友龙教授在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急性期,依据经络皮部理论,按照"循经分布,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针到痛止,镇痛效果显著,持续时间长.文章旨在整理总结周友龙教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79.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的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2012—2022年针灸治疗TKA术后的临床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 18.0和Gephi 0.9.2软件对腧穴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2篇文献,提取82条针灸处方,涉及60个腧穴,使用总频数453,其中足三里运用频数最高,其次为血海、梁丘等。所使用经脉中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特定穴共计34个,以五输穴应用频数最高,其次为下合穴。关联规则显示支持度最高的是梁丘和足三里,梁丘和血海;复杂网络拓扑结构显示血海、足三里、阳陵泉、梁丘等16个腧穴为针灸治疗TKA术后的核心腧穴。结论:针灸治疗TKA术后所选核心腧穴主要分布于膝周,在腧穴配伍方面多选用近部配穴方式。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KOA患者9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观察组给予浓度30mg/L的医用臭氧30mL膝关节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10∥L膝关节内注射,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治疗第12周,分别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来进行疗效评定,并对评分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比较在治疗第12周时VA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其中治疗后第12周Lysholm膝关节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医用臭氧和玻璃酸钠治疗KOA都能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医用臭氧的远期疗效优于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